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讀孫文:即便有些污漬,他仍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

重讀孫文:即便有些污漬,他仍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

訂閱「周說」更多精彩哦!

他的成功,這些似乎是必備的長處。

在領導推翻滿清王朝的日子裡,領袖人物孫文常常被冠以"大炮"的名字。在廣東話里,大炮是"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善於誇大其詞,說話不靠譜。現在人們說"大炮",似乎少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意思,多了一些火力兇猛的意思。

那時候,他還不叫孫中山,而他的孫文的"文",在清政府的官方文件里,都會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為孫汶。"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汶汶的意思,就是昏暗不明,或說蒙垢灰塵。

連他的名字都要做此等文章,可見朝廷對他的蔑視和痛恨。

蔑視,是因為他是從微不足道的身份起步的。痛恨,是因為他後來成為朝廷的心腹之患。因此,朝廷對孫文是竭盡打擊之能事。於是,孫文在艱難困苦和蔑視中度過了很多年。說他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為過。

但是,他是一個有著堅定的信仰和堅韌不拔毅力的人,再大的坎,在他看來似乎都是一邁腳就可以過去的。而且,不管是再窮困潦倒還是損兵折將,他都是一如既往,而且,總是在同志們面前和募捐對象面前,信心滿滿,似乎清廷馬上就能推翻,民國國旗馬上就能飄揚起來。事實上,在革命勝利遙遙無期的時候,他就和同志們一起設計了青天白日旗,並且告訴同仁,這面旗幟,就是推翻滿清後的國旗。

那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把這看作是空中樓閣般的幻想,但是,孫文卻堅信不疑。

因為常常被看做是言過其實,按今天的語言來說,就是忽悠。所以,"大炮"這個稱呼也就牢牢地戴在他的身上了。

實現自己的目標,孫文靠的是堅定的信念。

而他遇到了太多的困難。

堅持革命:屢敗屢戰,屢敗屢戰

他曾經遭受過許多次起義的失敗。在很多試圖改朝換代的人把希望寄托在朝廷接受改革主張的時候,孫文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就是武裝起義。但是,開始無異於以卵擊石。

作為一介書生,他首次策劃廣州起義就是一次徹底的失敗。在他的失敗履歷上,還要記上1907年初的潮州起義,起義定在正月初七。不巧,這一天風雨大作,氣候惡劣,不利於軍事行動,聯絡的會黨行動不一致,起義被迫停止。

孫文還是鍥而不捨。哪怕只有幾個人聽,他也講,哪怕只能募到幾塊錢,他也高興。他的精神得到了回報。在他的鼓動下,粵籍華僑率先行動,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籌款助餉,有些富商甚至傾家蕩產也終無怨言,鄧陰南便是其中之一,鄧陰南生於廣東開平縣農村,1871年隨親人赴檀香山謀生,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在檀香山先後興辦農場、蔗園和糖廠,成為當地的富商,後經好友孫眉介紹,與孫中山相識,並折服於他的革命主張和膽識,從此緊密相隨,在孫中山組織的多次起義中,鄧陰南曾數度變賣家產,充作起義的經費,為興中會和同盟會的建設費盡了心力,並直接參与了兩次廣州起義,據統計在孫中山直接領導的十次武裝起義中,耗資共約62萬元,其中八成來自海外華僑的捐款。

還有孫文的哥哥孫眉,原本在美國經營農場等實業,已經頗為富有,結果為了給弟弟捐款支持革命而破產。

當然,還有張靜江這樣的擁躉。

張靜江曾經和孫文有一面之緣,受到孫文的影響,也決心為革命做貢獻,他給了孫文一張名片,約定說,孫先生需要多少錢,就給我發"ABCDE"五個英文字母中任何一個字母的電文。這些字母分別代表1、2、3、4、5萬法郎,不必說出原因,他也會如數匯去。

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他的話能夠兌現,但是,孫文讓胡漢民按地址向巴黎發了一個只有"C"字母的電報,不到20天,一紙三萬法郎的匯票,從巴黎匯到東京的同盟會總部。

孫文也遇到過生命危險,有一段著名的倫敦蒙難的故事,就是講他如何在英國誤入清廷的駐英使館而險些被遣返回國的,最後是僥倖脫險。

當然,孫文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同志們的不信任。其實很正常,一個履履失敗的領導者怎麼能夠得到信任!

曾經有人這樣評論他們眼中的孫文:

孫逸仙看來是一個輕率的莽漢,他會為建立"個人"的聲望而不惜冒生命的危險。他提出的都是易招物議的事情,他認為自己沒有幹不了的事情,他認為自己沒有幹不了的——事事一帆風順——"大炮"!

