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行人為什麼要遠離惡友伴

修行人為什麼要遠離惡友伴

什麼樣的人算是惡友伴呢?佛陀在經典中用簡短的一句話來定義「諸有朋疇、引導令作非利益事,名為惡友。」意思是,惡友表面上和你如同親密的朋友,卻引導你做不如法的事情。

惡友當然不會面目猙獰、言行惡劣的對待你,相反外相看來也許寂靜調柔、和藹可親,能言善辯、極具親和力,讓你不知不覺的對他產生親近心,久而久之,你相信他的言語都是真實不虛,相信他的行為都是如理如法。

然而他的身心被五毒習氣染著而造作了種種惡業,出於對他的信任與依賴,在彼此業力的牽扯下,我們也失去了正知正見,沾染上了他的卑劣行徑,隨之產生怠惰散漫、退失道心、煩惱熾盛、喪失修行意樂、追逐現世享樂等過失。

概括起來說,區分善友和惡友的標準,就是看他是引導我們生出離心,還是貪著世間;是引導我們精進修持,還是懈怠放逸;是引導我們守持戒律,還是破犯戒律;是引導我們生正知見,還是走上邪路;與之相處,我們的煩惱業習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

《涅槃經》中講到,人們都特別害怕醉象,但是佛說醉象並不可怕,因為它最多使你喪失生命,不一定會墮入輪迴的惡趣。可是惡友伴會發動你內心的貪嗔痴,引發各種邪見,造下種種惡業,使你墮入輪迴的深淵。醉象傷你的生命和惡友伴斷你的法身慧命,這兩者相比較,顯然惡友伴更為可怕。

密拉日巴尊者在教導岡波巴大師關於惡友的危害時說:你一定不能同貪瞋痴非常熾盛的人交友,這種貪瞋痴熾盛的人,甚至包括他的影子都會影響你,這種人的心性和他的影子,能夠破壞你內心相續的善法。因為惡友內心有很強的無明煩惱的火焰,就猶如房子著火一樣,不僅把自己家裡邊的東西燒掉了,還能夠把鄰居家也一起燒掉,他的無明煩惱火也會延燒到你身上來。

佛陀時代的提婆達多就是典型的惡友伴,他儀錶堂堂,聰明且能忍耐,於十二年中苦心修行,但是內心對權力的慾望卻並沒有被調服,尤其是在苦修得到神通以後,居然認為自己的功德與世尊無二,也應受到同樣的尊崇與供養。於是展開了一系列惡行,他首先拉攏蠱惑阿闍世太子,煽動太子弒父稱王,得到了王族的支持以後,他開始引誘一些道心不堅定的比丘脫離釋尊的僧團,重新建立新的僧團,並自命為「新佛」。

毫無疑問,惡行的始作俑者提婆達多最終因五逆重罪而墮入地獄,而其跟隨者的果報也極其悲慘。在弒父篡位以後,阿闍世王全身生了爛瘡,惡臭流膿,他每天都生不如死猶如置身地獄,幸好佛陀不計前嫌慈悲攝受,阿闍世王誠心懺悔,終免惡趣之苦。

至於僧團中提婆達多的追隨者,雖然經書中沒有明確指出他們的歸宿,但是用教理來分析,對佛陀生邪見、詆毀誹謗、破和合僧,無論那一項都是直墮地獄的無間重罪,若不發露懺悔,果報相當慘烈。可見惡友伴的危害真是超乎想像,因此我們應像《正法念住經》所說的那樣,對於惡友伴應當像見到了毒樹一樣捨棄,因為他的種子如果是毒的話,樹榦、樹枝子、樹葉子、果實全部都是有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女山雲海寺 的精彩文章:

雲海寺2018新年獻詞——心懷使命,感恩前行
皈依的功德利益

TAG:仙女山雲海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