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克氏綜合征:多了一條X染色體的別樣人生

克氏綜合征:多了一條X染色體的別樣人生

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手札君為大家分享一個生殖領域的罕見病--克氏綜合征

高中生物課本就告訴我們正常人的染色體有23對共46條,其中男同胞的性染色體由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組成,故男性的染色體核型是46,XY。如果一個男性多了一條X染色體(即47,XXY,也叫克氏綜合征),他的人生會是什麼味道?


克氏綜合征 簡介

克氏綜合征是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疾病,屬於罕見病的一種(男嬰發病率約在1/1000)。

克氏綜合征的成因是卵母細胞或精原細胞在兩次減數分裂形成卵子或精子的過程中性染色體出現「分配不均」,可以是患者父親的精子核型異常,也可以是其母親貢獻了一枚異常卵。所以克氏患者的父母不要互相苛責,這只是上帝開了個過火的玩笑。


男性多了一條X染色體(少數人還多了兩條)可不是超市老陳醋買一贈一的好事。克氏的患者在青春期前睾丸中的間質細胞(分泌雄激素)、精原細胞(精子尤其分化而來)、支持細胞(分泌精子調控因子)這三大類重要的功能細胞出現變性凋亡。所以,克氏的朋友到了成年後,除了部分嵌合體(46XY/47XXY)精液中能發現少量精子外,大部分非嵌合的患者(47XXY,48XXXY)精液中都沒有精子,自然就無法生育。而且隨著睾丸分泌雄激素的間質細胞凋亡,克氏患者的喉結、鬍鬚、睾丸體積等都發育欠佳。

精液中沒有看到精子並不代表睾丸中就沒有精子生成。人類睾丸中精子生成的場所是曲細精管,盤繞彎曲被睾丸小葉分隔,正常人曲細精管總長度約2.6米。克氏的患者的曲細精管中某幾小段可能仍然殘存有生精功能,我們稱之為「局灶性」生精,就好比是汪洋大海中散落的幾顆珍珠,無比珍貴。

單側睾丸的曲細精管有800-1000條,如何在這些浩如煙海的小管中發現有精子生成的那幾段呢?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了睾丸顯微取精技術,通過手術顯微鏡將曲細精管逐層分離觀察,就像大家玩過的一種遊戲叫」找茬「,有精子生成的小管色澤彈性管徑粗細和沒有精子生成的小管有細微差別,我們生殖科的醫生需要在鏡下把它們區分出來。

康奈爾大學的一項回顧性研究報告非嵌合的克氏綜合征患者通過睾丸顯微取精手術獲精率在60%左右,雖然不是100%,但比起曾經的毫無希望已然是成果喜人。


如果克氏的患者很幸運能獲得精子,那麼隨之而來的擔憂就是:我的染色體有問題,會遺傳給孩子么?

根據《男性生殖遺傳學檢查專家共識(2015版)》提供的數據,克氏的患者產生的精子中性染色體核型異常的比例低於5%。所以,如果通過顯微取精的方式獲得精子,那這些精子中大部分性染色體都是正常的。所以上帝給克氏的患者關了一扇門但還是留了個窗戶。

當然,產前篩查是必須做的。在孕12-16周時建議做無創基因篩查(檢測母血中胎兒遊離的遺傳物質)能發現大部分性染色體異常,最終確診的金標準仍然是孕18-20周時行羊水穿刺。如果確定胎兒性染色體異常,是否終止妊娠尚無定論,國外70%的產前發現的克氏綜合征胎兒是被終止妊娠的。

目前已知的罕見病有逾7000種,能治癒的不到5%。作為醫生,能幫助罕見病患者實現某一個或幾個方面的需求就很有意義了。就像克氏綜合征,這是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疾病,染色體胚胎時就決定了無法更改,但通過雄激素補充能讓他們獲得正常的第二性徵,通過睾丸顯微取精技術能讓一部分患者擁有生育自己遺傳學子代的可能,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工作這幾年累計也接觸了近20例克氏的患者,門診的嘈雜、醫生與患者特有的疏離會讓你忽視眼前這是一個鮮活的人,你關注的只是他的激素水平怎樣?他是接受先進的顯微取精手術還是放棄嘗試用精子庫的精子做供精人工授精?...

如果沒有參加患友會,沒有同時接觸克氏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沒有聽他們分享生活的點滴,作為一名生殖科的醫生,我可能會把這篇文章的標題寫成「克氏綜合征:多了一條X染色體的晦澀人生」。正是因為去年開始通過罕見病關愛組織開始接觸克氏的患者和家庭,在患友會中醫生和患者沒有了那種拘謹,總體而言他們沒有過度悲觀,甚至一些不乏風趣幽默,所以,最後我把標題寫成了《克氏綜合征:多了一條X染色體的別樣人生》,人生百味,五味雜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手札 的精彩文章:

推薦給備孕夫婦的飲食手冊:地中海飲食模式

TAG:醫學手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