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杞縣古迹城隍廟

杞縣古迹城隍廟

城隍廟在縣治東,今市場前街正中路北。明洪武三年(1371),縣令曹以崇奉詔創建。全廟布局嚴整,氣象宏偉,與縣衙、文廟並稱縣城三大建築。其後自明宣德二年(1427)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的459年間,十次重修。至民國初年尚存殿宇房舍94間。

首為山門。條石架砌,門楣橫書陰刻「顯佑伯坊」,左右分設青石雕獅一對。山門內有二亭,各有神像,東曰:「唓」,西曰:「嗻」,即:「神荼」鬱壘」,傳為降魔祛邪之神。亭北,地稍低下,東西對建廊房各十五間,房內分室塑「十殿閻君」泥胎,並繪有生前犯有不孝父母,奸刁邪淫,貪枉法,屈殺人命,逞霸行兇,挑唆是非,短斤少兩,短斤少兩,摻假使雜,暴殄天物,盜竊財物等罪行者,死後遭受鋸解磨研,挖眼拔舌,剖腹剜心,截手斬足,側頭斷腰,夾手釘指,冰獄油鍋,雷殛火焚等刑罰壁圖,以神道設教,勸戒世人。室內陰森凄慘,見者莫不股悚,邪念斂戢。

兩廊相距三丈,中辟甬道,向北直抵戲樓。樓三楹二層,上層北向,直對城隍正殿,前為舞台,後為化妝室:下層中間辟走道,通南北、東、西二間,雜設貨攤,戲樓兩側,各建耳閣,與樓等高,東曰晨鐘,西曰暮鼓。戲樓與正殿間為一廣場,約1200餘平方米,東西兩側分建配殿。東有皂君廟、土地祠、五嶽廟等。廟北有一小院,供道士養靜。名曰:「道院」院北有小殿若干間,民國初改為沂春池澡塘;西側有速報司、鬼王殿,殿內有御廚司、釵環司、十八羅漢等。

廣場正中亦有甬道,直抵露台,台高1米許,有石階可登,東、西、南三面樹青石欄,各雕奇花異獸:檯面方磚鋪砌,上有鐵香爐,高2米許,三足高鏊,八角形亭蓋,又有石雕獅子一對,分列東西。露台北連城隍廟正殿,殿分前後兩部;前部稱「拜殿」,五間,卷棚!式:後部為正大殿,系全廟主體建築,面寬五間,進深四架,東西寬20米,南北深15米,總面積300平方米。歇山式房,木質疊架而起。殿頂廣闊,九脊四坡,碧瓦覆蓋,琉璃脊獸,間插鐵花。翅檐伸張,凌空挑角,懸有風鈴;四小脊盡處,各置彩陶人像一座,名曰「四絕」,傳為子都、龐涓、羅成、秦檜四人,皆妒賢害能、奸詐短絕之徒,置此前途路斷,下臨無地之處,以昭炯戒。正面梁頭雕龍,置於斗拱之上,昂首怒止,奮角張髯,騰雲欲出。梁下以木柱支撐,連以圍檐,飾以浮雕,人物山水,鳥獸蟲魚,刀工精細,玲瓏剔透,刻意傳神,栩栩如生。檐下,朱門隔扇,上亮下實,殿內方磚鋪就,平整如鏡。有鼓形石礎二十四墩,上園下方,瑩潤透青,亦有雕鑿圖案。礎上各樹朱紅明柱,大可盈圍,條幹通達柱頂架以棟、梁,雲龍蟠繞,彩繪丹飾,井藻飾頂。再上則九檁八搭,依構式排鋪,上覆薄磚,更上則為殿頂。殿內正中靠後為神龕,前設供桌、條幾、木魚、石磬、簽簡、香爐,皆供善男信女求神問ト,奉新香火而設。龕內正中為木製城隍神像,原像系明初隨廟而設。民國16年(1927),馮玉祥主豫,拆廟打神,神像毀廢。後十年,主持道士王心正(杞縣楊大庄人)訪求木作高手楊占林(杞縣八里廟人)重為製作。於1937年麥前,由道士僱用花轎迎入廟內,木像,高2米許,仿人形態,內裝機樞,能坐立,手足可伸縮。外加冠服,悉仿生人衣著。頭部是一圓木,額平,兩眼半閉,無睫毛,繪有白眼珠,黑瞳孔,耳輪較短,肥厚,無耳窩、耳孔,右耳如「9」字,左耳似「?」號無點,鼻樑凸出稍彎,上窄下寬,鑽有鼻孔,兩唇閉合,無咽喉,脖頸為一粗軸,插入胸部。軀幹由兩塊木板拼合,前刻胸、腹、後刻背、腰、中間鑿空,內裝心、肝、脾、肺、腎、胃、大小腸等器官,全是彩色綾綢,依人內臟形態、顏色,縫製而成四肢各兩段,連以機樞,可縮伸,刻有杵白關節,安有轉軸,連於軀幹。上肢肱骨為一段,尺撓骨手掌為一段,用軟軸連接,掌中插入令牌,則雙手合抱,去之則雙手下垂。下肢從臀至膝蓋股骨為一段,脛腓骨腳掌為一段,同軀幹用轉軸連接,以手下捺藤蓋,上提雙肩,可立起,捺雙肩,擠膝蓋,則坐下通體連接後,以白粉皮膠混合成液「粉身」為白色,面、手則用金粉塗飾,呈黃色,發、眉用墨塗:須以人發為之,長尺余,分三縷,旁二縷,於耳垂下顎骨間,鑽小孔,插發之。外穿大紅滾龍蟒袍,上綉盤龍、雲朵,下綉旭日初升,銀線紋波腰系玉帶,白色水袖,下肢著紅色侑褲及高筒深腰粉底皂靴。坐於八仙椅上,儼然如人

