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步一步跟我來造景

一步一步跟我來造景

玩造景,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種愛好,要想造出好的景緻,需要在裡面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假如你沒時間打理,又不想花好多錢,或者只願意欣賞不想動手我還是勸你放棄造景的玩法。因為草缸比一般的水族箱花的時間肯定會多很多。有時候錢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更多的時候我們追求的還是玩的過程,不然樂趣哪裡去找?

一、素材的搜集

一個草缸,一般用到的素材就是沉木、處理過的根、石頭和草,其它的諸如樹葉、樹皮、樹脂製品等等就不再詳細介紹了。這些素材的收集其實也是一種樂趣,可以讓你的業餘生活更加充實和期待。只有素材足夠才玩得轉,所以要先做好這方面的準備,素材可以買(花錢)也可以自己野采(花時間),只要付出就有回報,出發吧。。。。。。。

(一)沉木和樹根。

1、沉木。沉木原本是指腐化酸性的沼澤地中沉化而成木頭。碳化完全的沉木,其中木質素的成份就會很少。但這樣的沉木太少了,而且貴的要死。市面上買到的沉木中的木質素大多數尚未完全分解,侵入水中一段時間後,木質素就會在水中分解成單寧(tannins)和腐殖酸(humic acid)及其衍生物,這些物質不會直接對水中生物有害,但富含色素,會在水中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影響造景缸的視線。據說現在有專業加工沉木的,用鹽腌制的,這樣的沉木色素經久不衰,是很難用到缸里的。沉木唯有等木質素完全溶出完後,才會不褪色,但時間相當久。通常對付的做法是煮、泡、曬,有結合著做的,也有連續煮的,總結其中經驗。首先煮的時候加點鹽和鹼面都可以減少折騰的時間。其次用一個鉛皮桶加一支熱得快是煮沉木的好辦法(一般家裡沒這麼大的鍋,也不適合長時間讓廚房的煤氣開著)。第三煮的時候換水要勤快,以一次煮開後控制再煮10-30分鐘後換水(以水體顏色控制)為宜。沉木的野采要看環境,只要周圍有大的水體,比如水庫、湖泊等,等到枯水期。或者水庫見底,出發吧。。。。一定會有很好的發現,這個時候發現的沉木都是能沉水的,或者沒泡幾天就能沉水的。其形成前的種類繁多,大多數不是木頭碳化的,而是密度較高的樹根或者樹枝沉水的。

下面這個是市面上最常見的沉木,應該是人工加工的,黃水,歷經1年還是黃水

下面這個是自己野採的沉木,不黃水,質地不是很漂亮

下面是野採的樹根,很適合造型,只要這樣的枝椏足夠多,要什麼形狀都可以自由搭配

2、根。由於杜鵑根有3個顯著地特性,導致目前缸里杜鵑根成為常客。1、是常見,杜鵑就是映山紅,幾乎全國都有。杜鵑生長習性導致它紮根不深,使採集容易,並且造型多變,所以很適合野采。2、杜鵑的木質質地偏硬,各宗物質容易析出,處理簡單。3、簡單處理後就能沉水。對付杜鵑根的辦法和沉木基本雷同,不同點是,杜鵑根如果是你新鮮野采來的。最好先晒乾,或者烘乾(有益於剝皮),再煮,煮完一次後剝皮,要剝到質地堅硬的木質部(剛剝出來是白色,在水裡泡久了就是黑色),然後再煮幾次,一般煮完後泡水1-2個月即能使用,不黃水,不改變水質,如果有白色絮狀物析出,可以無視(會自然消失)也可以用黑殼消滅。杜鵑根的野采一般在樹木落葉後進行,這個時候山上的蟲類、蛇類基本不再出沒,爬山少有荊棘之類的阻礙,尋找需要的植株明顯。野采工具:結實的鞋子一雙(容易忽略的又很重要的一點),小型十字鎬一把或小型的行軍鎬一把(挖),摺疊式木鋸一把(鋸掉上面的樹榦),砍刀一把(有時候有藤蔓、荊棘需要處理,也為防身),一副紗手套。假如你需要粗短的造型怪異的根,去山石較多的坡和北面山頭找,假如需要細長型的杜鵑根則相反。一個根或者一個沉木是很難達到你要求的景觀的,關鍵是搭配和擺放,所以不要無休止挖掘,請適當野采。很多果樹根包括一些雜樹根的比重都比較重,都和杜鵑根一樣的處理方法,使用方法也相同。

