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澄海獨有的這些美食,三十多年前就已馳名中外!你吃過哪幾種?

澄海獨有的這些美食,三十多年前就已馳名中外!你吃過哪幾種?

家鄉風味

全縣城鎮到處都有小食店可品嘗家鄉風味

澄海的城鎮集市到處有小食攤,名目繁多,獨具風味。

鹵鵝,肉美味香,尤以蘇南松發號較為著名。當地還有豬頭粽和傳統產品豆薄酥、麻薄酥、朥餅,豆、麻薄酥色澤明快,質地脆薄,入口清爽,甜中存香;朥餅香甜可口,肥而不膩。粽球有甜、咸罩烹和雙烹之分,皆香、甜、細、滑。隆都傳統產品糯米錢,在城水晶飽、宵米,皆以柔軟香甜著稱。外砂、蘇南牛肉丸、魚丸也以香脆聞名。此外,也備受歡迎的還有品種多樣的甜湯。

鹵鵝肉

粽子

蓮陽松發鹵鵝店

豬頭粽

家在鳳山

鳳城貿易中心大樓

鳳城貿易中心二樓商場

澄海環北新村

澄海公園菊花展覽

花好人歡(菊花展覽一角)

澄海史話

建制的歷史沿革

澄城鳥瞰圖

澄海地處南海之濱,位於韓江下游的潮汕平原,蓮峰在其北,蓬河在其南。山川孕秀,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民物滋豐,交通方便,商旅輻輳,百業興盛,文化繁榮,是祖國東南沿海一個人口稠密縣份。也是潮汕重點僑鄉。

遠在隋唐年代,澄海還是一個「海氣昏昏水拍天」的海灣,韓愈潮州謝表云:「州南近界漲海連天」。經漫長歲月,韓江泥沙下溢,才逐漸浮聚為陸地。至宋、元、明初年間,這裡已分別歸屬海、揭、饒三邑的海隅邊陲轄地。明代中期,因濱海不靖,於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一五六三年),割海陽縣(今潮安)之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三都,揭陽縣之鮀江、鱷浦、蓬州三都,饒平縣之蘇灣一都置縣,共七都八十三國(鄉),廣袤五十餘里。以宋代潮州禁兵四營的總稱「澄海」命名。取「澄清海氛」(或「海宇澄清」)之意,定名澄海縣。邑治鳳城,隸屬潮州府。

公元一六六二年(清康熙元年),清政府在東南沿海施行靖邊海禁政策,強迫沿海人民內徙五十里。製造無人地區,稱為「遷界」(俗稱「斥地」),並下令築溝為界,封越界者,一律格殺不赦。澄海縣境皆列入遷界範圍。康熙三年遷去上、中、下外莆三都和蓬州、鱷浦、鮀江都。康熙五年再遷去蘇灣都,澄海縣因遷界而撤裁。邑人佘元暉曾賦有「萬灶煙深余廢井,千山月冷照孤松。哀鴻滿地歸何日,只索吞聲說舊蹤」詩句,記述了遷界事件中人民離鄉背井之悲慘情景。至一六六八年(康熙七年),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巡視海界後,即「繪圖上疏,請展復」。至此,被撤數年的澄海縣才恢復建制。

復縣後,疆界一直沒變。至第二次鴉片戰爭,一八六一年辟澄海縣屬鮀浦司之沙汕頭為通商口岸,將沙汕頭易稱汕頭埠。一九二一年正式稱汕頭市,歸廣東省直轄。

一九四九年建國後,增割饒平縣的隆都區(包括現在隆都、十五鄉二區)為澄海縣屬。同時,將隆都的後洋堤村割歸潮安縣,將潮安的溢洋和大東山二村割入澄海。一九五零年割出金砂、岐山、大窖為汕頭市郊。一九五二年,割南澳縣為澄海的特區(一九五三年五月,南澳縣恢復建制)。一九五八年,割鮀浦、鷗汀、官埭、岐山併入市郊。一九五九年一月,澄海縣併入市郊。同年十一月,又恢復澄海縣建制,另割外砂(包括新溪)歸屬汕頭市郊。一九六一年,外砂、新溪復歸澄海。一九六五年六月,鮀浦、官埭、下蓬三個公社及岐山公社的月浦、上岐、中岐、下岐、鐵西等大隊劃歸澄海縣。至一九七四年,鮀浦、官埭、下蓬、岐山四個公社又劃入汕頭市郊。從而形成今天縣轄之規模,現有面積四百零三平方公里,人口六十四萬。澄海縣建國初期屬於潮汕專區,後屬東江專區和粵東行署、汕頭專區。現屬汕頭市。

樟林古港與紅頭船

樟林是汕頭未開埠之前與海外貿易的一個古港口。早在明代澄海置縣前,樟林便是饒平縣屬五個集鎮之一。至清代康熙年間,這個地方已逐漸形成為一個海運集散地,海舶出入頗多,被稱為樟林港或樟林埠。

