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清重臣李鴻章: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晚清重臣李鴻章: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1870年,憑著淮系集團的支持,李鴻章當上了清廷最有實權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在這個位子上一坐就是二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顯露出與大清國絕大多數官員的不同之處:他把「學西方」作為救國急務,自覺地繼承和發展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的思想,提出了「外須和戎,內須變法」的洋務自強運動。應該說,「和戎」為的是創造一個有利於改革和建設的國際環境,而根本的出發點是變法圖存。李鴻章曾在與朋友的書信中言道:

「自而敗亡,後世人君遂以守法為心傳。自商鞅、王安石變法而誅絕,後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悅。今各國一變再變而蒸蒸日上,獨中土以守法為兢,即敗亡滅絕而不悔!天耶?人耶?惡得知其故耶?」

而「變法」亦確實為當時中國的急需。作為洋務運動無可爭議的領袖,李鴻章意識到自己的活動是商鞅、王安石變法的繼續。他把傳統的「窮則變,變則通」思想作為變革的理論依據,而整軍經武,購買和仿造船、炮、洋槍則成了變法的重要內容。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李鴻章提出了三件根本性的大事:一是培養全新的人才;二是全面發展工商業;三是要求宮廷節省冗費。

以清朝政府社會民智視角來看他的「自強」之道,確實是高出了當時絕大多數朝臣的認識水平。李鴻章說:

「西洋軍火,日新月異,不惜工費,而精利獨絕,故能橫行於數萬里之外,中國若不認真取法,終無以自強。竊為士大夫留心經世者,皆當以此為身心性命之學,庶幾學者眾,而有一二傑出,足以強國而瞻軍」。

在這裡,李鴻章把「船堅炮利」視為「身心性命之學」。正因為如此,他不但著手從外國購置新式槍炮,而且還陸續創辦了江南製造總局、金陵機器局等一批著名的軍事工業。隨著近代軍事工業的興起,李鴻章等人又逐步意識到「自強」與「求富」的連帶關係。他逐漸感到只靠「船堅炮利」,還達不到「強」的目的,「必先富而後能強」,於是,他又派員興辦了上海輪船招商局等民用性工礦企業。李鴻章曾自稱他辦輪船招商局是振興中國商務,以「商戰」達到「俾外洋損一分之利,則中國益一分之利」。時列強諸國也說他「目的是要從外國公司的手中奪取勢力日益增長的沿海貿易」,「把外國人從中國的沿海及內河貿易排斥出去」因此,李鴻章極其興奮地指出:「從此中國輪船暢行……庶使我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佔盡。」在興辦近代民用企業的同時,洋務派還將軍事工業的重心從陸上移到籌建新式海防方面。如果說在初創軍事工業期間,洋務派「御外侮」還強調「不露痕迹」,宜趁「剿發逆」之機,「洋人樂於見長之時,將外洋各種機利火器實力講求,以期後窺其中之秘」。正是由於李鴻章等人的苦心經營,才把北洋艦隊建成當時亞洲最大的一支海軍。然而,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們「運動」的成果卻不足以使大清王朝在很快到來的甲午戰爭中擊敗「蕞爾小國」日本,反而一敗塗地。不但清朝政府所賴以自豪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且連台灣也割給了日本。大清王朝的顏面喪盡不說,李鴻章也從此被打入了歷史的冷宮,接受億萬世人的唾罵和指責。1901年,李鴻章在「老來失計親虎豹」的悲憤中病逝。臨死時「雙目猶炯炯不瞑」。留下遺詩曰: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內塵氛猶未息,諸君莫做等閑看。

全詩哀怨沉痛,令人扼腕。在李鴻章死後近十年,他為之操持一生的大清王朝也隨之滅亡。

以今天的觀點來評判洋務運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其「自強」、「求富」目標並未實現。洋務運動雖然作出了不少成績,但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宗旨,即只改經濟制度,不改政治制度。其實,對洋務運動的這個錯誤,當年不少國人即已看出,一些大臣也反覆提醒朝廷不能捨本逐末。如長期擔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的文祥,在死前不久上《密陳大計疏》,指出:「說者謂各國性近犬羊,未知政治,然其國中偶有動作,必由其國主付上議院議之,所謂謀及卿士也;付下議院議之,所謂謀及庶人也。議之可行則行,否則止,事事必合乎民情而後決然行之。自治其國以此,其觀他國之廢興成敗亦以此。」認為議院制度清國「勢有難行,而義可採取」。再如兩廣總督張樹聲1884年在自己的《遺折》中更是把民主制度視為救國的根本:「夫西人立國,自有本末,雖禮樂教化遠遜中華,然馴致富強,具有體用。育於學堂,論政於議院,君民一體,上下一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後動,此其體也;輪船、大炮、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蹶步趨,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行,鐵路四達,果足恃歟?」他懇請清廷下決心「采西人之體,以行其用」。這些建議揭示了西方富強的真諦,指出了中國應「采西人之體」的正確方向,如被採納,中國近代史可能因此而改寫。但這些意見因為違背了清朝統治集團的既得利益而被斷然拒絕。政治上的專制必然導致經濟上的壟斷。在洋務運動中,大清國通過行政保護,壟斷市場,壓制民辦企業。官營企業內部實行專制管理辦法,人浮於事,效率低下。政府創辦,財政補貼,腐敗叢生,浪費嚴重。官辦官營,是大清國洋務運動失敗的關鍵。洋務運動的失敗證明,只搞經濟改革不搞政治改革,試圖在不觸動專制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大清特色的洋務化」,「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舊物」,只變「用」而不變「體」,是不可能真正實現國強民富的。而相對於同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其成功經驗正在於其「脫亞入歐」,全盤西化,既變「體」又變「用」。馬克思在《論波蘭問題》中說:「歷史上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你對現實感到迷惑,你就去讀讀歷史,其實一切都發生過。如果你對歷史感到迷惘,你就來看看現實,其實歷史正在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都信息 的精彩文章:

北京信息網2月17日新聞
千古之冤毛文龍,將才奸心袁崇煥

TAG:京都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