下圖,杜鵑的下山根(已經浸泡1個月)

下圖,杜鵑根去除泥和細枝後,浸泡2個月,可以處理了

處理後的杜鵑根,下面是兩個主骨架,要是對主骨架不滿意是可以將其拆分為細枝型留作將來基本素材用的

3、經常看到有人詢問,這個沉木怎麼樣,這個根造型怎麼樣,其實在使用沉木和根的過程中,最得心應手的形狀應該是長條枝椏型的,一般根據你的缸尺寸需要來搜集,常用的以30-50cm長度的枝條型的為好,當然,枝條也不要太直愣愣的,有點彎曲、粗細變化、紋理漂亮的(看個人喜歡了)為好。切記,沉木是組合使用的,很少有一塊沉木就OK的,除非是非常小的缸和非常強的沉木。也只有搭配使用才會變化無窮樂趣多多。使用時多使用一根主骨架,有時候也可以多根拼湊一個主骨架,然後在主骨架的基礎上增減枝條,直到自己滿意。使用根或者沉木還需要注意,不要混搭使用。用紋理質感很不相同的沉木和樹根混合使用是不合適的。另外,樹根和沉木的走向要基本一致,或者有規律可尋,交叉和遮擋要適度,不要一味的找尋狂野和怪異,看起來自然才耐看。

(二)石頭的搜集和注意事項

1、一般草缸中使用的石頭,不建議使用會在酸性環境下反應的石頭,比如最著名的有青龍石、石英石、千層石,絕對不建議使用鐘乳石、太湖石。重點說明:以上都是不建議,不是絕對的禁止。主要是因為草缸中會用到二氧化碳,水一般會呈酸性,會反應的石頭最終的生成物一般是碳酸鈣或者碳酸氫鈣,最終使水的硬度的上升,鈣鎂離子平衡失衡,從而爆藻,另外高硬度的水會影響很多植物的其它養分吸收(喜歡高鈣的植株也有,很少),需要加強換水,增加維護量。假如你已經對入缸植物的喜好很清楚,並且對水質的控制很有把握,才會去碰硬水的石頭。可以看到ADA的作品中青龍石的缸里基本也是以能抵抗硬度較大水質的水草為主的。假如控制水質PH在7略多一點,並且不添加二氧化碳,是可以使用硬水的石頭的。

判斷區別硬水與否的條件是石頭不和稀鹽酸、草酸、潔廁靈反應。(石頭上面倒上述液體後不冒氣泡)

2、採集石頭要注意材質的統一,一個缸里,應該只用一種材質的石頭,最起碼是質地基本相同的石頭,這樣顏色也會基本相同。另外一個缸里的石頭特點也應該基本相同,比如都是瘦長的,或者都是多空洞的等等。經常看到有的缸里石頭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其實是大忌。我基本習慣採集一種石頭後堆一起(當然是在測試合格後),從大到小以作備用。一般石頭採集看你去布多少大的缸,最常用的石頭大小以最高40CM到最小4-5CM為宜,使用最多的是10-20cm大小的石頭。石頭盡量選不要有很鋒利的棱邊的,不要選剛砸開來的,也不要選像鵝卵石那樣沒有一點稜角的,當然,也有專門用鵝卵石造景的例子,但大多數那是原生缸、溪流缸之類的造景。石頭不一定一塊就成景,也是需要布置和堆砌的。我們更應該注重搭配而不是挑單個好不好看。石頭太大搬運、安置總總不便,太小的石頭在草缸中容易被草遮擋而素材盡損。小石頭多數時候只是被用來營造自然的氣氛,而不是讓它具體展現樣子的,所以小石頭的選擇只要顏色和材質一致就好,不用太講究。