樟林港原是「通洋總匯之地」(《澄海縣誌》)清嘉慶年間在樟林建立的「風伯廟」碑記,也說它是「河海交會之墟」,它雖然只是一個河港,卻有深闊的港灣,按當年的航海條件和運輸規模,是個十分合適港口。在汕頭開闢商埠之前的一百年前後,樟林已成為名聞遐邇的粵東海區貿易移民口岸,它全盛時期的埠貌有「八街六社」之規模,後來還增闢新興街。並在海船停泊的「南社港」,建有一排十八間貨棧和一座天后聖母廟,供人祭拜。當地鄉人稱為「新宮」或「媽宮」,為早期華僑出國史留下一個印記。

提起樟林港,就會使人想起「紅頭船」,這是當時海上重要交通運輸工具,它是一種高桅大型的中國式木結構大帆船,稱為「商船」,又稱「舶槽船」。因船頭塗飾硃紅色油,故稱「紅頭船」,華僑老輩也有叫它「紅頭蛤板」的。每艘載重數十噸至二百餘噸。我們的華僑先輩就乘坐這種船飄洋過海。據史料統計,一八二二年僑居暹羅的華僑有四千四百人,一八五八年達到一十五萬人,其中百分之六十是從樟林港乘紅頭船出去的。這種船若遇風勢不好,在海上飄浮一、二個月,安全毫無保障。澄海僑鄉曾流傳一句話「無可奈何炊甜粿」(作為船上乾糧),包含著不得已才走這條路的意思。可見昔年「過洋」是苦難事,不少華僑先輩對此仍留下深刻印象。自身體開闢為商埠後,樟林港為汕頭港所代替,用于海運貿易的木帆船也被洋輪所淘汰,出國華僑乘紅頭船「過番」的移民歷史也換了新的一頁。

制水患 治「澤國」

變電站夕景

「洲南村落臨大海,洲北農舍半環河」。澄海地處韓江三角洲出海口,瀕江臨海,歷史上常遭水患。《澄海縣誌》稱:「澄澤國也」。過去堤圍長年失修,低矮單薄,水利設施極差,一年四季,災害頻仍。「春旱、夏澇、秋潮、冬涸」是澄海災害特點。自明嘉靖建縣,即公元一五六三年至一九四九年這三百八十六年間,遭受洪水、颱風、內澇、大旱等嚴重災害有二百四十次。近百年來洪水決堤百多處,長達數萬丈。堤圍潰缺、廬舍蕩然,田園失收,人民流落異鄉的情景,老一輩的人仍記憶猶新。

三十多年來,人民政府為解除澄海歷史性的洪、澇、旱、潮等災害的威脅。從一九五零年起便興利除害,通過請專家,訪鄉老,察地勢,查水文,進行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南斷牛溪口,北截鯉魚洲,西浚蓬洞道,東移沙壩頭。把韓江支流十七道河歸六河,同時,全面加固堤圍,提高抗洪標高點以防洪患;此後又建成外砂、蓮陽、動力三座大橋閘,使水陸運輸暢通無阻,又可蓄淡拒咸灌溉田園以防旱災;高標準建成了三十五公里長的石海堤,築成「東海長城」以防潮災;濱海沙灘營造防風林帶,以抗風災,制伏沙患。確保了田園農舍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歷年來全縣建成的水利工程,多次抗擊了水、旱、風、潮的侵襲。一九五五年戰勝了韓江最低流量的罕見大旱,一九六零年與一九六四年戰勝了超越辛亥年水位大洪峰。一九七九年以來兩次遭受十至十一極颱風和暴潮襲擊,全線堤圍安然屹立。變水害為水利,確保農業旱澇豐收。於一九五五年成為全國第一個糧食畝產千斤縣,此後連年又獲得農業增產,使「澤國」變糧倉。

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全面發展經濟作物,已初步辦起生柑、花生、糖蔗、蔬菜、三鳥等商品生產基地,城鄉經濟空前繁榮,人民安居樂業,如今到處謳歌:「水旱風潮可制伏,春苗秋禾競爭榮。昔日淚痕今何在,惟聞江頭歡笑聲」。

鳳城今昔話滄桑

《雙鳳獻瑞》(紗丁)朱鎮安作

鳳城是澄海縣城。(現為縣政府和城關鎮政府所在地)在明以前,屬海陽縣下外莆都。元朝時,處于海陽縣海濱,稱為「辟望村」。明代在這裡設「辟望巡檢司」,澄海建制時便擇地於此,始建縣衙。原城圍面積零點六六平方公里,築有城牆共長九百二十五點四丈,現已拆建為環城路。因城廓處于澄海腹地,背靠鳳山崗(虎丘山),面向鳳嶼,故稱鳳山城,簡稱「鳳城」。

