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控制糖尿病,遠離小糖人,首先從搞清楚病因開始!

控制糖尿病,遠離小糖人,首先從搞清楚病因開始!

介於糖尿病是一類比較複雜的代謝性疾病群,前面的文章向大家闡述了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那麼今天我們再來共同學習一下2型糖尿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吧。

1.遺傳易感性:2型糖尿病具有更強的遺傳傾向,由多基因變異引起。其發病也與環境因素有關,包括人口老齡化、營養因素、中心型肥胖(又稱內臟型肥胖)、體力活動不足、子宮內環境以及應激、化學毒物等。

2.胰島素抵抗和B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抵抗是指機體對一定量的胰島素的生物學反應低於預計正常水平的一種現象。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兩個要素。胰島素抵抗時,機體對胰島素與胰島素受體的結合能力及受體後效應均減弱,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或儲存能力降低,肝葡萄糖生成增加,使胰島B細胞代償分泌更多胰島素以維持糖尿病病人的胰島素分泌反應缺陷,出現第一分泌相缺失或減弱,第二相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並較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濃度。病人在早期可出現餐後低血糖,隨著病情進展,血糖可逐漸升高,最終發展為空腹高血糖。而持續的高血糖又促進高血糖胰島素血症的發展,使胰島素受體數目下降和(或)親和力降低,從而加重胰島素抵抗。

3.糖耐量減低和空腹血糖調節受損:糖耐量減低和空腹血糖調節受損代表正常葡萄糖穩態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間的中間代謝狀態,兩者的出現均表示機體對葡萄糖的調節受損。目前認為糖耐量減低和空腹血糖調節受損均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4.臨床糖尿病:此期可無明顯糖尿病的癥狀,但血糖升高,並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通過文章的敘述,大家可以認識到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的確是特別的複雜,它並不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只有控制飲食和使用胰島素那麼簡單,而是在我們體內看不見的地方有著各種各樣的狀況在發生著;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文章了解到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不要再提起糖尿病總是混沌而談,糖尿病也是有分類的,每一個類型的病因與發病機制也都各不相同,只有了解疾病的本質才能夠更好地護理我們的身體。

祝願大家身體安康,生活愉悅!

/右腳滑手

護士

國家公共營養師

【營養食說】團隊成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前期,身體有4個「可疑」徵兆!你能發現嗎?
給糖尿病友的一份血糖監測清單,不照這測白測亂花錢白受痛!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