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連墩楚墓發掘記

九連墩楚墓發掘記

九連墩墓葬位置圖

湖北棗陽市正南方有一個吳店鎮,東南部有一個興隆鎮。在吳店鎮以東的東趙湖村至興隆鎮西南的烏金村一帶,有一條南北向低崗。崗地上有九個饅頭狀的土堆,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為「九連墩」。

九連墩墓葬遠景

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被楚王誤殺。事後,楚王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為已故的將軍造了一個金頭,並連夜修建了九座土丘,將金頭埋入其中一個土丘之下,以迷惑後人,防止盜墓。

金頭的傳說固然引人入勝,但從考古學的角度考慮,在自然崗地上出現人為的土堆,而且一下出現了九個,說明這裡很有可能是古代高級貴族的墓葬群。1958年,九連墩墓葬在湖北省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查時被發現,1984年被列為襄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升級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但在當時,考古工作者並沒有對九連墩展開大規模的發掘工作。這個墓葬是什麼年代的?墓主是誰?規模如何?保存情況怎麼樣?是否真的埋有金頭?這些問題,直到2002年,才有了答案。

2002年,湖北省決定修建孝襄(孝感—襄樊)高速公路。按照設計方案,公路需要穿過九連墩崗地最南端的大墓,且更改路線有一定難度。為了配合高速公路建設,2002年6月,襄樊市考古隊對九連墩大墓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和勘探,確定這是一座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墓,等級較高。

9月末,湖北省考古所調集全省考古力量,聯合省內八家文博單位,對九連墩崗地最南端的大墓(編號為1號墓)和1號墓北側的2號墓(2號墓的封土在早年已被夷為平地)進行正式發掘。

九連墩1、2號墓的墓坑,以及長方形的車馬坑

在發掘封土的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1號墓存在盜洞。這不禁讓大家憂心起來。過去發掘大墓「十墓九空」的場景歷歷在目,這次會不會重蹈覆轍?

好在,2號墓的車馬坑已經初露端倪,隨葬器物之精美,保存之完好,是已經發掘的楚墓中罕見的。坑內隨葬馬車7輛、馬16匹。馬車車身大多塗黑漆,並有大量的青銅、錯金銀車馬器。

2號墓車馬坑

1號墓的車馬坑則包含著更豐富的文物。坑內隨葬馬車33輛、馬72匹,部分車輛還出土了包金車飾件。大家沉浸在每天都有新發現的喜悅中。

12月中旬,1號墓4個槨室相繼打開,之前發現的盜洞僅延伸至南室槨,相對應的墓室內1平方範圍沒有發現器物。考古人員鬆了口氣:墓室文物被盜不多,保存還算完整。隨著發掘進程加快,槨室里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漸露崢嶸,編鐘、鼎、缶、劍、瑟……盡收眼底。

九連墩1號墓出土錯金立獸扣件

清理文物的關鍵時刻,天氣驟變,陰雨連綿,天寒地凍,發掘現場淤泥深積,工作環境極其惡劣。為了確保墓葬結構和文物的完整,防止雨水沖壞墓坑,考古隊用塑料薄膜將墓坑覆蓋住,又將所有人員分成兩班,白天黑夜連軸轉,與天公「賽跑」。

墓室里出土的不少器物,經過千百年的腐變、炭化與水蝕,極易損壞。在狹小的墓室里,任何先進的儀器設備都無用武之地,考古工作者像做手術一樣,細心清理、呵護,惟恐留下終身遺憾。很多人在刺骨的污水中一站就是幾個小時,鼻涕不自覺地往下滴,手腳幾乎凍僵。

九連墩1號墓出土鑲嵌紋銅敦

作為一種青銅器器形,敦的讀音為duì,用於在祭祀中盛放穀類

銅敦細部紋飾

22日上午,雨雪交加,1號墓南槨室突然出現大面積塌方,泥水不停地往墓坑灌注,不久北室、西室也出現塌方。考古人員趕緊打鋼釺加固,仍支撐不住。無奈,在緊急搶運所有文物後,考古發掘隊臨時決定,提前打開1號墓的內棺。

內棺開啟後,並沒有出現人們期望的當時即能證明墓主身份的器物。然而,保存基本完整的頭蓋骨,足以提供大量的文化信息,令考古隊員們興奮不已。他們馬不停蹄,集中精力「猛攻」2號墓。

雪越下越大,風愈刮愈猛。考古隊員鬥志不減絲毫,爭分奪秒清理文物。發掘隊驚奇地發現:疑為墓主夫人的2號墓,除了規模稍小,墓道、槨室分布等形制與1號墓無異,而出土的文物更精緻,保存更完好。

彩繪木雕漆卧鹿 九連墩2號墓出土

25日,臨近中午,發掘隊一名隊員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食堂,告訴正準備進餐的領隊王紅星:「發現竹簡了!」「真的!」王紅星蹭地跳了起來,扔下飯盒就往墓地里跑。

先秦時代保存的文獻極少,竹簡是古人留給我們最直接的文字信息。楚墓的每次竹簡出土,都引起全國性的轟動。而此刻,在2號墓的南室西角,數百枚竹簡散落在污泥里,約30厘米長,彷彿在訴說主人的喜怒哀樂、遠古的風雲變幻。下午3時許,又發現第二批竹簡,出土總數超過千枚。此時,考古發掘隊員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切辛苦,值了。

九連墩竹簡出土時的狀態

為了抓住九連墩大墓發掘的契機,向全社會宣傳考古工作的重要性,考古隊還聯繫了湖北衛視,在發掘過程中進行了連續五天,每天一小時的電視直播。在直播過程中,除了展現提取文物的過程外,考古隊還專門請了省內外的專家進行解說。而電視台也派出拍攝小分隊,赴省內各地拍攝楚文化短片,以增進觀眾對楚文化的了解。

12月29日,經過幾個月的奮戰,九連墩1、2號墓的室外發掘工作終於結束。此後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出土文物的清洗、修復、研究,和對車馬坑的保護與研究中。

至於大家都很關心的墓主問題,專家們對1、2號墓兩位墓主的骨骼做了鑒定,得知:1號墓墓主為男性,年齡35—40歲;2號墓墓主為女性,年齡25—30歲。兩位墓主應為夫妻關係。根據墓葬形制、出土文物等級來推測,九連墩1、2號墓墓主夫婦的等級應該在「封君」以上。

「封君」是當時楚國的核心領導層成員,由楚王賜予封邑,在封邑內享受徵收賦稅,衣食住行方面自給自足。「封君」不僅佔有封地,經濟上擁有特權,而且擁有自己的武裝,可以在自己的封邑內築城建邦,死後葬在自己的封邑內。

但墓主夫婦具體是誰?會像民間傳說的那樣是一位大將軍嗎?在史籍中能找到墓主夫婦的名字嗎?這個問題,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總之,九連墩1、2號墓的發掘雖然告一段落,但兩座墓葬帶給我們的疑問,還沒有得到圓滿的解答……

(據《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一書整理,有刪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物背後 的精彩文章:

一篇推送,帶你讀懂景泰藍
文物‖大寒,欣賞宋畫中的冬日

TAG:文物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