3、石頭的採集我一般去2個地方,海邊的礁石邊是最適合的地方,常年的沖刷和腐蝕,使一些海邊崩落的石塊很自然也很漂亮,還有一種當然是上山了,上山採集的石頭,最重要就是不要有太多的尖銳的菱角,小溪邊會是很好的地方。也看到過罈子里有人在採石場、風化的山谷、戈壁採集石頭的,我附近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沒有相關經驗。

4、草缸還會用到化妝沙,個人很不喜歡雪白的那種石英砂,可以根據你選用的石頭顏色不一樣,而選適合顏色的砂,可以採購也可以野采,野采這個一般是很費時間和精力的,一則能採的地方一般砂礫大小不一,需要篩選,還需要洗乾淨,我折騰過幾次,及其辛苦。和石頭一樣的道理,化妝砂最好也不要和酸會反應。草缸里的一條由化妝沙鋪墊的河流的確很漂亮,但是應該充分考慮維持它的難度。要注意周圍不要有色差很大的砂粒或者水草泥會和化妝沙混雜,混雜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的搬運和自己打理的時候的攪動。還要考慮水草將來對路或者河流的鋪蓋。化妝沙的選用要和你主色調搭配,不要黑白分明也不要混為一色,總之要有過渡,看起來自然和諧。

採集石頭的海邊

採集到的三種不同石頭,每種大概有2百來斤

採集的小石頭

(三)草的搭配

我們說的是造景,本來不應該再提起怎麼種草的事,但是草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素材,草缸嘛,草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草可以野采,這個主要是在南方,並且是很南的南方,少部分的種類可以轉水,一般常見的是莫斯,其它常見的還有宮廷、羽毛、天湖葵、椒草、水蘭。。。。。。

很多人沒有野採的條件,也沒有轉水的興趣或者耐心,而城市又很小,想買都不一定好買到需要的水草,草又貴得離譜。我覺得有一個辦法是很適合我這樣的小城市。可以網購一些水草,水草絕不要多,只要很少的幾株或者一叢,品種可以略多,當然買之前你應該先做足功課,知道你要買的水草的生理特性和形態特點,前者是為了知道在你地方能不能好好活,後者是為了搭配合理,適合造景。有了一點點星火可以燎原了。。。。。。開一個植物園吧,或者說菜園子吧,以60的缸比較合適,然後眾多的品種會自然競爭,生存下來的一定會飛速的繁殖,可以給他們的競爭劃分一定的區域,最後你一定會找到很適合自己水質、光線、環境又符合自己審美的植物群,這個是最好的素材(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假如你不想開個菜園子,也可以邊養草邊造景。缸開始由於你手裡的草很少,要注意控藻。另外該密植的還是要密植的,只有繁殖開了,才往空地里種,不要一開始草少就種得稀疏些,要做到寧空不稀。

草的種類真不需要太多,以60缸為例,一般只需要3-5種,假如你有足夠的時間打理,可以適當增加草的種類,但也不宜與超過7-8種,隨著缸的增大,基本不需要增加草的種類,所以常保持自己手邊有10來種草,而且又是養的得心應手的就足夠了,假如你有喜歡的新的品種可以慢慢增加,但是也應該同時慢慢淘汰一些玩膩了的相應功能的品種。

大城市的一個好處是同城的草友很方便交流,交換或者贈送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每個月丟的草按照網購的金額來算大概價值好幾百元,實在是浪費。

