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累並快樂大聚餐

累並快樂大聚餐

前面寫了一篇《裝模作樣打年貨》,算是年前的一種狀態。看起來輕鬆搞笑,其實是有選擇地寫了輕鬆的部分。要過年了,家庭主婦怎麼可能儘是那麼快樂的時光!不過,跟過年家族的大聚餐比起來,倒確實算得上是輕鬆了。

老王家有個不成文的過年慣例:從吃年飯那天起,輪流在公婆、老大、老三、老五家各聚一天。在外工作的兄弟姐姐也都會回來,人全部到齊超過20人。這樣的慣例堅持了差不多二十年,人數也是逐漸增加的。以前房子小,吃一頓就散了,大約十年前開始,過年聚餐變成每家吃一天。

這樣做也有好處,挺有過年的氣氛,每家累也只累一天。兄弟姐妹平時難得聚齊,過年了,趁機吃吃喝喝打打麻將吹吹牛,倒也其樂融融。尤其下一代都是獨生子,沒有這樣的聚會,難免兄弟感情生疏。老王家下一代幾個堂兄弟,感情就非常好,每年過年聚在一起,說不完的話,真的是從來沒有起什麼爭執。我們幾個妯娌在這件事上觀點非常一致:姓王的幾個孩子都沒話說。真不是吹,這幾個堂兄弟都是那種善良、有禮貌、不任性、好打發、特別省心的好孩子。有一年春節,在我們家聚餐鬧了一天後,當時還上小學的王老五家的學霸,跟兩個哥哥玩得開心,晚上大家散了各自回家時,他死活不肯走,被他爸爸往外拽時抓著門大哭。我做王老五工作讓他留在我家睡,他一看他爸答應了,好傢夥,原本哭得一臉花,手在臉上一抹,淚痕猶在就立馬換上笑臉,轉身跑進房間玩去了。當天晚上打地鋪,兄弟三人睡一頭,嘀嘀咕咕說到12點才讓我吼停的。

小孩除了吃就是玩,大人也差不多。兩件事:吃飯打麻將。基本就是妯娌幾個輪流做飯,其他人兩桌麻將,小孩自己玩,老人看電視拉家常,麻將桌上說說各家的八卦,誰不在跟前說誰,誰家也逃不了;沒人說就圍攻王老五,他皮實,經常主動自嘲,家庭氣氛難得的長期保持和諧。

不得不說,老王家兄弟幾個找老婆還是擦亮了眼睛的。兄弟和睦妯娌也和睦不說,每個人都能做全家大聚餐的菜,還都是可以獨擋一面做事麻利的那種。大嫂子和二嫂子手藝很好,我屬於發揮不穩定型選手,老五媳婦多伢做家常菜也沒問題。這樣的過年慣例能持續近二十年,從來沒出過什麼妖蛾子,不容易啊!

今年吃年飯大哥負責,因為嫂子表示做這麼多年太累了,不想做,大哥就在酒店預定了兩頓飯。這也啟發了我們,明年開始,我們也打算交給酒店辦了,確實辛苦。今年我們原本想請大家初一到我家,結果公婆說初一他們請,我們只好改到初二。

我從初一下午就開始準備。王老三幫不上什麼忙,就是吃飯前擺擺桌椅碗筷,吃完了洗碗,其他時候他在麻將桌上。因為吃飯的人多,這兩頓飯要寫個菜單,一來準備材料時心裡有數,二來做菜順序和時間好安排。我一般按吃飯人數加二來準備中餐的菜,晚餐根據中餐情況再調整,大多數時候準備了也不會全做出來。

別人寫菜單可能就寫菜名,我是按燉、蒸、燒、炸、煮、炒這樣的烹飪方式來寫菜單。因為烹飪方式與時間有關,耗時長的菜必須得先做,炒菜就可以放後面或中間空檔時穿插做,根據大家吃的情況控制上菜速度和數量,這樣才不會手忙腳亂出紕漏——統籌方法真是有用啊。

以今年為例,聚餐共有16個成年人,扎紮實實的兩桌。初一下午,我根據菜單把要用到的鍋碗盤全洗乾淨擺放好。耗時長的菜做成半成品,需要提前腌制的菜腌好放冰箱冷藏,蔬菜洗乾淨分類放好,調料佐料也都分別準備好。這些提前準備就緒,第二天做菜時就不慌不亂。

初二一早起來,圍裙一系就開始動工了。

先煮一大鍋稀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吃稀飯。煮稀飯時把要切的菜都切好配好分類擺放。提前一個小時,多個菜同時開火:砂鍋、蒸鍋、電壓力鍋同時上,紅燒煎炸的菜也先後開動。這都是既耗時又要用到很多炊具、油和佐料的菜,先做完把用完的炊具、油一收拾,廚房會清爽很多。這幾樣菜一弄好,就可以擺開桌椅碗筷酒,招呼大家上桌子了。人多,開始上的菜必須分量足,數量也不能太少。你想啊,15個成年人在桌上(還有一個在做菜),等閑端一盤菜出去,一人一筷子就見底,那就尷尬了。我是弄好了七八道大菜,看到大家可以邊吃邊喝不停筷,才放心地開始炒菜的。炒菜時早上煮好的稀飯同時加熱,邊上菜邊觀察桌上菜被消滅的情況。吃得乾淨是最開心的,說明水平發揮得不錯。到大家紛紛開始吃飯、吃稀飯時,炒菜的速度就可以降下來了,可以根據情況關火。一般都會有幾樣準備好的菜不用炒,留著晚上再做。

等我上桌時,其他人基本都吃完了,桌上菜所剩無幾,我開始光碟行動。除了兩罐湯有剩下(原本就是兩頓的量),其他基本全吃光。這是最理想的狀況。收拾起來方便,晚上還有一頓呢,剩菜剩飯實在不好處理。吃完飯,其他人去打麻將,我開始準備晚餐。晚餐燒煎炸的菜會少準備,炒菜多一些,整體口味比中餐清淡,當然,稀飯是少不了要再煮一鍋的。

一天下來,我準備的材料還有兩樣沒做,包好讓王老五帶回去,他們家初三主場。這一次做的菜全吃光了,只有切好用來配菜的肉沒用完收在冰箱里。真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請客後剩菜一堆是很讓人苦惱的事。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手藝有問題或預計有誤,另一方面要面對要麼吃剩菜要麼浪費倒了的心理掙扎。可算是花錢受累還鬧心。

之前在微信群中跟同學聊天,大家要求我圖片直播,估計心裡想的是:我就不信你會做飯,吹吧!做菜間隙我拍了幾張照片,後來專心做菜沒空拍,就特別囑咐兒子別只顧著吃,一定多幫我拍些照片,結果兒子也只拍了幾張就自顧吃去了。兒子把照片傳給他一個異性朋友,小姑娘看了問:你媽媽還缺女兒不?兒子回答:缺兒媳婦。——狗嚼的!我還以為他不善跟女生聊天,要憑實力做單身狗,看走眼了,關鍵時候能搶答居然還是標準答案!

吃完晚飯,公婆回家,小輩們出去玩,其他人繼續打夜場麻將。我一人在家,真是累得不想動。但不能不動,這一天廚房活干下來,滿頭滿身的油煙味。初三一大早要回黃梅,總不能這個樣子吧?啥也不說,洗頭洗澡去!還得敷張面膜。

畢竟是回娘家,雖不能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怎麼著也得身穿大紅襖頭戴一枝花吧?

老父尚在,我還是女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岸 的精彩文章:

TAG:蓮花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