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官寨遺址、劉家窪春秋墓地考古項目入圍2017年度十大考古發現終評

楊官寨遺址、劉家窪春秋墓地考古項目入圍2017年度十大考古發現終評

2月26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正式揭曉,經過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及全國80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的投票,從參加初評的40個發掘和調查項目中遴選出得票排名靠前的26項考古發現進入最終評選,這些進入終評的考古發現分別來自全國的18個省份和自治區。其中,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主持發掘的高陵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墓地、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兩項考古新發現順利入圍。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姬家街道楊官寨村四組東側,地處涇渭交匯處西北約4公里的涇河北岸一級階地上,南距現涇河河道僅約1公里,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一處特大型中心聚落遺址。自2004年首次發現至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開展了持續十餘年的考古工作。2015至2017年,為了探索遺址東北部聚落功能區分布狀況,在遺址東段環壕外開展針對性考古發掘工作時,發現一處大型公共墓地。經初步探明,該墓地總面積超過9萬平方米,區域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初步推測墓葬總數達數千座,目前已對其中的211座廟底溝文化墓葬進行了發掘清理。發掘結果顯示,這批墓葬的規格普遍較小,墓葬方向基本為東西向,在部分墓葬周圍發現有疑似「幡」類標識墓葬位置的遺存,據此推測墓地在營建和使用過程中經過周密的規劃,類似於《周禮?春官》中所載之「邦墓」。墓葬形制以偏洞室墓佔據絕大多數,還有少量豎穴土坑墓。在已發掘的墓葬內尚未發現木質葬具,僅在個別墓葬中人骨周圍發現了疑似編織物包裹的痕迹。墓葬均為單人一次葬,個別墓葬墓主人的細部骨骼有缺失或移位的現象,還有少量非正常死亡現象。出土隨葬品數量較少,大多數墓葬都不見隨葬品,推測可能與墓主人的身份有關。但重唇口尖底瓶、卷沿曲腹彩陶盆、泥質筒形斜腹罐等隨葬品具有廟底溝文化典型特徵,為該批墓葬的年代學研究提供了有力證據。

該墓地當屬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填補了相關領域考古發現的空白,為我們從宏觀上進一步認識楊官寨遺址的聚落布局提供了依據,也為廟底溝文化聚落形態、埋葬習俗、人種學、人群血緣關係、社會組織狀況等重大課題的研究積累了實物資料。此外,本次發現的偏洞室墓葬當屬目前所知最早的同類遺存,將該類墓葬的出現年代提前了500多年的時間,為該類墓葬的起源與傳播,以及關中地區與中國西部地區、乃至西方的文化交流與影響提供了珍貴的考古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

劉家窪墓地位於陝西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村。2016年底該墓地因被盜而發現。2017年初,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即與相關單位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墓地及其周鄰開展了系統的田野工作,取得了重要收穫。

一是鑽探確認了墓地的範圍與墓葬數量,了解了墓葬形制與墓地布局特點。墓地總面積約7700平米,共發現墓葬56座,車馬坑2座,馬坑1座。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座「中」字型大墓(編號M1與M2),東西並列分布,居於墓地中部偏東處。二是對墓地進行全面發掘,2017年共發掘墓葬20座,出土了銅、金、鐵、石、玉等器物。墓葬多使用木質棺槨葬具,墓主人頭向多朝北,仰身直肢。根據墓葬及隨葬品特徵判斷,其年代為春秋早期或略偏晚階段。三是通過周鄰區域系統調查,找到了與墓地年代相匹配的兩處居址遺存,包括有陶窯、灰坑、板瓦堆積及陶器殘片,以及一處由夯土和壕溝組合成面積10餘萬平方米的核心區域。根據採集陶器與板瓦的特徵判斷,兩處居址的年代為春秋早中期之際前後。

劉家窪墓地,無論是墓地布局、葬俗特點,還是隨葬品特徵與組合,應屬典型周系族群墓地。大墓墓主人身份亦當為諸侯國國君級別。夯土牆、板瓦建材、陶范,亦彰顯出墓地對應的聚落非同一般的等級。由此推斷,這裡當為春秋時期某一周系封國所在。這無疑是陝西關中東部周代考古又一重要新發現,對於研究周代京畿區域的封國采邑制度等及相關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肇始於1990年,歷來被視為考古界的重要獎項,在學界和社會公眾間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因而備受關注。本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於2018年1月24日正式啟動,根據評選活動日程安排,終評會將於4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屆時將公布最終當選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各項目名單。

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以時代早晚為序)

1.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2.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

3.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4. 湖南瀘溪下灣遺址

5. 福建明溪南山遺址

6.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7.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8. 浙江寧波大榭史前製鹽遺址

9.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

10. 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11.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12. 湖北京山蘇家壟遺址

13. 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

14.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15.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

16.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17. 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

18.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19. 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

20.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21.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22. 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

23. 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

24. 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

25. 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

26.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陳傳席:徐悲鴻和林風眠藝術主張之異同和影響
姜又銘:博物館講解如何伴隨觀眾需求縱深化發展?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