選擇草的時候,按照功能分為,前、中、後;按照顏色分,主要分4種,深綠、淺綠、大紅、粉紅;按照葉片的形狀分為,大葉、小葉、細長葉。搭配的時候看個人喜好而定,但是有幾點常見的錯誤這裡先簡單說說:1、有些植物的形狀很不適合造景,比如龍鞭、各種芋,只有特定的場合它才會用到,而這樣的場合很不適合新手。2、有些水草長起來很瘋狂,比如水芹、綠菊,假如你有足夠的耐心打理可以考慮採用這樣的水草,另外要注意他們搶肥厲害,要注意搭配的水草也要比較強勢才好。3、非常小的缸不要用大葉的水草,比如30的缸種皇冠,一顆就塞滿了。4、大葉的水草不要銜接小葉的水草。粉紅的水草不要銜接紅色的水草。淺綠的水草和深綠的水草在比重上要合適。紅色的水草盡量靠後。5、水草盡量不要混合種,一個品種應該佔據一定的區域。當邊界混合時要注意哪種強勢,及時修剪超界部分。

說到骨架搭建,似乎跳過了很多步驟,我這裡主要說的是造景,不是種草,所以關於怎麼養活草,怎麼種草出狀態這裡不展開討論了,不然這個長篇真的是太長了。這裡也就不再詳細介紹設備的情況和配置的要求了。

搭建骨架大致分幾種,一、用沉木或者杜鵑根,二、用石頭,三、石頭和木頭相結合,所有的骨架都會用到水草泥或者底砂,也很有可能用到化妝沙。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一一討論一下怎麼樣的搭建才是合理的,或者說搭建後會有什麼效果是你喜歡的。

下面我開始舉例說明我所見識的幾種布局,重點說明:純屬本人個人為它們分類,如有不妥請提意見,但本人一定不予理睬!另外本人會對這些布局說明一些要點和常見的錯誤,如有不妥請指正!本人一定虛心接受。

一、兩邊叢林,中間小溪或者河流或者荒漠

這樣的造景非常多,可以用舉不勝舉來形容

有幾個代表性的,我這裡看圖說話,一一說說要點。下面所有用到的圖都是ADA的2012年TOP200。

下圖前景寬大,後景基本沒有空隙,河用沙子來展現,河的分割用石頭來實現,前後景用根來分割。

下圖是同樣手法,有所變動的是前景不再是全部的前沿,而用一部分草地代替,最後的河流不是完全閉合,整個河流稍稍有些彎曲,與上圖相同點是,前後也是由木頭來分割的,河道也是由覆蓋了草的石頭來分割的。

下圖的河道完全由石頭分割並且沒有草的覆蓋,其它和上面兩個沒什麼區別

下圖展現的是大場景,河道有岸之外,多出了兩邊的山,不再用樹木分割前後,而用石頭的高差來展現山的高,河的長,這個造景有個不足的地方就是一覽無餘,河的氣勢沒有和山相呼應,總體感覺很呆板。

下圖的前景也為空地,用砂填滿,本想意欲為河灘,但是整個比例失調,使這樣的造景很不自然,但相比前面幾個造景,這個非常容易打理,是懶人的首選。。。

下圖前景也是砂,也是左右用河道分割,但是左右的主景發生一些改變,前後景的分割主要用石頭來完成。

下面兩個圖其實和前面幾個是一類的,就是河流用草地來置換,前後分割是用木頭來完成。

總結:

1、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缸里所有分割的材質是一定一致的,不管是石頭還是樹根,無論是顏色還是形狀、大小、風格都是一致的。

2、個人更喜歡有變化的河道,就是說,河道最好能有蜿蜒,這樣看起來景更深一點。

3、非純石頭分割河流時,最好讓河道在分割初期顯得稍稍寬一點,長草後會明顯使河道變窄。

4、砂和石頭的顏色配置要自然,砂應該比石頭稍白一些,其實黃色更合適,但絕不能太過刺眼。

5、中間的留空部分最好不要有太多、太雜的遮擋,要真正的空著。

6、後景飽滿使中間的空更有意義

7、前後景的分割,應該有色彩明暗的變化,會使景更深一點,一般前景更綠更暗,後景更黃更亮。

從沒有一個人剛接觸水草就能成為造景大師的,只是有些人學得超級快,有些人慢,慢到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沒多大進步。這個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學過美學、繪畫、雕塑、盆景、攝影等等這些有構圖有創作思路的人學這個是比較快的。但也不代表沒有學過的人玩不好水草。再好的理論不動手都是廢話,所以最關鍵還是動手實踐,只有實踐了才可以總結,才會進步,才會樂此不彼。

