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會怎麼吃,降糖控糖一手抓!

學會怎麼吃,降糖控糖一手抓!

GIF

都說年關難過,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血糖偏高的人在寒冷的冬天該如何保養身體、控制血糖呢?

控制血糖的第一步就在於「管好嘴」。除了應該關注「吃什麼」以外,還需要關注「怎麼吃」。以下6種飲食習慣會引起血糖波動,糖友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

6種飲食習慣引起血糖波動

1、猛吃夜宵

最近糖友吳先生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醫生仔細一問,原來他晚上經常加班,收工後餓了就和同事去飯館吃夜宵,或者睡覺前自己煮一碗加雞蛋的速食麵。

這種情況臨床上很常見。不少糖友由於工作或其他原因,晚上睡得晚,可能要來點夜宵,才能避免餓肚子,那麼有兩點要注意:

首先,吃夜宵的時間,應儘可能放在晚餐後2~3小時,或睡前的1~2小時比較合適,避免吃完就倒頭睡覺。

第二,必須明白夜宵只是加餐,不能當正餐吃,也就是說吃一點就行,比如可以吃2片蘇打餅乾,或喝1杯100毫升左右的無糖酸奶,或吃1根黃瓜、1個大的西紅柿等。夜宵吃多了會影響第二天的空腹血糖,而且不利於消化、睡眠。

2、外出就餐

老趙剛一診斷糖尿病,全家都動員起來,買了各種指導飲食的書籍,還買了量杯、廚房秤,每頓飯吃多少都算得特別精確。再加上合理用藥,沒多久,他的血糖就降下來了。前些日子,因為過生日、兒子結婚,老趙和家人在酒店吃了好幾頓大餐,這下麻煩了,血糖一下子高了,加了葯也降不下來,調了很多天才穩定住。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在家一般可以做到,外出就餐真的很難,為了避免血糖過高,就餐前對於吃什麼、吃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數,應儘可能保持平常已經養成的良好飲食習慣,千萬不可放鬆。

①進餐過程中可以多吃蔬菜,特別是綠色蔬菜,而紅燒肉、油燜大蝦、獅子頭這類高脂肪、高熱量的菜「淺嘗輒止」就好;

②對於各種各樣好吃的主食,例如各種油酥點心,往往是高油高熱量食品,更要小心,絕不能貪吃;

③點湯的時候,不要選澱粉多的稠湯,以免增加糖的攝入;

④如果非要喝點酒的話,可以飲用少量紅酒,注意不要空腹飲酒;

⑤飯前一定不要忘了按時用藥。

3、多吃少餐

糖友楊先生是開淘寶店的,天天盯在電腦前,經常忙於打包、發貨、談客戶。由於工作節奏緊張,他經常一天只吃兩頓飯,每頓吃很多,結果導致餐後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有時還會出現大汗、哆嗦、極度飢餓等低血糖癥狀。

其實,作為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是必須做到的,最理想的是上午、下午各加一點餐,當然熱量要從正餐中刨去。

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因每餐進食過多食物,加重胰島的負擔而出現血糖過高,同時又可避免因進食間隔時間過長而出現餐前低血糖。

4、先飯後菜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吃飯要控制量,但對於進食的順序往往不太在意。有的人一頓飯幾乎全是主食,比如一碗面就頂一頓飯;有的上來先吃饅頭、米飯,再吃菜,結果主食吃得多,菜相對吃得就少,容易造成餐後血糖偏高。

糖友吃飯除了避免主食過多,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還應該注意進食的順序,建議先吃菜再吃飯,對控制餐後血糖很有幫助。

飲食中,蔬菜尤其是綠色蔬菜是糖尿病人可以多吃的食物,其熱量較低,對血糖影響小;而且蔬菜中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可以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時間,進而避免餐後血糖急劇飆升。

5、大號餐具

不少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喜歡大盤子大碗盛飯盛菜,不喜歡小碟小碗吃飯,覺得那樣「小家子氣」。其實,糖尿病患者應該摒棄這種習慣,要想控制飲食,首先要把家裡的大號餐具改成小號的。

用大碗吃飯,通常盛得比較多,有時人已經吃飽了,看到剩下的覺得浪費,索性一努力都吃了,不知不覺就吃多了,這樣非常不利於控制血糖。飯吃得多,人容易長胖,人變胖會導致血糖越來越難控制。

所以,糖尿病患者吃飯盡量要用體積小的碗,哪怕不夠吃再去盛點都行,這樣就能隨時提醒自己少吃點。一般來說,糖友只吃七八成飽最好。

6、狼吞虎咽

中國人吃飯講究「細嚼慢咽」,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對於糖尿病患者更是適合,切忌「狼吞虎咽」。可是,道理雖然明白,有的糖友平時工作一忙起來,吃飯就像打仗,爭分奪秒;有的則是碰上了心儀已久的美味佳肴,甩開腮幫子大快朵頤,把醫生的囑咐拋到了九霄雲外。

吃飯過快,一方面會讓人不自覺地比平時多吃,不利於總熱量的控制;另外就是食物迅速進入胃腸道,既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還會引起血糖快速上升。所以,飯菜要小口小口地吃,充分咀嚼後下咽,絕不能圖快。

控糖靠5個堅持

1、堅持學習糖尿病防治知識

通過學習,知道糖尿病綜合治療的「五駕馬車」,了解了併發症的危害及防治知識,學習到的知識越多心裡就越踏實。

「病就要病得清清楚楚,治就要治個明明白白。」不僅要依靠醫生,遵從醫囑,不斷磨合,還要加強自我管理,才能找到最佳治療方案。

2、堅持每年進行一次糖尿病併發症的篩查

醫生通過十幾項必要的檢查,像哨兵一樣為我們監測病情,這是防止和延緩併發症發生與發展的重要手段。

3、堅持日常的血糖監測

重視監測血糖,並詳細做好監測記錄,進行橫向縱向分析,進而了解一天中各個時間點血糖的變化和一段時間內每個時間點血糖的波動。

這樣就摸清血糖變化的規律,就診時提供給醫生,以便更好地調整飲食、運動和用藥。

4、飲食堅持不變與有變

不變:根據醫生教的計算方法,按一天攝入的總能量科學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大營養素的攝入量,安排好一天的飲食。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分餐的方法,一天6~7餐,定時定量,從不隨意。

有變:通過監測血糖,找到血糖波動的規律,進而找到精細的調控辦法,控制血糖由被動變為主動。

5、堅持打持久戰

糖尿病是紙老虎,聽著可怕,來到你面前時很恐懼。如果你不在乎它、放縱它,它就會控制你;如果你嚴控它,就能與它共處。

抗糖過程中心理調整是十分重要的。調整好心態不僅要有醫生的幫助、指導和鼓勵,還要靠自己的努力,有了越來越多的糖尿病知識的儲備,就能不斷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控制病情。

本文節選自三諾講糖、生命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降糖 的精彩文章:

高血糖的飲食禁忌有哪些,降糖最好的食療方法
醫生:7種食物是「降糖高手」,幫你總結,存好改善血糖!

TAG:降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