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名句大全 那些詩詞里描寫有關的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名句大全 那些詩詞里描寫有關的元宵節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農曆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民間自古有「正月十五鬧元宵」之俗,各種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使元宵節成為「年」的高潮,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歌之詠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元宵佳作,至今讀來依然唇齒留香,趣味無窮。

翻閱典籍,最先以詩歌形式描寫元宵節盛況的,當屬隋煬帝楊廣寫的《正月十五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法輪天下轉,梵語天上來。燈樓千光照,花焰七枝開。月影凝流水,春風含夜梅。幡動黃金池,鍾發琉璃台。」全詩雖帶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卻記錄了當時元宵節的活動場面。《隋書》中載,隋煬帝楊廣為粉飾太平,彰顯國力,曾多次舉辦元宵盛會,「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為戲場。從昏達旦,光燭天地,百戲之盛,亘古無比。」詩人薛道衡作60句長詩以記之:「京洛重新年,徹夜龍銜燭。歡笑無已時,歌詠還相繼……」鼓樂喧天、人潮湧動、通宵達旦慶賀的場景如在眼前。

唐代時,元宵節張燈成為一種「定製」。《大唐新語文章類》中載,中宗李顯神龍年間,京城正月十五「盛飾燈彩之會」,民眾爭相上街夜遊觀燈,「文人皆賦詩一章,以紀其事。」當朝中書侍郎蘇道味作《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之夜,平時緊閉的皇宮宮門破例開放,宮內火樹銀花,蔚為壯觀。男人們約朋喚友,婦女們穿著艷麗服裝,湧進皇城去觀花燈。「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張祜這首《正月十五夜燈》詩把宮廷內萬燈齊明、舞袖聯翩、歌聲入雲的壯觀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而李商隱的詩「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葛長庚的詩「碧玉融成萬里天,滿街羅綺競春妍。柳梢掛月黃昏後,花市張燈白晝前。」則記錄了當時民間「玩燈」的習俗:大街小巷,燈火通明,民間藝人或表演各種奇術異能,或載歌載舞,共慶佳節。

宋代對元宵節更加看重,不但創造性地推出了「燈山」這種較為複雜的組合形式,還把張燈之夜增加到四天:正月十五到十八。宋代詩人朱淑真的「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一詩,真實地再現了當時元宵節的盛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上元》詩中寫道:「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風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闌送目勞。」從方向、亮度、彩度、遠近等各個角度,對元宵節進行了描寫,而且詩句平衡對稱,頗堪玩味。宋代的元宵節還成了一些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鵲橋會」,辛棄疾的《元夕》詞描寫的便是這一風俗:「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年男女趁著元宵觀燈的機會,約會自己的心上人。

在此後的歷朝歷代中,也湧現出很多描寫元宵佳節的詩作,而且詩人多半把視角聚向「草根階層」。宋代詩人姜白石即把深夜賣元宵這一生活場景寫進了詩:「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而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則為後人描繪出了一幅絕美的《鬧元宵》圖:「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劉凱)

關於元宵節的詩詞句子

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____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2、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3、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____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____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5、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____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6、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____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7、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____蔣捷《女冠子·元夕》

8、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宮·元宵》

9、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____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0、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____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南網 的精彩文章:

雲存儲服務商Dropbox今日提交上市申請文件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2018年第2號颱風三巴生成

TAG:閩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