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位被歷史遺忘的戰國名將

一位被歷史遺忘的戰國名將

司馬錯劇照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秦國少梁(今陝西韓城南)人,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司馬錯學屬縱橫家。曾跟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率軍滅亡蜀國。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馬錯率領隴西軍南下東攻楚國,迫使楚國獻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後事迹不詳。

司馬錯無論是從膽識和武略來說在當時的秦國都屬於佼佼者,雖然他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先祖可是史記中並未留下太多的記載。也沒有專門篇幅來介紹他。不知是太史公有意迴避還是當真無法考究。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戰國策·卷三·秦策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圖索驥從以上三卷書中探究端倪。

秦國攻伐

司馬錯的歷史功績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蜀國互相攻打,都來向秦國告急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國,但顧慮道路險峻難行,並恐怕韓國可能會前來侵犯,所以猶豫不決。

司馬錯與張儀在秦惠文王面前爭論不休,張儀主張應先攻打韓國,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認為攻打韓國將導致諸侯聯合對抗秦國,攻打蜀國則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還可佔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打楚國。秦惠文王採納司馬錯的建議,決定出兵攻打蜀國。同年秋天,司馬錯與張儀、都尉墨等率軍從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國,與蜀國軍隊在葭萌(今四川廣元)交戰,蜀王兵敗逃到武陰(今四川彭山東)。同年十月,秦軍滅亡蜀國

,將蜀王貶號為蜀侯,而任命

陳庄出任蜀國相國。秦國吞併蜀國以後,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平定叛亂

秦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蜀相陳庄殺死蜀侯,歸降秦國。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因陳庄背叛秦國,司馬錯受命協助平定蜀地之亂,甘茂誅殺陳庄。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秦公子,名煇,受封蜀侯,蜀地地方長官)在蜀地作亂,反叛秦國,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司馬錯誅殺公子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蜀地之亂平定。

伐魏攻楚

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馬錯當時擔任國尉,率領軍隊攻打魏國的襄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將領白起接替司馬錯擔任國尉。

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司馬錯擔任左更,受命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軹地(今河南濟原南);攻打韓國,奪取韓國的鄧地(今河南鄧州,一說今湖北襄陽)。

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馬錯擔任客卿,與大良造白起率軍攻打魏國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軍拆斷橋樑奪取二城。之後,秦軍抵達軹地,奪取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的河內,秦軍打敗魏軍,魏國獻出安邑給秦國以求和,秦國將城內百姓驅趕回魏國。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馬錯奉命調動隴西軍隊,從蜀地進攻楚國的黔中郡(今湖南西部、貴州東北部),秦軍擊敗楚軍,奪取楚國黔中郡,迫使楚國割讓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之地給秦國。

戰國地圖

司馬錯平滅巴蜀是秦惠文王時代意義最為深遠的一筆,當時的秦國經歷20餘年變法已經今非昔比和山東諸侯的攻伐也越來越嚴重。雖然秦國單獨較量不輸於任何一國,但是如果六國真的不顧一切合縱進攻縱然是勝也是慘勝到時候多年心血付諸東流也就不會再有後來的一統天下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秦張儀這類縱橫家開始展露頭角,他們折衝於各個諸侯之間建功立業。成為了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而司馬錯與之相比自然就晦澀了一些。推測來看司馬錯也是少入軍旅早在商鞅時代就被關注,後來朝堂之爭口若懸河的張儀居然被司馬錯說服由此可見其人見識不凡。

司馬錯兩次平定巴蜀使得秦國有了一個穩定的糧倉這才有了後來李冰父子的治水和長平之戰的大對峙。否則秦國無法凝聚國力和後來擁有40萬鐵騎的趙國爭衡。

秦昭襄王王時代司馬錯多次進兵攻伐魏國和楚國奪城佔地為秦國事實上的東出函谷關掃平了道路。

司馬錯最後的時光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無人知道這位威名赫赫的將軍身落何處。晚年的他又在思索什麼?

雖然後世看來司馬錯和那個時代的秦國將軍白起 王翦等相比不那麼光彩奪目。但是司馬錯一生為國的坦蕩和忠貞依舊是不可磨滅的。

秦國將軍

歷史的風雲漸行漸遠,拂去塵埃以史為鑒!歡迎來到歷史茶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如果晉國不分裂能統一全國嗎
3年前此姓氏人數已近1億,但卻幾乎沒人知道他們本是皇族嫡系後裔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