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官方確認中國核動力航空母艦項目期限已定,無技術難題,只等開工

官方確認中國核動力航空母艦項目期限已定,無技術難題,只等開工

原標題:官方確認中國核動力航空母艦項目期限已定,無技術難題,只等開工


說起中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很多人望眼欲穿,當2017年國產第一艘航母下水進行舾裝之後,關於國產第二艘航母採用核動力的呼聲就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驚動了局座這樣的大拿出來打圓場,局座認為,中國第二批航母第三艘第四艘航母「不可能採用核動力」因為技術成熟化還需要很長時間。


本月27日,中船重工在官網和官微首次提出要「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等攻關突破,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微信截圖


國產航母編隊


此文一出引起軒然大波,這不但是中國官方首次確認中國核動力航母計劃的存在,而且還確定了一個大概的時間節點——2025年前後。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國產航母的發展歷程。


從2014年首次出現國產航母的消息,到2015年官方首次確認國產航母建造,再到2017年國產航母下水舾裝,我們創造了一個「航母建造史上的奇蹟」。如果國產核動力航母在2025年服役,那麼最遲也應該在2023年左右下水,加上建造時間國產核動力航母應該在2020年左右開工建設。

首艘國產航母


事實上,困擾國產核動力航母的的幾個關鍵性技術問題,應該都已經得到了解決,無論是核反應堆,還是電磁彈射、電磁阻攔都已經不是難題。近期曝光的解放軍電磁軌道炮測試圖片表明,馬偉明團隊的工作重心已經從電磁彈射、電磁阻攔上轉移出來,由此可見電磁彈射、電磁阻攔的核心問題都已經得到妥善解決。


至於核反應堆方面,去年,中船集團展出了一氣展出了四種核動力海洋核動力平台及船舶,包括2萬噸海洋核動力平台、可潛式海洋核動力平台、核動力綜合保障船、核動力破冰船,足以說明新一代的小型化的艦用核反應堆已經研發成功,而且性能十分成熟。


中國電磁炮已經上艦

唯一可能出現的短板在於艦載機的選擇,因為到2025年,美國基本已經形成了F-35和「沉默大黃蜂」為主的艦載機攻集群,顯然殲-15這樣沒有隱身能力的艦載戰鬥機,將大大制約我軍航母的戰鬥力,這也是未來我海軍急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但這並不妨礙,相信到2025年,我軍完全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綜合各方情況來看,下一艘國產航母採用核動力的可能性基本上已成定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熱生活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空警600顯露真身, 起飛重量達28噸, 比美軍E2C強數倍
002航母被命名為「山東艦」?原因曝光:這一次,全世界都震撼了

TAG:火熱生活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