一個新手在能將水草養出一定狀態後,並且對自己手裡的草的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顏色、高度、修剪的方法、需要的光照強度等等),假如想要玩造景,進步最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模擬別人的作品!剛開始尤其是第一次模仿必須要照搬照抄,一字不差的抄是檢測細節方面問題的最好的辦法。不要嫌細節方面麻煩,在後來的進步過程中主要就是細節的進步。有些作品有很詳細的步驟,模仿這樣的作品比較容易一些,多數的作品過程不是很詳細,就需要自己揣摩了,更多的作品只有一張最終效果圖,那就需要好好解析了。剛開始模仿一般是挑簡單點的,有詳細過程的來模仿,不要把自己喜歡放在首位,要把容易放在首位,不然第一次太失敗了會打擊積極性,只要循序漸進總有一天你會搞出一個自己滿意的作品的。下面我們分別去理說明,首先看一個例子:

空缸尺寸 60*30*36

建立不同的背景,可以在背面貼上奶白色半透明的背景紙,也可以使用其它你喜歡的顏色

針對此缸10L的NatureSoil泥已足夠,另準備3L作為後補,填補需要加高的地方

加入NatureSoil底沙,請勿用水清洗

在此加放火山岩作為造景裝飾

岩石放置沒有特別規則,可隨自己的感覺和審美..盡量使用不同大小的石材布置不同的高低起伏

剛才另準備的3L NatureSoil泥,可以現在使用,補足你認為需要加高或感覺空缺的地方

放置一些小碎石在大石之間,這樣會給整個造景帶來更多自然的感覺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種植水草,可以看到,布置時是不加水的,這樣更容易種植水草,可以避免水體渾濁,使用細攝子種植小片的水草,這樣更容易一些

首先種植的是Hemianthus callitrichoides(迷你矮),分成小份來種植,每份管大約10cm2

接著在左右的石縫中種植其它植物Staurogyne spec(南美叉柱花)

Didiplis diandra(牛頓草)作為此缸的背景草非常漂亮.

作為一個特別設計,在中後景加入禾葉狸藻(Utricularia graminifolia

一個重要的步驟,在種植完水草後,要用噴水器給整個缸內均勻的噴水,及時的補水可以防止植物脫水,也可以固定你的作品

用報紙蓋住布置好的內容,然後用水打濕.等報紙完全被水濕透

加蓋一層塑料膜,開始慢慢注水,這樣可以更好保護注水引起的渾水及水草亂型

水注滿後,慢慢的將塑料膜取出

再將報紙取出,一定要慢慢拿

用網撈將漂在水面的草葉及雜質撈出

這個實例在很多地方都被用到,甚至TB上賣草賣缸也拿這個做廣告,最大的好處就詳細、簡單,非常適合新手練慣用,可以馬上體驗造景樂趣,並且很值得期待哦。

對於純新手,這個例子里需要我啰嗦點再說明一下的有以下幾點:

1、鋪泥的時候前低後高,兩邊高中間低。高差大概5-8CM左右(小缸的關係),由於前面它已經決定了是迷你矮,所以前面的高度以2-3CM就可以。

2、放置石頭的時候,材質應該一致,他用的是火山石,在顏色上有點粽土的效果,材質上有孔洞多酥鬆的效果。最後他配的草也是按照這個石頭的顏色和材質來選的,假如你找不到或者不想找火山石,那就找差不多顏色的石頭,比如松皮石。假如還是找不到這樣的石頭,也可以找隨便什麼石頭了。。。。最後成景後你可以比較一下,單單這個石頭材質的不同所引起的效果有多大的不同,這個是新手進步的關鍵,再揣摩一下換成別的石頭是否能有別的效果。這個非常重要!!!

