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世界只有三家汽車公司?吉利或為其一!

未來世界只有三家汽車公司?吉利或為其一!

上周末,「吉利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消息成為了汽車行業最大的新聞,90億美元換取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確實非常震撼,一方面驚嘆李書福的大手筆,另一方面李書福的大魄力,畢竟90億美元不是一個小數字。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其做出這個重大的決定?

對於此次收購股,李書福明確表示:「21世紀的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也面臨非傳統汽車行業公司的挑戰,各個汽車企業單打獨鬥很難贏得這場戰爭。」他認為未來傳統汽車行業只有兩三家企業能活下來,只有合作才能生存。

這個觀點與菲亞特克萊斯勒的CEO馬爾喬不謀而合,馬爾喬相比李書福甚至更加激進,他曾預測未來世界只會留下一家美國車企、一家德國車企和一個歐美中日大聯盟。而從目前來看,李書福的目標是否正是朝著大聯盟盟主之位去的。

從2010年收購沃爾沃開始,李書福開啟了一系列以小博大的併購之旅。目前,李書福已經擁有了沃爾沃汽車、Polestar、領克汽車、吉利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程商用車等多個品牌,以及入股了多家車企。而就算成為了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也沒有阻止他前進的步伐。

據外媒報道,此次吉利的目標除了戴姆勒之外,還包括捷豹路虎和FCA。不過這個兩個收購同樣困難重重,作為發展勢頭良好的現金奶牛,同時面臨長城、廣汽等多個競爭對手,待價而沽讓收購的進展並不順利。

但是,這些並不能阻止李書福對未來的布局。儘管,目前的電動車還有各種不足,續航短、充電慢、換電池成本高等因素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不過,從全球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從2011年5.1萬輛增長至2016年的91.4萬輛,5年時間銷量就增長16.9倍。

而且,世界各國處於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扶植創新技術、實現彎道超車等目的,在政策方面一邊限制傳統燃油車的生產,一邊鼓勵電動車的發展,使電動車市場有了優良的生長環境。而這正是各大車企爭相布局電動車行業的重要原因。

豐田汽車在2017年秋季與馬自達和電裝建立了新公司,計劃2030年將混合動力車(HV)和純電動汽車等電動車輛的銷量達到550萬輛。日產汽車也不甘示弱,計劃2022年前將向中國市場投資600億元,包括投放20款以上純電動車。

除了日企,德企的賓士和寶馬同樣動作頻頻,寶馬集團在23日宣布,計劃在中國生產電動版緊湊型汽車MINI,大概率將與長城汽車合作。而賓士在電動車領域擁有非常完善的技術和經驗,分別與北汽集團和比亞迪汽車展開了新能源車方面的合作。

而吉利此前宣稱要在「2020年實現90%的銷量來自新能源車」,這個目標靠自己的話,目前來看較難實現,所以與有技術的企業展開合作自然就成為了最佳的選擇。對外企來說,合作意味著爭取到了中國龐大的市場,而對國產品牌來說,則可以在技術和信息上獲得收益,實則是雙贏之舉。

所以說,吉利在代表汽車未來的新能源車領域正處於追趕狀態,而在電池原材料領域,則仍顯弱勢。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引人擔憂,各大車企都在積極搶佔原料供應源頭。

德國寶馬和大眾正與礦業企業進行協商,希望確保長期供應。特斯拉正與智利最大的鋰礦生產商SQM公司就鋰電池原材料的供應進行談判。豐田集團日前以2.82億澳元,換取澳洲鋰礦商Orocobre公司15%的股權。

一時之間,世界各大車企的競爭已經從電動車技術向原料供應方面轉變,直接入股鋰礦企業也成為了常態。在這種風雲變幻的局面,稍有懈怠就會被別人甩開,所以吉利若想成為未來大聯盟的盟主,除了買買買,還需要不斷增添自己的籌碼,以便在這場「戰鬥」中繼續走下去。

文/葉乙宏

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學堂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已成經濟超級大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TAG:財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