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民黨在淮海戰役為什麼慘敗?是因為忽視了這個地方,而不是徐州

國民黨在淮海戰役為什麼慘敗?是因為忽視了這個地方,而不是徐州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它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國民黨在淮海戰役中慘敗,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從戰略部署上來看,國民黨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宿縣。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戰役前雙方的作戰態勢:解放軍以徐州為中軸,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分別處於徐州東北與西南,形成對徐州的合圍趨勢。國民黨方面有駐守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團,駐守在蚌埠的李延年、劉汝明兩個兵團,以及從華中急進增援的黃維12兵團。當時,國民黨在放棄連雲港、海州等出海口之後,徐州地區的國民黨軍隊的海上補給線已經被解放軍切斷。

此時,處於徐州和蚌埠之間的宿縣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個點,它的的戰略地位在此時就完全展現出來了,就像遼瀋戰役期間的錦州一樣。宿縣不僅僅是徐州杜聿明集團最大後勤補給基地,而且是徐州國軍、蚌埠國軍和黃維兵團三股軍事力量的連接紐帶,更是戰役後期徐州杜聿明集團南逃的最佳路線。

因為從地形上來看:在淮海一帶,連雲港已失,江蘇的中北部河網密集。不利於機械化大兵團的行進。河南東部地處解放區的核心地帶,距離國民黨統治區域較遠,只有宿縣這條路最合適!這裡不僅僅有津浦鐵路可以實現兵力的快速輸送,而且,宿縣到徐州,宿縣到蚌埠一帶,地處華北平原的南部,是一望無際的開闊地形,極其有利於國軍機械化部隊的運動。

然而,如此關鍵的戰略要地,國民黨在兵力配備上只有張績武的一個師的兵力,總守備兵力尚不足1.3萬人。所以後來有人說國民黨在淮海戰役的戰略布局是銅頭鐵尾紙糊腰,銅頭指的是徐州杜聿明集團,鐵尾指的是蚌埠的國民黨軍隊,紙糊腰指的就是宿縣的一個師兵力。

淮海戰役期間,特別是在中原野戰軍搶佔宿縣之後,其實國民黨的敗局已經定了。正是因為宿縣被解放軍佔領,被包圍在陳官莊的杜聿明集團,和被包圍在雙堆集的黃維兵團,雖然近在咫尺,但始終無法合軍一處。黃維兵團被殲滅之後,杜聿明集團已經徹底成了瓮中之鱉,難逃覆滅的命運。中原野戰軍攻佔宿縣可以說是整個淮海戰役中關鍵的一步,可謂神來之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國軍在淮海戰役中慘敗,將領非死即俘,為什麼此人能夠逃脫?
毛主席為什麼將戰神王近山一擼到底?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