正殿後為寢殿,亦稱寢宮,亦五楹,規模次於正殿,五脊兩面坡,青磚筒瓦。有脊獸插花之飾。內有「城隍夫人」像,姣好如少女。殿東、西各有別殿三楹,殿後為民宅後因朝香者眾,僅前山門可通出入,擁塞過甚,常致傷人,寢殿後兩姓居民,各獻地半步,闢為通巷,達於後街,朝拜者始免擁塞

古時城隍廟盛大活動,為「三巡」、為「城隍誕辰。年例,城隍三次出巡。春季為清明日,出巡「收鬼」,因二麥返青,早秋將播,農事日繁,「收鬼」以防貽誤農事。道長擊雲牌、法器,搖金鈴,持黃表紙符錄,招鬼魂收入箱內,作為「拘囚」。秋季為「中元節」(七月十五日)。出巡「訪鬼」,受理屈冤鬼魂串述,道士持儀如春巡,沿途焚化紙錢,舍粥飯,每遇十字路口則念「往生咒」,焚「往生咒」文。秋季為十月初一,出巡「放鬼」,因農事已畢,鬼出無礙也,道士持儀如春、秋季,至曠野取春季收藏符錄焚之,擂鼓三通,擊法器放焰口,作法道士披髮執劍,指向四方,誦「金剛經」,放出鬼魂。每次出巡,禮儀甚隆。當日晨起,道士先將城隍和夫人木像移至前殿,出行時,用木椅抬轎內。城隍坐八抬大轎前行,夫人花轎相隨,執事人鳴鑼燃炮,吹奏嗩吶。

儀仗前為八面虎頭大牌,上書「肅靜」迴避」,後跟二十八宿大旗,白底紅邊,分繪青龍、白虎、雲鷹、熊羆、太極八卦、日月星宿……其後,為執事禮相,武衛人員,分執刀槍、矛、戟、金瓜、鉞斧、朝天鐙等兵器。再後為善男信女,執香紙,抬香案、香塔。後繼以獅子、高蹺、竹馬、早船,抬閣、肘閣等民間遊藝。再後為僧道人等,和尚執缽,揮拂塵,道士擊木魚,奏笙管,其後則紅紗宮燈,上貼「城隍」金字,復有四人抬香髑,內燃信香。一路香煙繚繞,鞭炮轟鳴,笙管悠揚,人聲鼎沸。再加隨行觀眾,長達數里途為之塞。出城,至北關行宮(即邑歷壇),城隍及夫人由人抬下入棚(臨日時搭設席棚),南向並坐,僧道侍立左右,獻香致禮。其時各縣令亦須親臨降香,嗩吶吹奏迎入,道士按機樞使城隍神像起立、作迎賓狀。知縣鞠躬答謝,就坐於城隍旁案。繼之衙署吏員、城鄉士紳、八班皂隸,各行業首事,善男信女續來降香,皆跪拜,焚香祈禱,擲銀錢於筐籮中,名為「丟香錢」(皆為僧道所有)。城隍端坐受禮,不作謙謝。棚外則民間遊藝,各獻奇技,復有講「聖諭」者,朗誦諭文。至黃昏,城隍起駕回城。

