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發燒」的5G概念 潑點冷水

給「發燒」的5G概念 潑點冷水

李娜

[過去我們的行業是這樣的,產業間構建了一個標準,我們設備商去開發生產產品,運營商去測試招標投入使用。但在華為來看,真正投入到市場中的產品能夠使用到30%至40%的效能都算不錯了。]

5G網路、5G手機、5G平板,5G的熱度不再僅僅停留在紅綠線交叉的資本市場上,在現實科技的試驗場中,5G的商用產品確實已經開始成型,並逐步成長為「最終的樣子」。

在被譽為「移動技術風向標」的巴塞羅那MWC展上,無論是場地的布置還是科技大佬的主題演講,抑或是展台演示的產品應用,5G的身影隨處可見。步入華為、中興、愛立信、高通、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們的展台,「Leading5G、Perfect5G、Boost4Gto5G」的標語似乎也在宣告著5G商用時代的正式到來。

對於迫切需要新機會的通信生態圈中的企業來說,5G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轉折點,更大的帶寬,更多的連接,更有想像空間的商業模式都會隨著5G的正式到來而發生改變。但越是在大幕啟動的時候,也許越需要保持合適的節奏與清醒的頭腦。5G網路到底擁有多大的變現能力?市場是否已經足夠成熟?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

一個可以參考的真實案例,在華為接連在MWC上發布了關於5G的重磅消息後,華為的輪值CEO們卻從客戶那裡聽到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

華為的一名內部員工對筆者表示,5G是毋庸置疑的趨勢,華為也在積極布局,但從此次展會上接待客戶的真實情況來看,目前只有10%的全球運營商對於5G表現出了強烈的投資意願,而更多的運營商還是保持冷靜的態度。從另一個角度看,在現有網路上如何獲得更多的收益依然是當前電信運營商最關心的問題。

雖然技術很熱,但在市場面前,5G還遠未成熟。

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就有電信運營商對5G的投資表達了悲觀的態度。「向傳統設備商購買設備,那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在4G邁向5G的道路上,恐怕有些傳統設備商沒法生存。」德國電信CTOBrunoJacobfeuerborn說,大部分的投資發生在5G無線接入網,投資回報率太低。為了控制成本,不能依樣過去的模式來投資5G。

如此冷漠的警告源於德電對5G無線接入網投資成本的擔憂和失望。德電預計,5G無線接入的投入佔據5G總投入的50%至70%,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德電的這種想法或許普遍存在於全球的運營商中。

同樣對通信行業的前景表示擔憂的還有華為。在2月27日的一場活動中,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坦言,通信生態圈處於一個不健康的狀況,應該採取更創新的合作模式面向未來。

「過去我們的行業是這樣的,產業間構建了一個標準,我們設備商去開發生產產品,運營商去測試招標投入使用。但在華為來看,真正投入到市場中的產品能夠使用到30%至40%的效能都算不錯了。並且,也許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東西我們沒有辦法提供。而隨著整個電信網路走向雲化,這種長期構建的商業模式是不是能夠支持我們走出不健康的狀態,我是深表懷疑的。」徐直軍說。

不得不說,走出5G的狂歡場,當下整個通信行業依舊是焦慮的,而這種焦慮隨著5G技術的日益成熟而有增無減。

事實上,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需要些許的冷靜,任何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升級、商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運營商而言,如果過早商用5G,意味著4G百米賽跑還沒結束,5G賽跑又開啟了,4G網路建設成本如何收回?秋收冬藏,總要有一個合適的節奏。

作為網路的基礎,4G網路將會存在很長時間,因為它滿足了基本的移動寬頻需求。對於5G,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是,誰也不希望成為被技術綁架的犧牲品。在為5G搖旗吶喊助威時,任何一個參與者都應該多想想這個問題。

轉載自:第一財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綜合 的精彩文章:

法樂第未來發布公開聲明:年底前交付首輛FF91
三星S9美國定價720美元 運營商800美元起步

TAG:騰訊科技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