3、還是放置石頭,他說是隨便放,其實圖裡放的位置還是很講究的,STEP7是它的基本骨架,右邊最高是主石,一般這樣的情況下,左邊一定有一個副石,副石是左邊最高的石頭,兩個石頭的位置基本相互相應,然後根據自己喜好在主石和副石周圍分別布置一些小、矮的石頭,主石和副石分別作輻射狀進行分別自己的附石。最後可以看到左右還是有分割線的,按照高度來分割,這個缸的分割線在右邊向中間1/3處。見下圖:

4、有人說不要水種草更合適,我個人覺得不合適,沒水的時候草是帶水的,會沾泥,水草夾種下去草拔出來的時候會帶出泥。這方面還是ADA的辦法比較好,半濕的情況下種草會比較容易。

5、種草,他說前景是迷你矮,中間是叉柱,至於具體哪裡種迷你矮和叉柱,不是能看得非常仔細。可以看一下他的最後效果圖,就可以知道有幾個需要注意:

1)右邊過來1/3的地方前面我說了是分割線,最後他是留白的,所以這個地方(最後面)的草是長不高的草,他選的是禾葉狸藻(就是挖耳草),這個草的特點是看起來有流水的感覺、略帶黃色、不長高。

2)叉柱是團狀的,不是一排排或者縱向分布的,這個是為了配合他選的石頭的形狀和叉柱周圍石頭的分布形狀的,作為同樣的點綴,石頭和叉柱的形狀一致可以顯得更協調。

3)叉柱和迷你矮之間他用了一種過渡的水草挖耳草。之所以選這個草的原因主要是過渡作用。形狀上過渡較大葉片的叉柱和很小葉片迷你矮,並且使用的地方為石縫的縱向為主,有往下流動的感覺。另一個是顏色上的過渡,將相同綠色的迷你矮和叉柱分開並配合火山石的紅棕色,使整個層次更豐富。

4)他的後景選的是牛頓(我看了是紅宮廷),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配合火山石的顏色。後景的界限基本是兩個角,起的是點綴的作用,並沒有做到牆的效果。

6、其它需要注意的地方

1)由於他的缸窄、淺。種植過程中沒有遮光的植物所以他只選了24*2的燈,按照國內燈的質量,建議這樣的缸還是24*3比較好。

2)同樣是缸窄的原因,他的後景草比較薄,假如你的缸比較寬,可以選擇厚實一點的後景效果,再比較一下,看看效果有什麼不同。你應該會發現,厚實的後景需要一個高度的過渡,以他左邊的這一叢為例,假如後景厚實了,變成不透視的後景牆了,就需要後景草從中間的叉柱後面開始種起比較合適,並且慢慢向左變高這樣修剪。

3)實際過程中是需要修剪的,修剪不怕過頭,因為草長起來是很快的,你可以慢慢的發現怎麼修剪才能使一個缸里的所有草搭配最協調,狀態最佳。修剪的理念一定要清楚,就是一種草的大致形狀。水草的界限一定要心裡有底。這個缸里最霸道的應該是叉柱,如果任其生長會掩蓋所有水草的。所以當一種水草越界時應該合理的剪掉。並盡量保持修剪過後自然修復的空間和自然性。

總結:這樣的詳細例子盡量和他做的一模一樣,並且多想為什麼他要這麼搭配,想不明白可以來這裡問。再想想假如不這麼搭配或者布置會有什麼改變,改變後的效果和現在比會什麼區別。這些思考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模仿不詳細的,甚至只有一張效果圖的作品做基礎。按照這個實例我們可以想想假如後景換成大莎草是什麼效果?假如挖耳改趴趴熊是什麼效果?假如石頭是松皮石,是不是牛頓的位置應該改其它更紅的水草會更亮一點?

