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樂宮:唐宋遺風滿壁是,堪稱天下第一流

永樂宮:唐宋遺風滿壁是,堪稱天下第一流

黃河從巴顏喀喇山孕育起源,出崑崙,穿大漠,驅流沙,越草原,入河口,一路滾滾西來,奔涌東流,受到巍巍呂梁山脈的阻擋,在老牛灣幾度徘徊,幾番激蕩,最終「敲開」山西的大門急轉南下,衝過龍口,跨越「三門」,環繞鳳凰嘴,東出馬蹄窩,開闢了左帶呂梁、右襟陝北、長達725公里、世界上最狹長的晉陝大峽谷。黃河,北自偏關縣老牛灣進入山西境內,抵芮城縣風陵渡而東折,先後經過河曲、芮城、平陸等十九個縣,然後匯入小浪底水庫,最後流出山西,進入河南境內。黃河在山西途經4市19縣560個村莊,流程965公里,接近全長的五分之一。可以說,中國的歷史有多麼悠久,黃河文明的淵源就有多麼深遠;太行呂梁的黃土有多麼厚實,黃河文明的蘊藉就有多麼深邃。千百年來,山西這方地處黃河中游的沃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歷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喜劇。

永樂宮位於山西芮城縣龍泉村的東邊,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大純陽萬壽宮,是奉祀呂洞賓的道觀。永樂宮建於元代,施工期前後達110多年,中軸線上排列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規模宏偉的建築,吸收了宋代「營造法式」和遼、金時期的「減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永樂宮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

現存的永樂宮主要建築為一門三殿,一門為龍虎殿,也就是無極門,三殿為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

三清殿是永樂宮最為宏偉的的主體建築,殿內供奉著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清殿又被稱為無極之殿,源於道教以「三清」為「無極至上」的緣故。三清殿雄偉壯觀,殿頂的琉璃製品製作精美,色澤鮮麗,光潔如新,殿脊兩端的鴟吻作巨龍盤旋之勢,形態優美自如。純陽殿里供奉著呂洞賓,重陽殿里供奉著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和他的弟子全真七子,因為道教內部嚴格的等級觀念,它們與無極殿的規模有著明顯的差別。永樂宮三大殿均是元代建築的佳作,是研究宋、元建築結構演變過程的重要的實物例證。

比永樂宮的建築更為珍貴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傑出的壁畫藝術。永樂宮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

永樂宮壁畫的精華,是無極殿內的《朝元圖》,它的作者是元代河南畫家馬君祥及其弟子們。

《朝元圖》描繪的是各路道教神仙朝謁元始天尊,長達95米的壁畫中,286位神仙人物向著一個方向朝拜,人物前後排列四、五層之多,彼此相互交錯,井然有序,使整個壁畫顯得場面壯闊,氣勢恢宏。威嚴肅穆的帝君,安祥凝重的王母,端莊秀麗的侍女,驍勇驃悍的武將,天姿綽約的玉女……畫師們用遒勁流暢的神來之筆,將這些形態各異神采飛揚的人物勾勒得細膩傳神呼之欲出。無怪乎專家們評價說:《朝元圖》,無論從場景、構圖,以及筆墨的變化,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華,無愧於中國元代藝術寶庫的美譽。

純陽殿內的壁畫以52幅全景連環畫的形式,展示了呂洞賓從降生到成仙的神話故事,整個壁畫,涉獵極廣,可以說是一幅元代中國社會生活的縮影。傳說呂洞賓曾經遊歷華山、武昌、揚州等地,這些地方的景色在壁畫中均中體現,其中就包括我國現存最早的黃鶴樓全景圖,武漢市修復黃鶴樓時,有關專家還曾專程來此考察。

重陽殿內的壁畫以49幅全景連環畫的形式,展示了王重陽從降生到點化七真人出家、創立全真教的傳奇故事,是研究道教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難以想像的是,1959年興建三門峽水庫,由於永樂宮位於計劃修建的三門峽水庫的蓄水區,工匠們仔細研究如何將近1000平方公尺的壁畫完好地搬走重建。最終的搬遷方案是先拆幾座宮殿的屋頂,再以特殊的人力拉鋸法,用鋸片極細微地將附有壁畫的牆壁逐塊鋸下。在搬遷過程中,共鋸出了550多塊,每一塊都划上記號。再以同樣的鋸法,把牢固地附在牆上的壁畫分出來,使之與牆面分離,然後全部划上記號,放入墊滿了厚棉胎的木箱中。牆壁、壁畫薄片和其它構件,逐步運到中條山麓,先重嵌宮殿,在牆的內壁上新鋪上一層木板,再逐片地將壁畫貼上,最後由畫師將壁畫加以仔細修飾。這項工程歷經5年時間終告完成,不得不佩服這些專家做到了「神仙也不容易辦到的工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遊三晉 的精彩文章:

黃亞洲:二十三曲唱大同
感受雪後山西壺關太行山大峽谷

TAG:雲遊三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