另一盛典,是為城隍誕辰。原為農曆三月二十八日,後因斯時青黃不接,民生維艱,改為五月二十八日,在城隍廟舉行。先一日,已有遠鄉善男信女,絡繹前來,動輒萬人,廟不能容,乃不稍悔悟。挨到次晨四鼓,僧道先行上香致禮。隨後為祈福禳災及償還宿願之善男信女紛紛上香焚紙,頂禮膜拜。院內火光燭天,煙霧迷離,萬頭攢動,人聲鼎沸,加之時當盛夏,穢氣橫溢,昏厥致死者,無歲無之。其後,城隍出巡,儀仗同「三巡」時。朝拜者抬香案、香塔,持萬民旗、萬民傘(由執者募化錢財制竹作)。雜以「抬閣」、「肘閣」、「背閣」,隨行出城。其中最慘酷者為替父母贖罪而「上錐」之人。道士戒尺余鐵錐刺入受者尺骨之間肉中,不得喊痛叫苦,(有錢者可先期賄買道士,有鐵夾子嵌於肉外)。受者身著紅色囚衣,托著鮮血淋淋的胳膊,隨隊而行。尤有甚者,道士又於錐柄懸掛二百至五百文銅錢,加重壓力,受者雖痛極苦楚,亦須忍受,否則將被斥為不誠不孝。此種受刑者每年十數人或數十人,競有因感染潰爛而慘死者。

出城後,仍至行宮受朝拜,禮同「三巡」時。返廟後,擊鼓升堂,「上錐」者,趨跪堂下,乞神恩。道士代焚黃表,紙灰上升即為恩准,否則即為不允,須數次焚燃至升起始拔錐謝恩。亦有愚夫愚婦穿著棉衣或赤足跳入「火池」蹈火舞,道士之欺虐愚民,於此可見一斑。此舉直至1927年搗毀神像,始止

城隍廟祭祀甚盛,明及清初,每會動輒萬人,香燭紙炮及小吃、檔物各業,亦隨之而興。乾、嘉之後,又興「百神會」,店肆日增。1927年改為「中山市場」後,廟內戲院、浴池及飲食、書店、百貨等70餘家。又有三教九流、醫卜星相,雜技、說唱……五方雜色人等聚居其間,

逞奇鬥豔,日熙熙攘攘,因有「小相國寺」之稱。1938~1945年日偽統治時期,廟內各業蕭條,瘡痍滿目,城內孤老殘疾,貧而無告者數十人,棲身其中,搶天呼地,求人施捨。1943年大飢,加之疫病流行,竟致死傷殆盡。

新中國成立後,杞縣人民政府對該廟加以修整,將大殿改為新華書店,寢殿及兩側配殿,改為人民文化館,並初步整頓市場。其後又作了三次重大改建。1953年,拆山門和東西廊房,進行擴寬,改成東西對稱的商店,中間空地設立市場。正中修「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倪祥明烈士紀念碑亭」。1966年將戲樓和老劇場撤去,新建成「人民劇院」。1975年拆城隍大殿,改成劇團住宿院。1986年拆東西商店,新修仿古圈樓,中間連結五彩塑料鋼瓦棚。開設人民商場。現已店肆連列,攤點林立,國營、集體、個體營業戶百餘家。成為杞縣最大的商貿活動場所,為振興杞縣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源:名相伊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杞說 的精彩文章:

杞縣媒人告訴你,天價彩禮為何屢禁不止
杞縣王齋柱,我的戰友你在哪!

TAG: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