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汽通用加入戰局 2018共享汽車戰場「誰主沉浮」

上汽通用加入戰局 2018共享汽車戰場「誰主沉浮」

2018年2月27日消息,上汽通用宣布,將與第三方平台合作,正式推出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共享服務。就在同一天,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報告顯示,我國共享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49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7.2%。在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共享汽車的2018依然備受關注。

汽車巨頭紛紛加入戰局,2017下半年共享汽車融資節奏明顯加速

加上剛剛宣布將推出新能源汽車分時共享項目的上汽通用汽車,至少已經有了36個車企加入戰局。此前,一汽、北汽、上汽、首汽、吉利都已經開始了在共享汽車領域的布局,甚至包括寶馬、賓士等豪華車品牌也都開始了自己的共享汽車項目。

而後,摩拜、美團、滴滴等此前在共享出行領域積累了經驗、資本的共享商業模式運營者也將觸角延伸至了共享汽車。

除此之外,共享汽車領域還不斷有新面孔湧入,如小二租車、巴歌出行等。這些品牌背後是各路資本的力推。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共享汽車行業中僅4家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且融資金額最高不過5000萬人民幣。彼時,共享單車企業的融資規模動輒過億。但是,到了2017年下半年共享汽車融資節奏明顯加快,融資金額也逐漸增多。PonyCar、Gofun、TOGO途歌等共享汽車品牌新一輪融資的金額都突破一億人民幣,深圳分時租賃公司PonyCar宣布完成一年內的第三輪融資,總額2.5億元,創下了分時租賃單筆融資最高紀錄。2018年初,TOGO宣告完成2600萬美元B+輪融資。

共享汽車市場混戰,誰將率先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共享汽車因為模式重投入高,並不是砸錢就一定能成功的,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以及共享經濟的帶動,整個市場現在是一個比較熱的階段,資本市場是不會錯過這塊大蛋糕的。因此,2018分時租賃應該是出行這個市場里很熱的一個領域。

儘管資本的態度已經轉變,政策上又得到了鼓勵,但是,對於共享汽車來說,面臨著商業模式未成熟、運作方式未明確的行業現狀,並且對資金的需求更大,風險依舊很大。

目前正值共享汽車市場發展的關鍵期,為了增加活躍用戶量以及用戶粘性,更多的運營企業開始加大運力供應和站點覆蓋密度,運營效率成為整個行業普遍關注的重要考量。在業內人士看來,汽車共享是一個社會趨勢,未來還會結合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技術,並且還有巨大的增值服務和價值的想像空間。"未來一到兩年,運營效率特別高的互聯網企業會突圍,並且跟造車企業可能會強強聯合,形成更強的實力。"

2017年底,我國共享汽車企業數量已達到上百家,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背後主導公司主要有三類:汽車整車企業、互聯網平台公司、以及汽車租賃公司。從區域來看,共享汽車主要布局在一線城市和二線發達城市。而從資本市場看,2016年年底以來,對於共享汽車概念股,A股市場已經炒作了兩輪,海馬汽車、力帆股份、龐大集團等公司股價應聲而起,新能源共享汽車概念頻受熱捧。

整體來看,微公交、環球車享、TOGO、Gofun運營車輛在1萬輛以上,目前暫處於第一陣營。重慶盼達、一步用車、叮咚出行、GreenGo、Ponycar緊隨其後,數量在3000到10000輛之間;一度用車、易開、位位租車、長安出行、隨心開等數量均在1000-2000輛。戴姆勒旗下的Car2go目前僅在重慶試點,考慮到其分時租賃業務已在在華盛頓、柏林、多倫多等29個城市有成熟的運營經驗,且背靠賓士母公司戴姆勒整車企業的優勢,不排除其在積累國內運營經驗後開啟更全面的布局。

由於共享汽車正處於產業發展初期,市場競爭格局尚不穩定,且該行業在前期屬於重資產行業,未來獲得資本扶持而快速擴張的企業有望在企業競爭中能提前勝出。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壹點 的精彩文章:

喊冷的你還記得世紀寒潮嗎?數據告訴你其實今冬偏暖
解APP之「累」,前隆科技引領自動化測試時代

TAG:齊魯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