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詹姆斯抱怨罰球少遭打臉:罰球率竟逐年遞減

詹姆斯抱怨罰球少遭打臉:罰球率竟逐年遞減

體壇+記者韋人匕報道

無論在任何一項運動當中,裁判的判罰尺度都是永遠充滿爭議的話題。在勒布朗·詹姆斯看來,當今越來越崇尚三分球的NBA,裁判的哨聲有時候會稍微偏袒射手。

「眼下的聯盟著重保護射手,而不是突破手。這就是為什麼我一場比賽突破了100次,拚命衝進禁區,不停被對手打到、拍到和抓到,但最終卻只獲得了4次罰球。我們偏向射手,這就是目前的狀況」,詹姆斯此前接受採訪時說道。

詹姆斯抱怨罰球少遭打臉:罰球率竟逐年遞減

詹姆斯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或許是因為他真的沒有得到應該獲得的罰球,與巔峰時期的奧尼爾有些相似,詹姆斯的進攻幾乎永遠充滿了身體接觸,但裁判的哨聲並沒有響起。通過這樣控訴的方式,詹姆斯希望引起聯盟的注意,甚至是讓一些裁判更加「公平」地給出相應的判罰。

不過,當我們翻看更多技術統計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明顯的證據驗證詹姆斯的說法是正確的。

射手並不是造犯規的大戶

在本賽季場均罰球次數排名前十的球員中,只有哈登和利拉德兩人將三分球作為主要的進攻手段,其餘八名球員固然也擁有三分線外的投射能力,但他們的主要進攻方位在三秒區以內。

詹姆斯抱怨罰球少遭打臉:罰球率竟逐年遞減

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在上個賽季的場均罰球次數排行榜中,共有四名球員以外線得分見長:哈登、利拉德、韋斯特布魯克和小托馬斯。而在2015-16賽季,哈登和加里納利兩名球員是榜單中所謂的射手球員。

在當前的籃球環境下,包括像考辛斯和恩比德這樣的大個子,也開始嘗試更多的三分球投射。因此,當整體基數增大的時候,這必然會導致三分線外的犯規次數也隨之上升。換而言之,如果扣籃成為當下最主要的進攻手段,場均扣籃次數也一定會遞增,我們會看到更多因扣籃獲得的罰球機會。

罰球率與三分球得分率成反比

事實上,有數據表明,隨著NBA的比賽風格更加扁平化,投籃犯規產生的概率其實是很低的。在下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在過去五個賽季中,隨著場均三分球得分率的增加,場均罰球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詹姆斯得到的犯規次數比較少,其實聯盟里的所有球員都是如此,那些以投籃為生的射手也不例外。

詹姆斯抱怨罰球少遭打臉:罰球率竟逐年遞減

根據詹姆斯的觀點,球員們如今在投籃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造犯規上,而不是想著如何進行下一步的進攻。但是,並沒有宏觀數據顯示,NBA正在保護那些射手。三分球得分率與罰球率之間的關係表明,當球員距離籃筐越遠,進行投籃時與防守球員接觸的機會就更低。

罰球數減少是NBA所期待的

詹姆斯抱怨罰球少遭打臉:罰球率竟逐年遞減

為了給觀眾提高更好的觀看體驗,NBA總裁亞當·蕭華希望一場普通的常規賽能夠在兩個小時之內結束,聯盟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來提高比賽的流暢度,減少暫停次數,使用錄像回放中心避免爭議判罰,每節最後2分鐘禁止故意犯規等一系列措施,都是為了提高比賽的進程。而場均罰球次數的減少,對於NBA實現這一目標是有促進作用的。因此,所謂的針對投籃犯規所增加的罰球次數,並不是聯盟所希望的。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NBA一直倡導更加流暢的進攻,減少過於激烈的身體接觸。因此,隨著球員們更加依賴投籃進行得分,聯盟也會對投籃的球員進行一定的「保護」,鼓勵球員進行更多的投籃出手,但並不意味著裁判會給予更多的犯規吹罰,因為聯盟的初衷是為了讓比賽保持較高的流暢度,並且鼓勵雙方球隊打出高比分。

更多好玩有趣的體壇爆料,就在體壇+官方微博:體壇加

體壇+獨家稿件,嚴禁一切非合作形式的轉載行為。體壇+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內容及版權合作請聯繫

微信:416071724

電話:(010)51696915-8036

廣告商務合作:400 8929 0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