沒有了同伴們無條件的支持,孫文感到了推動革命發展的困難。

總之,困難和危險總是頑強地跟隨著孫文,而他的主要對策,就是堅持。

「大炮」精神:敢為別人不敢為之事

除了堅持,就是他的"大炮"精神,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敢於"忽悠",敢於闖。我很奇怪,為什麼孫文一直給我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印象,也許是因為畫像,也許是因為若干宣傳的美化。掌握了一些資料後才知道,這是假象,在孫文身上,有著許多的闖勁,或者說,有不少的匪氣。而這正是他成功的條件。

很多事情,現在看起來是頗受詬病的,也是常人不敢做的,但是孫文做了,不知道歷史將這樣評說這些事情。

為了解決資金和武器問題,他是求助了當時的敵國日本的。

孫文參加與日本駐香港領事中川恆次郎的會晤,請求援助步槍兩萬五千支,手槍一千支,以"顛覆現政府"。

當時日本正在與清政府作戰,但日本政府並不相信孫文的力量。中川認為,他太年輕,"毫無經歷",難成大事,因此拒絕了他的請求。

孫文沒有獲得日本人的支持,但起義照樣進行。

這是後來者的看法。但從孫文和臨時政府立場看,如果得不到有效經濟支持,軍隊就會嘩變,政府岌岌可危,政權就會拱手相讓給袁世凱,革命就只能繼續在路上。而在孫文等人看來,滿洲並不是中國本部。中國本部,就是長城以里,山海關以南。這是那個時候的普遍看法,也是臨時大總統願意將滿洲"租借"給日本的一個歷史原因。

有點像飲鴆止渴。

還有像飲鴆止渴的事情,是解決革命黨人的忠誠問題。

孫文所提倡的准極權體制,那就是黨內要無條件擁護黨魁(就是孫自己了),黨中所有的高級幹部不由選舉產生,而是由黨魁直接指派;黨員也分成三個級別,即"首義黨員、協助黨員和普通黨員";所有的黨員必須立下誓約,並加蓋指模(即按手印),聲明"犧牲自己,服從孫先生,再舉革命",並立誓如下:"一、實行宗旨;二、服從命令;三、盡忠職務;四、嚴守秘密;五、誓同生死"。誓約的最後還加了一句,"如有貳心,甘受極刑"(這就有點過分了,搞得跟黑幫入會一樣)。

對於這個誓約和儀式,很多老同志都表示不理解也不贊成,但孫認為革命失敗就是因為缺乏紀律導致,因而對此毫不相讓,絕不妥協。

孫文說,"第一、革命必須有唯一(崇高偉大)之領袖,然後才能提挈得起,如身使臂,臂使指,成為強有力之團體人格;第二、革命黨不能群龍無首,或互爭雄長,必須在唯一領袖之下絕對服從;第三、我是推翻專制,建立共和的首倡而實行者。如離開我而講共和,講民主,則是南轅而北其轍。忠心革命同志不應作"服從個人"看法,一有此想,便是錯誤。我為貫徹革命目的,必須要求同志服從我;第四、再舉革命,非我不行。同志要再舉革命,非服從我不行,這絕無退讓之餘地"。

至於按手印一事,孫中山同樣認為是天經地義,不容有絲毫的更改。據當時在一旁觀禮的革命老同志居正回憶說:"總理意志強毅,態度堅決,南山可移,此案不動"。事實上,即便是孫中山自己,也要宣誓立約,以示莊重。

到了現在,孫文的個人獨裁還是受到很多研究者的批判。

聯想到2014年2月,"台獨"成員在眾目睽睽下登上台南市中心湯德章紀念公園孫中山銅像基座,在孫中山銅像頸部纏繞一條組大繩索,一干人在底下呼喊蠻拉,沒幾分鐘,全球華人尊為"中國革命偉大先行者"的孫中山立像就砰一聲趴倒在地,令人怵目驚心。在這過程,台南警方全程目擊,卻未及時阻止。

這和本文關係不大,算是一個枝蔓。

其實,一尊塑像是站在那裡或者被拉倒,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連要拉倒他的塑像本身,也說明了反對他的人也會時刻關注到他的存在。

實際上,直到今天,他仍是中華民族的一面旗幟,無論這面旗幟上是否還有我們不接受的污漬,即便有些污漬,也不影響旗幟的飄揚。

回到常識,讓思想落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用寶 的精彩文章:

大燕尋人:35歲男子在丰台走失,穿綠色羽絨服

TAG:應用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