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個家庭留守兒童與父母團聚的故事

三個家庭留守兒童與父母團聚的故事

春節,回家。漂泊在外的遊子收起一年的辛勞,奔向家的方向。留守在家的孩童翹首盼望父母的歸來,闊別了一年的親情,在團聚時分盡情釋放。

本報記者來到彭場、胡場、西流河三個家庭,記錄留守兒童與家人團聚的幸福瞬間。

「孩子懂事,再累也值得」

2月6日,農曆臘月二十一,梁艷紅提前收拾好行李,順著返鄉的人潮,一路摩肩接踵擠上了夜間11時的火車,踏上了從廣州到老家胡場的回鄉路。

身後的城市逐漸酣眠,車廂里卻是熱火朝天。只買到站票的梁艷紅探了探身,迅速擠進一處空隙站穩。隨著列車開動,疲勞又甜蜜的回家之旅啟程了。

經過近14個小時的奔波,次日下午1點半,梁艷紅抵達武漢。再轉火車到天門南站,坐公交返仙桃,搭客車回胡場。夜幕降臨時,上麻村九組一戶人家亮起了燈光在等待。幾經顛簸,梁艷紅終於到家了。

一雙兒女擁著梁艷紅進家門,那一瞬間,梁艷紅覺得所有的疲倦一掃而空,眼裡儘是兒女的變化。寂靜的村子裡響起了久違的團聚的歡笑聲。

知道媽媽回來的日子,9歲的女兒代佳靈數著日子在盼望,「平時想媽媽了只能給她打電話,回家了才能天天陪我。」

梁艷紅一家是村裡的精準扶貧戶。生活雖曾對這個家庭些許創傷,但日子裡更多陽光。爺爺代炎祥平日種著2畝口糧田,照顧孫輩們的日常起居。孫子在城區讀高中,半個月回來一次。孫女在家附近讀小學。代炎祥細心照顧著兩個孩子。

說起孫女在校表現,代炎祥引以為傲,「她跳舞、畫畫,樣樣都學得有模有樣。上次參加學校繪畫比賽,還獎了個杯子。」

「我把杯子藏在被子里了,媽媽疊被子就能看到,特意給她一個驚喜。」代佳靈得意地接過話茬,眉眼裡儘是孩童的靈動。

「我看到了心裡蠻高興。」梁艷紅說,「爺爺帶她也很辛苦,我丫頭特別懂事,有時候說話都像個小大人。」

這次一路站回來,梁艷紅笑言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後來無意間閑聊起這次囧途,讓女兒心疼了好久,「大人哪到孩子面前訴苦,女兒太貼心了,我一幹活,她就說,媽媽你不做,我來做。」女兒的懂事讓梁艷紅倍感窩心,言語間溢滿了幸福。

相聚總是短暫的。2月24日,兒子寒假結束,梁艷紅一早送去學校報名。這也意味著返程的日子進入了倒計時,代佳靈臉上流過一絲不舍,「捨不得媽媽走。」

與大多數背井離鄉的中國家長一樣,梁艷紅一家每年上演著重逢的喜悅與分別的不舍,獨自漂泊他鄉為生活負重前行,用雙手托起家庭的希望,「孩子們好好學習,懂事聽話,再累也值得。」她說。(記者 張鈺)

「爸爸給我買了電話手錶」

粉藍色的電話手錶,戴在胖胖的右手腕上,10歲男孩龍翔感覺自己「很帥」,「我8歲時就想要塊電話手錶,這次爸爸終於給我買了,以後給他打電話就方便了!」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陽光很好,龍翔跟爸爸一塊坐在門口曬太陽,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

龍翔家住在彭場鎮共同村11組。兩年前,父母離異,龍翔跟著爸爸、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今年春節直到年前臘月二十九才回來,過完元宵節又得走,他多麼希望團聚的日子能更長一些。

他還記得爸爸回來那天的情景:傍晚時分,疲憊不堪的爸爸拎著一個小包出現在家門口,已張望了好幾個小時的他,居然在見面那一瞬喊不出一聲「爸爸」。好在爸爸不責怪,只是紅著眼圈牽起他的手,進屋。

