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小鎮」盤點之最具歷史厚重感小鎮

「最小鎮」盤點之最具歷史厚重感小鎮

什麼是歷史厚重感?這是一個經常提到卻難以名狀的辭彙。在本次盤點中,我們認為,保存有完好的古建築是小鎮體現歷史厚重感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小鎮雖歷經滄桑,但古代建築保存完好,讓人置身其中,彷彿穿越千百年,能夠直擊悠久的時光給予小鎮百轉千回的沉澱。此外,文化的積澱也是重要的要素之一。通過這些小鎮,人們能夠深刻地領略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故事、意識形態等。

亮點點評

歷史建築保存完好,文化底蘊深厚。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通過本次盤點出的9大最具歷史厚重感的小鎮,可以深刻地領略這一風采。各小鎮都很好地保存著古代歷史建築,或體現豐厚的徽州文化、或彰顯濃郁的嶺南風格、或展現獨特的吳越文化……同時,通過鎮內的建築、景觀、風土人情,也完好地保存著各地千百年綿延下來的傳統文化,如慈孝文化、徽州文化、商賈風采等。在廣西賀州市黃姚鎮,鎮內竹木森森,清溪環繞,房屋多數保持明清風格。至今,鎮內明清古建築保存有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景觀建築有亭台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樑11座、楹聯匾額上百幅。江西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具有豐富的歷史文物,既有保存尚好的御史府、中憲第等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還有江永講學的受經堂、古門亭,岳武穆構築的岳飛橋,明代劍泉井等,是一座具有豐厚的徽州文化底蘊的古村落。

廣西賀州市黃姚鎮

保護古鎮,發展新興產業。這些最具歷史厚重感的小鎮,並非封閉發展,停滯不前。不少小鎮在保護好古城鎮的基礎上,開闢和建設新城,發展經濟。如浙江寧波市慈城鎮在古鎮開發上,始終堅持「修舊如舊,綿澤後世」,並聘請高校教授,主持編製古城保護規劃方案,發布慈城保護條例。在此基礎上,發展新興產業,引入各類產業基地,並加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78億元,同比增長15.1%。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在「十二五」期間,成為金山區首個稅收總量突破20億元的街鎮。上海市級楓涇工業區落戶企業500餘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20家、年納稅超億元的4家、掛牌上市公司10餘家。

實踐

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 打造全域景區化模式

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人文資源。慈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江南地區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縣城。至今,慈城完好地保留著縣治背山面水、公共建築左文右武及街巷雙棋盤布局,體現了古代縣治規劃者的傳統風水布局考慮和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鎮內保留有唐代的街巷格局,明清古建築保存完好,存有大量的書院、藏書樓、藥鋪、廟宇、官宦宅地、陌巷民居和考棚、孔廟、縣衙等傳統建築。2006年慈城古建築群被列入國務院批准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廟

古鎮開發,堅持「修舊如舊,綿澤後世」。在古鎮的建設和發展上,慈城在國內率先為一個古鎮歷史文化保護頒布《寧波市慈城古縣城保護條例》。以「全域景區化」為目標,統籌推進城鄉環境治理、美麗鄉村建設;2017年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投入超20億元,並投入4.5億元資金全力打造「小鎮客廳」,進一步提升小鎮整體形象,完善功能配套。

在保護古城鎮基礎上,慈城加快高新產業發展,目前已擁有中國最大的銅製品生產加工基地、智能電錶和綠色環保配電變壓器製造基地等,還建成運營了寧波市首個工業地產項目——聯東U谷,目前已有40餘家科技型小微企業入駐。

編 輯:郝溢男

監 制:春 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創中國周報 的精彩文章:

崇尚經典、回歸傳統:11書法家研判2017書法藝術市場

TAG:文創中國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