鳳城自明建治以來就成為澄邑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以前工業基礎很薄弱,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地方工業。特別是近幾年來實習對外開放政策,充分發揮澄海華僑眾多的地方優勢,大力發展來料加工裝配和引進技術、資金、設備等項目,先後已與幾十家客商簽訂各種引進合同,承擔來料加工裝配的企業四十多個。一九八三年對外加工裝配的產值已佔全鎮工業總產值百分之四十六。除鞏固和發展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外,近年來新興的服裝業,塑料工業設備齊全,工藝精湛,品種繁多,譽滿海內外,深受客戶歡迎。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城鎮商業日趨繁榮。原鳳城商業只集中於幾百米長中山路,現已逐步擴建和向外開拓新街道。昔年環繞城廓古八景之一的「玉帶飛虹」,如今已成為繁榮商業街,玉帶河也構築為地下水道。原鳳城中山路「丁」字形中段,過去街窄人擠,交通常阻,現經拓寬街道之後,新建成六層樓的鳳城貿易中心,與澄海商場,貿易貨棧,百貨公司等毗鄰,這裡商品琳琅滿目、顧客盈門,成為新的商業市區。

一九八三年新建環城大道時,鳳城原有的東、西、南、北門的路段都延伸幾百米長,辟成新的工商業大道。近幾年新建的華僑書院,華僑中學,華僑友誼商店,華僑旅行社,分別建於大道南端或北側,使市容煥然一新。另外,還增設四個貿易市場。攤檔雲集,佳果蔬菜,四季常早,魚鮮盈市,品類繁多。還有澄海傳統食品和各類土特產,任人選購。同時,開設一批小型餐店供應各式潮州名菜和新鮮海味,到來鳳城觀光的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總要找點土特產,品嘗一番家鄉風味,爰引鄉思。

現在,城鎮建設也出現可喜變化。過去的環城馬路,如今已鋪成寬闊暢達的水泥面大道,被稱為新的「玉帶環城」。昔日從「水關亭」至「八角樓」一帶荒溝田洋和低矮平房,如今已建成職工居民新村和商業網點或辦公大樓,建築面積達到幾萬平方米。住宅樓宇、拔地矗立,鱗次櫛比,大道兩旁植樹綠化,家家戶戶陽台上都有花盆擺設,為環城增添秀色。

近幾年來,城鎮文化福利設施也逐步擴建,先後重修和建起澄海公園、「工人文化宮」、「田徑運動場」、「游泳池」,並籌建「兒童樂園」、「老年人之家」等一批文化、體育的福利設施。逐步把鳳城建成貿易、文化、旅遊之城。

鄒魯遺風代有相傳

澄海是潮汕的文化之鄉。未置縣以前,隸屬海、揭、饒三邑,有較久遠的文化歷史傳統,明建縣之後,更是人文綿延。有「海濱鄒魯」之稱。《澄海縣誌》載:「澄雖僻在海隅,賢哲之生,代有其人」。又雲「設縣以後,人材蔚起,尤有海濱鄒魯遺風」。

遠在明、清年代,澄海縣便有唐伯元(萬曆二年甲戌科進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陳元勛(萬曆壬辰科進士、官至戶部主事);陳春英(康熙癸巳科進士、官至翰林院檢討);陳先聲(雍正丁未科進士,授撫陽縣令)等一批文人學士共四百八十五人。現代有全國著名學者杜國庠、黃際遇,著名美術教育家王遠勃,著名版畫家陳普之,嶺東書法家、教育家王鼎新,全國著名散文家林覺夫(秦牧),戲劇家侯楓,民間文學家林山,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洪妙等,近年來還湧現了一批國畫家、雕塑家、版畫家。澄海美術在省內外引人矚目,被譽為「版畫之鄉」。

「國家誕興,文教首重」(《澄海縣誌》)。澄海建縣翌年即興建縣學宮,「嗣後屢有增修,規模略備」。「學宮之外,復有書院,書院之外,又設義塾,自城迄鄉,沨沨乎弦歌之聲相聞矣」(《澄海縣誌》)。明、清陸續興辦的有馮公祠義塾等十多處。公元一九一五年五月,創辦澄海中學,而後又陸續興辦蘇灣、隆都、蘇北中學等。

三十多年來,在人民政府的重視關懷下,教育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近年來愛國僑胞和港澳同胞,熱心興學育才,使我縣教育事業又有了一個新的飛躍。同時,先後興辦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和潮劇團。成立文學藝界聯合會,湧現了一批文學、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燈謎、美術、書法、攝影等藝術人材,一代新人正在茁壯成長。

歷史在前進,事業在發展。澄海人民正在「四化」建設中邁出新步伐,同心同德,把我縣建設成為美好、富饒的新僑鄉。(撰文:陳由亮、蔡英豪、鄭虎、蔡銳深、楊景文、周鎮昌、蔡健深)

-完-

來源:《澄海風光》畫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汕頭熱點 的精彩文章:

8℃的寒夜裡,澄海塔山來了一大群穿短袖的人!究竟是幹嘛來了?
蓮下這座古香古色的古寺廟,竟藏有「鎮寺三寶」!好多人還不曉得!

TAG:汕頭熱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