上面的例子是指那些有非常詳細過程的開缸照片的模仿,下面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是沒有太詳細過程的開缸圖的模仿。

來看看最後一個缸的製作過程:

這個過程照片很多,但是很不詳細,講解基本沒有,整個缸非常複雜。這樣的帖子要模仿就需要自己有點經驗了,因為很多細節需要自己杜撰,所以應該非常了解自己手邊水草特性,非常了解基本構圖後再去碰這樣的模仿實例。

這個例子中主要要注意的地方有以下一些(對於非常簡單的東西就不再象前面一個例子那樣描述這麼詳細了):

1、構圖。這個階段的模仿不要求和圖一摸一樣,但是基本框架、構圖、搭配還是按照模仿來。這個例子中要模仿到一模一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方缸少見,這麼多根也少見。只是讓大家注意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可以看到框架的搭建是沒有照片的,整個框架搭完了有很多照片。

重心在圖的左後方,這個是制高點,圖中分兩邊走,一邊是向畫面的前方稍稍偏左,總體是向前方的45度向上的,圖裡標1的線。另一邊是向右向下的(其形成實際是由後往前逐漸安插慢慢變短的樹根),總體的枝椏是向上的,只有在尾部才過渡到向前向下(主要是為了抓地力,就是重心的問題)。見下圖

在別的圖裡我們可以看到,上圖背面其實是一個大的斷面,它是慢慢向前過渡的,所以根和根之間前後空隙其實是不小的。這個在下圖可以看得到。

石頭的擺放是吻合上面說的兩條線路的,目的除了加強這兩個線路的感覺還為了增加重心下移。

2、種草

這個時候大問題來了,由於這個過程中沒有解釋沒有說明,種的什麼草?怎麼分布的?一片空白。遇到這樣的問題,除了仔細看圖,了解大概的情況外,主要是看效果圖。到這個層次的模仿,你不用再去細糾他種的具體是什麼草,而是你應該知道他種某種草的地方應該種什麼樣的草和他這個草最接近基本能達到這個效果。

從最後的效果圖看,他在中間選取了幾種草種(和ADA不同,他的方式更像園藝花匠約莫估計這個是學了荷蘭式造景的義大利人,ADA追求的是自然美是不會推崇這麼複雜的配置草的種類的),大概有幾個特點,一種是紅色對葉的(紅色可以表現重、深),可以由紅蝴蝶、紅宮廷來替代,一種是深綠色的大葉的(重心向下,並且和黃色的前景草有色彩衝擊,更有層次)。可以由水榕代替(圖裡就是水榕),石頭後面可以用扭葉蘭或者氣泡椒草和皇冠草,樹枝從里的可以用天湖葵或者矮珍珠來替代,左邊的可以用牛頓,前景可以用迷你矮或者矮珍珠。草的配備只要遵循,大葉的、紅色草在裡面。深綠色的草不能放置太高。相鄰的兩種草顏色上要有一定的不同,使之產生層次感。

總結:這個要注意的地方主要在於你的變動帶來的生態和造景的改變,最需要注意的是樹枝的增加使光照條件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有些草在樹枝的陰影下是無法正常露出頭的,而後會被周圍其他的草競爭致死(淹沒),所以這樣的情況下要注意草種類的使用和樹枝密度的控制還有燈光的選擇。另外適當的修剪,保持各個草的平衡也很重要。。。。。。慢慢你就會發現什麼草和什麼草能和諧相處。。。。適當有些草感也是很重要的(指草長成的速度、高度、光的要求),這個會對你以後自己創作打好基礎。

最後我們來模仿一張ADA的作品,前面的例子都不是ADA的,ADA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審美觀,現在基本上他的獲獎作品是可以造成一定模仿流行的。

先把ADA的理念灌輸一下。。。。。。

CONTEST JUDGMENT GUIDELINES(大賽評分指導原則)

1、Artisticimpression (maximum 100 points)

藝術印象(滿分100)

2、Originality(maximum 20 points)

創意(滿分20)

- Does the aquascape make anoriginal creative impression to the viewers?

