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武功循環比拼賽:劉備因病退出,曹丕暫居第一

三國武功循環比拼賽:劉備因病退出,曹丕暫居第一

閑來無事說三國,與其一本正經說《三國演義》,不如嬉皮笑臉戲說《三國志》,正史背後的刀光劍影遠比小說來得精彩呢,一場武功循環比拼賽將要上演,冠軍將獲得金光燦燦的「正統名分獎盃」,閑話少說,敲鑼打鼓,比拼正式開始:

一、第一輪武功比拼比賽:劉備PK孫權,夷陵之戰,孫權勝出!

比賽原因:我認為,這是孫權挑起的,曹丕登基當皇帝,孫權立馬錶示稱臣,而等到劉備登基當皇帝了,孫權連一點賀禮都沒有,更別說稱臣了,作為正統漢家王朝的繼承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借口一年半前的關羽被殺事件,藉機尋釁,教訓一下孫權,要用武力逼迫他改邪歸正,繼續做漢家的臣子,向劉備稱臣。

222年早春,劉備御駕親征,幾乎發動了全國可用之兵,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川,沒有料到,在夏天,幾個名不見經傳的東吳小子,把劉備搞得暈頭轉向,夷陵大戰,劉備慘敗,只能退回四川,自己都被孫權打敗了,要想孫權低頭向自己稱臣,就先別指望了,劉備在白帝城喘息,養精蓄銳,等待下一場循環比拼。

二、第二輪武功比拼賽:孫權PK曹丕,曹丕勝出!

比賽原因:這個在《三國志》中有記錄,孫權既然向曹丕稱臣,成為曹丕御封的吳王,那皇帝曹丕也就想稍微約束管教一下孫權,結果孫權只想要名分,不想被管束,再加上夷陵之戰的重大勝利,孫權有底氣,開始向曹丕叫板,第二輪比賽開始。

222年秋冬,夷陵大戰結束不久,曹丕、孫權翻臉,君臣關係結束,曹丕派出三路大軍,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都是一流名將。孫權也派出三路人馬捉對廝殺,天冷地凍寒風凜冽,打得熱火朝天,最終結果,孫權失敗,曹丕勝出,勝得不是太多,好比拳擊賽,沒有把對手打倒在地,是靠點數取勝的。

三、曹丕打敗孫權、孫權打敗劉備,循環賽繼續,劉備挑戰誰呢?

曹丕打敗孫權、孫權打敗劉備,按照道理,劉備應該去挑戰曹丕了,不過,這個時候天寒地凍的,要劉備帶領大軍北上,翻越秦川,去打曹丕,路途有些遠,劉備決定舍遠就近,跳過曹丕,再回頭和孫權干一架,倘若打贏了孫權,那曹丕贏一場算3分,劉備一贏一輸算0分,孫權就是一贏二輸算-3分,劉備好歹還算暫時排名第二;結果孫權聽見這個消息,大吃一驚,趕緊打招呼,請求罷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傳》),劉備想想也是啊,按照比賽規則,必須要去打曹丕的,這是循環賽,要講遊戲規則的,於是只能講和。

四、劉備一病不起,只能委託諸葛亮代表出場,去挑戰曹丕!

三個人中,曹丕年齡最小,贏了一場全取3分,孫權比曹丕大五歲,一贏一輸算0分,劉備年紀最大,比曹丕整整大了25歲,是三人中歲數最大的,結果是盡輸一場要扣三分,這個就丟臉了,劉備越想就越想不通,少年出英雄啊,越想越氣,結果氣出病來,一病不起,等到快要嗚呼了,忽然想到,自己身邊也有少年英雄啊,那就是諸葛亮,諸葛亮比曹丕才大6歲,比孫權大一歲,都是同齡人啊,於是趕緊找來諸葛亮,順便託孤。

劉備給諸葛亮拚命鼓氣:「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意思是曹丕能夠打敗孫權,你的水平是曹丕的十倍,相當於十個曹丕,你算十個曹丕去打一個曹丕,那不是是穩操勝券嘛!

五、諸葛亮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若,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堅定不移的按照劉備的遺願辦事,成為千古典範。

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往往無功而返,也沒有聽從或嘗試魏延的「兵出子午谷」建議,按照我的分析,他就是為了和曹丕堂堂正正的打比賽,並不是諸葛亮不善於用兵,是他不想在比賽中投機取巧罷了。

食君俸祿,忠君之事,堅定不移的按照劉備的遺願辦事,是否成功是一回事,最主要的看是不是堅定不移的去辦,是不是不折不扣的去辦,雖然戰鬥比賽結果差強人意,但是,這種不折不扣踏踏實實的忠誠態度,卻已經讓他名垂青史。諸葛亮的成功,不在於結果,而在於他的這種態度,也許,我們沒有諸葛亮的智慧,但只要有這種態度,也會成功的,不要腦子好,只要態度好,就是成功的開始,我是這麼認為的,這是我對於諸葛亮、諸葛亮的北伐的個人總結而已,以史為鑒,或許還能有用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漫步者 的精彩文章:

華夏四大文明融合,最終形成中華文明
孫悟空是明教弟子,菩提祖師就是教主摩尼!

TAG:邊緣漫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