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謹言慎行——漢民族人文思想核心理念之一

謹言慎行——漢民族人文思想核心理念之一

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只有武松等少數好漢,且是喝了9碗烈酒之後。不用船筏橫渡長江的只有毛澤東等極少數偉人。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不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未章的幾句話,意在規勸最高統治階級不可恣意妄為,以殆國政,以喪民心。詩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等三句因形象生動、寓意鮮明、富含哲理,廣為後世所引用,早已成為著名的成語。人生一世,前途未卜、險象環生、吉凶難料,怎能不心懷恐懼、戰戰兢兢呢?何況生活在充滿著野蠻與暴力的遠古時代的人們,要苟全性命於亂世,必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漸漸地這一心態固化為民族意識,成為聖人教化的內容之一。

《論語述而》中有孔子與顏淵、子路的對話,也談及這一話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率三軍,則誰與?」孔子與顏淵是志同道合的師徒,能做到「行」「藏」自如、進退隨意。魯莽而率直的子路本知道孔子厭惡戰爭、不談兵事的人生信條,偏偏拿統帥三軍說事,於是遭到孔子嚴厲批評:「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後成者也。」

是啊,不能赤手空拳打老虎,也不能無所憑藉過黃河,做任何事情必須做充分的謀劃與積極的準備,光憑勇敢無畏是絕對不行的。

「臨事而懼」是成大事者必備的態度,表現的是工作態度;「好謀」是工作策略,唯如此才能保證「後成」。「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同樣的話,曾子也說過。《論語泰伯第八》:曾子有疾,召門人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爾後,吾知免夫,小子。」

到臨死的時候才敢放開手足,這是何其的謹慎啊!曾子這段話強調的是對行為的約束,以免於災難降臨。足見人生的不易。

放眼古今,因言行不慎而罹禍患者不勝枚舉,如曹操的謀士楊修,北周名將賀若敦及其兒子賀若弼,雖有刺舌之戒,但還是因舌而死。故聖人教人要「謹言慎行」。這種教誨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然適用,經商、從政包括走路仍得小心翼翼,因為商場如戰場、政壇藏刀劍、車禍猛如虎,稍有不慎,性命不保。

不說謀大事,就是平常做小事,也必須恪守「慎行」的原則。領導或老闆所安排的每一件事,不僅要有周全的謀劃與充分的準備,更要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切不可馬虎大意。有的人的失敗不是智力與能力問題,而是不能謹言慎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意氣何曾輸人後
Hottoys 黑豹 2.0 來襲!你的錢包還保得住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