- 布景是否能以其創造性而給觀眾留下印象?

- Is original idea of the creatorexpressed within the aquascape?

- 布景是否體現出了作者的創意構思?

3、Composition/ Planting of the plants (maximum 20 points)

組合/水草種植(滿分20)

- Is the aquascape composed well?(Is there compositional balance in the aquascape? Does the layout give a senseof illusionary depth within the layout space to the viewers?)

- 布景是否組合得很好?(布景的組成是否具有平衡感?是否給人以縱深感?)

- Are the aquatic plants,appropriately positioned within the aquascape? Does the balance exist in thecolors and the shapes of the plants used within the aquascape?

- 水草在布景中的位置是否得當?所用植物在顏色和外形上是否構成平衡?

4、Harmonyof the fish and the layout (maximum 20 points)

魚與景的協調(滿分20)

- Do you feel harmony in fish andthe aquarium layout?

- 你是否能感受到魚與景之間的協調?

- The color, size, swimmingmethod, and ecology of the fish match the layout?

- 魚的顏色、外形、遊動方式,以及生態特徵是否與布景相匹配?

5、Creationof natura atmosphere (maximum 20 points)

自然氛圍的營造(滿分20)

- Is the aquascape laid out wellmaking a natural looking atmosphere?

- 布景是否很好地創造出一種自然的外觀氛圍?

6、AquaticPlants Condition and Time Progress (maximum 20 points)

水草狀態及時間進程(滿分20)

- How long was the layoutmaintained? (Please judge the time progress by seeing the type of aquaticplants used, and their condition.)

- 布景維持了多長時間?(請通過觀察所用水草的類型及其狀態來判斷時間進程。)

- Are the plants within theaquascape healthy? Isn"t there any algae?

- 布景中的植物是否健康?是否沒有藻類?

這個是ADA的評獎標準,仔細看也能明白一些道理。。。。。好了不廢話了,我們搞個簡單點的造景吧。。。。見下圖這個是我們常見的兩邊分的,前後有隔斷的景了。我是在ADA12年TOP200中隨便找了一張圖,我是沒看到過這個開缸過程的。。。。。。

這個圖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見下圖:

這裡具體原因不再詳細說明了。。。。。動手步驟如下:

1、沿著2、3、4、5紅線以內布置一圈石頭,其中2、3之間和4、5之間的石頭略高,在2、3之間的石頭上面架木頭或根,方向由左向右,由高向低,其實在3這個字的右下邊可以有一根木頭伸出向右下,效果可能會更好。也或許本來是有的,被草遮擋了。

2、從5和2的兩邊靠前位置看,陰影部分較大,應該不是泥堆出來的高度而是草長密長高的原因,從對稱看,是作者故意這麼設計的,估計是為了配合前後分隔的那兩個大陰影,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樣不是很合適,顯得右邊和中間的山谷不協調,作為模仿可以按照他的樣子堆高泥來做到這個陰影也可以放棄這個樣子,把右邊那前景擺平些。

3、留白比較特殊,非常蜿蜒又很窄,模仿中應該注意石頭堆砌的高度。

4、4中選用的是莫斯,高度又是如此的高,所以這個地方的石頭堆砌是很高的。

5、5的前景選的是大葉的水草,本意是增加層次感,但是由於和後面的草不搭,另外和後面的莫斯沒有過度草,顯得很突兀。

6、3中種的是牛頓,原本在樹枝中應該有草(露出很少)但是素材遮擋很嚴重已經看不到什麼了。

7、2的右邊是莫斯,左邊是叉柱了。

8、2和3之間的左邊有一些天湖葵過度,作者的意圖是表現自然。個人認為密度不夠。

看圖作畫,可以修改,調整。完了以後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總結得失,可以讓人家來評判,當然可以人家說了你不聽,但是一定要想想人家為什麼這麼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寸水景 的精彩文章:

成景了,好像還可以,不太丑
红绿灯鱼自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TAG:方寸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