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效率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沒有效率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 終 於 等 到 你,還 好 沒 放 棄 」

GIF

圖/網路

無論你來自哪裡,我在這等你

01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小我們都被教育,看書要專心,做事情要有計劃,房間要整理的整整齊齊,電腦里的文件要分類存放,並且告訴我們只有這樣,做事才會更有效率。

但有很多實驗都說明這樣的看法是錯誤的。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證明,那些特別喜歡把文檔分類整理的人,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因為花很多時間分類,保留一大堆將來根本就不會用到的文檔,而且因為整理花了心思,還不捨得扔。

其實文件多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隨手堆在桌子上,用什麼拿什麼,用完再放在一堆的最上面。這個辦法能自動保證最常用的文件在最上面。

而最下面的就是你最不常用的文件,處理這些文件的最好方法就是扔掉。

02

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被教育做事要有目標有計劃。

我曾經有兩個同事,一個同事喜歡做計劃,小到一天每個小時應該幹什麼,都會做得十分清晰。

但另一個同事只會用一張紙寫上提醒,提醒自己什麼時間要做什麼。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

寫下提醒的那個同事,往往一天要辦的事情都能夠完成。

而那個做計劃的同事,第一天的時候還能按時完成,接下來就不行了,久而久之,總是看到他在做計劃,卻沒見他按計劃執行。

我們是不是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

當我們制定一個非常詳細的計劃的時候,就要強迫自己按這個計劃來執行,但當哪一天有個突發事件影響你無法完成計劃的時候,你往後的計劃就會跟不上了,這樣的結果就是你會特別沮喪,然後就不想再執行這個計划了。

所以最好的做計劃的方法是制定中長期計劃,比如每個月要完成什麼目標,最好不要制定日計劃,可以做出日程表來提醒自己應該幹什麼,這樣效率才會更高。

事實上,我們只需要在少數重要的時刻做到有條理。首先,並不是越混亂越好。其次,我們認為每個系統的每個方面都有一個混亂的最佳等級。

大多數人都是在適度的混亂水平下生活的,但卻被「我們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混亂」這一錯誤觀念所折磨。

所以不用刻意去整理你的東西,因為那只是在浪費你的時間。

有人統計找到通過整理之後的郵件所用的時候大概需要1分鐘,但利用搜索找到只需要17秒。

由此可見,提高效率只需用好現有的工具就可以了,再加工其實只是讓你的效率變得更慢。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埃里克·亞伯拉罕森說過:做到整潔和有序的確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而保持一定程度的混亂和無序則常常可以帶來巨大的成本節約。

03

有些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我總覺得把東西擺放整齊、文件歸類收納才是正確的,就算我知道這樣效率不高,可還是想做。

那麼你有可能已經變得過分循規蹈距了。

現在的許多智能手機都有了一個功能,就是有一個小客服,她可以回答你一些簡單的問題,或者當你無聊的時候,她還可以陪你聊天。

但是不管她和你怎麼聊,你都會覺得她只是一個機器人。

因為這樣的聊天無非是一問一答,並且浮於表面,十分的簡單。

而現在的人們之間的聊天也越來越像機器人了,這正是人們循規蹈距的結果。

比如兩個陌生人見面,往往會問你多大了?對方就會答25歲,你呢?

你在哪裡上班?我在某個地方,你呢?

你結婚沒有?沒有,你呢?

往往當問過這些表面上的話題之後,也就不知道聊什麼了。

而回去之後,這個說過幾句話的人也很快會被你忘得一乾二淨。

有人做過調查,有很多在線交友網站,成功的幾率特別低。

原因就是人和人之間的聊天特別的程序化。

如果換一種方式問的話,會不會讓兩個人的關係變得不一樣?

比如,你談過幾次戀愛?你有沒有什麼很難忘的事情?你第一次戀愛是在什麼時候?

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更有深度,也更容易加深兩個人的關係。

但為什麼沒有人這樣問呢?

因為沒有人敢打破常規,所以大家都在問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

而這樣的問題,機器人都會做。

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亂》一書中說道:整潔的背後是循規蹈矩,是把人機械化。混亂的背後是自由獨立,是讓人更像人。

對於生活方式的選擇,其實就決定了你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混亂》一書)

- END -

你可能還想看

作者簡介:季晚晚,自由撰稿人,專欄作者,高冷與逗比自由切換的女神經。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看到了煙。公眾號:季晚晚(ID:jww0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晚晚 的精彩文章:

《前任3》:相愛的人為什麼說散就散?

TAG:季晚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