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最終幻想15:口袋版》看SE在移動端上的野望

從《最終幻想15:口袋版》看SE在移動端上的野望

對於《最終幻想15》這個IP,SE可以說是非常重視。除了推出CG電影和延伸動畫外,還為移動端特別重製了一個《最終幻想15:口袋版》。近日官方宣布這款遊戲在全世界的下載量已經突破了300萬。

由於《最終幻想15:口袋版》是一款完全重製的手游新作,所以自消息傳出後就受到了許多玩家的期待。在經歷兩次跳票後,SE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一份什麼樣的答卷呢?

畫風突變!王子變身二頭身

大多數玩家第一眼看到《最終幻想15:口袋版》的印象,應該就是萌了,這款手游一改《最終幻想15》中寫實的畫風,用Q版化的視角重現了主機遊戲《最終幻想15》的世界觀。

除了畫風突變外,遊戲也針對移動平台做了相應的優化和刪減。在游操作上,戰鬥系統被大幅簡化。玩家需要點擊屏幕而不是像主機版那樣的按鍵操作,瞬移通過滑屏來實現,格擋和閃避動作通過 QTE觸摸操作完成。在遊戲的內容方面,流程從15章被壓縮到了10章。口袋版中只保留了核心的主線劇情,刪掉了部分支線。化簡為繁的設計在不少原作黨看來反而是件好事。

在《最終幻想15:口袋版》中,遊戲類型從主機版的開放世界改為了傳統的線性模式。此前一直被玩家吐槽的開車釣魚坐陸行鳥也不會出現在手機版中。

從《最終幻想15:口袋版》畫面與玩法來看,我們能看到SE對這款遊戲的滿滿誠意。然而這款遊戲的新意還不僅僅限制於此。

買斷還是F2P?SE在移動端的嘗試

目前登陸移動平台的《最終幻想》系列遊戲加起來超過五十餘款,數量之多足以讓我們看到SE對這個IP的重視程度。

對比SE近幾年在移動平台上推出的《最終幻想》系列遊戲,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有三個時期。首先是最早的單純移植時期,2010年,SE將《最終幻想》系列的前兩部移植到手機平台時採用了買斷制的付費模式,之後的正統續作基本都沿用了這一模式。

在看到移動市場的潛力後,SE開始不滿足於靠移植遊戲炒冷飯了。從《最終幻想 :DIMENSIONS》開始,換皮遊戲成為了FF手游的主基調。比如2013年推出的《最終幻想:ALL THE BRAVEST》、2015年推出的《最終幻想:LEGENDS II》和《最終幻想:GRANDMASTERS》,而它們也採用了與正傳不同的F2P模式。

在嘗到移動端的甜頭後,SE開始逐漸加大在移動端的投入,甚至還出現了將IP授權出去,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情況。2015年,SE與DeNA合作開發了採取F2P模式的《最終幻想:Record Keeper》,在推出當年的月收入超過了10億日元(約合5349萬人民幣)。

在《最終幻想15》推出後,由SE官方授權、MZ(原名:Machine Zone)旗下Epic Action工作室開發了SLG手游《最終幻想15:新帝國》。就如同之前SE借IP生蛋的幾款手游,這款遊戲也是穿上《最終幻想

15》皮的策略建造類遊戲,同樣採用了F2P模式。上線後這款遊戲的評論與營收出現了兩極化的狀況,一方面在系列粉絲中的口碑跌落谷底,另一方面它的營收成績卻十分亮眼。

從SE為《最終幻想》系列手游制定的付費模式來看,除了《最終幻想13》是採取按時間收費的模式,其餘的基本是F2P與買斷制交替。買斷制常見於正傳移植的手游中,而F2P常用於延生及合作開發的系列遊戲中。為何兜兜轉轉,SE仍對最新推出的《最終幻想15:口袋版》採取了買斷制?

兜兜轉轉 SE對新游仍採取買斷制

此前在App Store上線的《最終幻想》系列作品基本都是採用買斷制,除了第1部和第2部為50元外,其餘皆為98元。《最終幻想15:口袋版》則是首章免費,第2-3章為130日元(國區為6元),第4-10章為480日元(國區為25元),打包購買的價格為2400日元(國區為138元)。

SE此次採取按章節的收費模式是《最終幻想》系列在移動平台的一個新嘗試,然而近年來的手游市場已被F2P模式所席捲,買斷制遊戲在市場中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少,《超級馬里奧酷跑》便是一個前車之鑒。

任天堂於2016年底推出的手游《超級馬里奧酷跑》雖然頂著「超級馬里奧」這一金字IP,但是據App Annie的數據顯示,遊戲首日的收入僅為400萬美元,這意味著僅有4%的玩家為遊戲付費。

連情懷滿滿的《超級馬里奧酷跑》都沒能拯救買斷制遊戲的當下,仍沿用買斷制的《最終幻想15:口袋版》未必能獲得SE預期中的成績,但是體驗過該遊戲的玩家都會發現《最終幻想15:口袋版》的完成度很高,SE此次是用製作主機遊戲的態度來對待這款手游。通過優秀的買斷制遊戲來吸引玩家付費,培養玩家為優秀遊戲付費的習慣,之後再將這種付費習慣帶入到主機遊戲中,為萎縮的主機遊戲市場注入新的生命力。

SE的野望 輻射全球玩家

雖然SE此次在《最終幻想15:口袋版》做了許多的創新,但它的劇情仍是《最終幻想15》主機版的完全復刻。據主機版發售一年多才推出《最終幻想15:口袋版》,是否有點太遲了?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有著SE對市場的精準考量。《最終幻想15:口袋版》的姍姍來遲首先是為了保證主機版的銷量,畢竟SE的重心仍放在家用機市場。SE更多的考量是在挖掘《最終幻想15》的長尾效應。在保證主機版銷量的前提下,在移動平台推出《最終幻想15:口袋版》給了想體驗《最終幻想15》的玩家更多的選擇,進而讓這個IP的經濟價值得到持續。

然而SE的野望不僅僅在於挖掘《最終幻想15》的長尾效應,他想通過《最終幻想15》的系列手游來打通更廣闊的市場。據Sensor Tower發布的一月全球遊戲營收榜中顯示,《最終幻想15:新帝國》在App Store手游營收中排名第十,而它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來自於歐美地區。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不難理解,策略類遊戲一直以來都深受歐美手遊玩家的喜愛,將IP融於SLG的玩法中也讓歐美玩家眼前一亮。

而《最終幻想15:口袋版》卻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在地區最高下載排名中,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出現了四個:分別是汶萊、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歐美玩家與亞洲玩家的偏好差異,亞洲玩家更喜歡劇情導向的RPG。

去年年底,SE宣布將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一款《最終幻想15》手游。繼歐美、東南亞之後,SE下一階段的目標是人口紅利巨大的中國市場。通過按章付費的RPG與F2P模式的SLG的組合拳,SE的野心是將《最終幻想15》這個IP輻射到全球玩家。

在《最終幻想15:口袋版》之後,《最終幻想15:皇家版》也將於3月6日登陸主機和PC平台,與移動端一樣採用首章免費試玩的形式。手機與PC版的推出也會讓《最終幻想15》的受眾範圍得到進一步擴大,不得不感嘆《最終幻想15》還能再戰五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蜜蜂網MEAFUN 的精彩文章:

從糞作到現象級動畫 《pop子和pipi美的日常》的KUSO之路
AppAnnie:2017年12月日本手游指數

TAG:蜜蜂網MEAF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