爸爸的小提包里,只裝著一塊電話手錶,沒有其他禮物,「年前已寄錢回來,叫爺爺給我買了新衣、新鞋。」

不是不給買,而是實在抽不出空。36歲的爸爸龍文傑解釋,他在深圳一家電子廠做普工,底薪只有2000元,只能加班加點才能多賺點錢。去年廠里放假很晚,一放假他就趕火車、轉汽車,輾轉近20個小時才到家。「我當然希望能在家門口就業,但一時半會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出門。」龍文傑說,眼看兒子一天天大了,父母漸老,兒子已失去母愛,他不願再讓父愛缺位。

在龍文傑眼裡,兒子挺懂事,成績也不錯。「他在城南中學住讀,平時很少找大人要錢」,「就算那麼想要一塊電話手錶,平時也很少念叨」。這次期末考試,兒子語文考了89、英語93、數學84.5,「我挺高興的」。

爸爸高興,龍翔就覺得踏實。「今年我要更用功,爭取有更大進步。」他有點靦腆地小聲告訴記者,「阿姨我最喜歡寫作文,記得有篇作文叫《假如我有一支神筆》,你猜我寫的是什麼?」「我寫的是,假如我有一支神筆,我就畫一幅爸爸媽媽陪我一起打籃球的畫……」

兒子的心愿讓父親愧疚,龍文傑聽到這話,眼眶又紅了:「今年我爭取多回來幾趟,一定給你買個好籃球,並且陪著你打……」說著,將龍翔往身邊用力一攬。(記者 胡平)

「我最喜歡坐摩天輪了」

這個寒假,對於新生街小學二年級學生周雨蝶來說,有些特別--剛一放假她就和弟弟一起,隨著媽媽昌麗紅坐上去往河南的火車,他們一家四口在河南度過除夕夜,直到正月初五才回到仙桃老家。

昌麗紅夫妻倆是西流河鎮茭排村人,在河南開了一個服裝店。每到學校寒暑假時期就會立即從河南趕回家裡,將孩子們接到河南一家團聚。昌麗紅說,「現在交通很發達,從河南回家也很方便,畢竟現在孩子還小,我們還是想多陪陪他們。」

「平時我和媽媽經常通過視頻聊天啦,而且在學校和朋友們在一起也挺好玩的」,7歲的周雨蝶一邊給弟弟洗手一邊說道。「但是我們明年還想去河南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遊樂場玩,我最喜歡坐摩天輪了」,提起這次和父母在河南過年的經歷,周雨蝶一臉的幸福。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夫妻倆過年前都比較忙,把他們接過去後卻沒時間帶他們出去玩,只能盡量擠出時間帶他們去附近的遊樂場逛逛」,說到這裡,昌麗紅看向孩子的目光似乎也帶上了一絲歉意。

「不過好在他們都挺爭氣的,每次視頻都會給我說她的成績,她語文好點,總能考90多分,數學就稍微差點了,一般只有80多分」,提起孩子的成績,昌麗紅也有了一些欣慰,「我們計劃在新學期給她報個數學補習班,讓她把數學成績提上來」。

說起孩子,正在給灶里添柴的昌麗紅滔滔不絕,對於孩子生活中每一點小事她都牢記於心,時不時地回頭看看正在屋裡玩耍的姐弟倆,一不小心添柴過多,鍋里冒出了一股黑煙,整個廚房也瀰漫著燒焦的氣味,正在做飯的昌麗紅和婆婆兩人一陣手忙腳亂。

小雨蝶立即跑過來想要幫忙,「不用不用,你去和弟弟玩吧」,媽媽說道,爺爺也過來把她帶出了廚房。

「等會爺爺帶你們去遊樂場玩好不好啊?」「好啊好啊,爺爺最好了!」小雨蝶高興地撲進了爺爺懷裡。看著開心的爺孫,昌麗紅和婆婆都笑了。小小的廚房裡,溫情滿滿,這是這個家庭一年之中最寶貴的時分了。(記者 陳亞東)

來源:仙桃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桃市通海口鎮 的精彩文章:

TAG:仙桃市通海口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