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和未來——匯率外升內貶

深度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和未來——匯率外升內貶

前兩次的微信公眾號推文,我們從中國自身的因素,即內部因素做了分析。這一次和下一次推文,我們從美國的角度這一外部因素來看看人民幣轉折的大趨勢是何等明確!

早在2011年11月,美國國會成立的獨立委員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發布的年報就稱,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正在成功地幫助人民幣拓展地盤。該委員會主席威廉·賴因施(William Reinsch)直言不諱地說:「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也許就在未來5~10年內,人民幣就可能對美元構成挑戰。」

追溯根源,自4萬億救市計劃把中國重新放入增長軌道後,人民幣對美元的競爭態勢才日益顯露出來。這種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人民幣結算和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等方面。

結算方面:自2009年7月國家試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以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周邊國家和地區廣受歡迎。截至2013年9月,跨境人民幣累積結算8.6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全球貿易主要結算貨幣之一。中國人民銀行已與境外23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接近2.5萬億元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在不斷提高。

儲備貨幣方面:自2011年奈及利亞成為第一個認購人民幣債券作為外匯儲備的非洲國家以來,坦尚尼亞和南非央行都將外匯儲備投資目光投向了中國人民幣債券市場,以隔離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所帶來的風險。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貨幣之一,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戰略。

有經濟學家專門認真評估了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可能對美元構成的挑戰和競爭,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把人民幣國際化路線圖作為實現中國夢大戰略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個非常直接的問題是,美元是美國最核心的利益,美國會漠視一種新生貨幣一直成長到對它構成嚴重威脅和挑戰的地步嗎?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在其2008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到2025年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預期在2010年提前實現),擁有強大軍事力量,是自然資源進口最多的國家,成為與美國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美國的安全和經濟利益面臨著新的挑戰。

這篇報告也強調了美元的重要性: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給美國帶來了許多優勢,包括遠離貨幣震蕩的風險、維持低利率等。美國享有這種優勢已長達60餘年,但是美國地位假如衰落,將迫使美國在實現宏大外交目標和為此付出高昂的國內代價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

這是美國決不能容忍外部力量觸碰的一條底線。它將竭盡全力遏制競爭對手的成長,尤其是扼殺其在貨幣層面可能對美元發起的挑戰。

美國有足夠的力量對人民幣產生影響且是非常直接的。次貸危機爆發以後,美國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美國亟需挽救實體經濟。雖然匯改六年(至2011年10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超過30%,但在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高企和國內政治壓力增大之際,美國開始加大對中國的施壓,逼迫人民幣更快地升值。

2011年10月1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不顧中方堅決反對,程序性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法案主要包括兩大內容:一是迫使白宮和財政部儘快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二是制定了詳細的制裁清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向松祚認為,與以往不同,美國政客們這次指責中國匯率政策所用的辭彙大幅度升級,從過去的「蓄意操縱」升級為「邪惡操縱」「非法操縱」「惡毒欺騙和陰謀搞垮美國」!一旦中國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政府就必須依照法案上的清單嚴厲制裁中國。

這份法案實際上是為熱錢在中國賺錢赤裸裸地保駕護航。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存在,國際熱錢加速流入,一方面給中國經濟運行成本增加了體系性壓力,打壓中國產品的出口勢頭;另一方面,熱錢流入後循著國際資本對中國產業和市場的投資路徑,藉助國際資本在中國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參與國內消費品炒作,推動消費物價上漲,同時也導致了中國外匯儲備在短期內迅猛增長。

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亞玲指出:「熱錢流入,匯差、利差都賺走了。美國為什麼要壓人民幣升值?就是為它的銀行機構打造賺錢的條件,它們是組合拳。美國是為了削弱和打擊人民幣自身優勢、抑制人民幣的競爭力,這是美國的貨幣戰略。」這個時期,美國一直竭盡全力逼迫人民幣升值,實際上是對中國財富的一種赤裸裸的洗劫——只是這種洗劫被正常的貿易關係等因素遮掩住了。

美國是全球最大進口國,而中國是全球最大出口國(2009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在人民幣飛速升值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什麼呢?

2005年的時候,1美元可以兌換8.27元人民幣;而到了2013年,1美元只能兌換6.1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中國向美國出口1美元的商品,在2005年的時候,對應的是8.27元人民幣的財富;而到了2013年,對應的是6.1元人民幣的財富。如果考慮到人民幣對內貶值的因素,相差更多。那麼,差價中的相當一部分被誰拿去了?

事實上,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美國成了最大的受益國,而中國的出口型企業則日漸衰落。

這還僅僅是第一步。中國出口真金白銀拿到的美元,又是不斷貶值的!美國在次貸危機以後,通過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投放了大量貨幣,導致美元貶值。這稀釋了它所承擔的債務,也稀釋了中國人出口所換取的外匯儲備,導致中國的外匯儲備憑空縮水。

不僅如此。人民幣升值以後,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實力被嚴重高估,這加大了中國盲目樂觀的情緒。道理非常簡單,以2005年時8.2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GDP是多少?以6.1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標準來衡量又是多少?很顯然,用後者折算出來的經濟總量更大!

在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中國出口型企業的競爭力日漸削弱,倒閉的企業日漸增多,而中國的財富卻被放大,問題正在於此:如果按照這個被高估出來的經濟總量來制定發展規劃,計劃投資項目,發放貨幣、信貸和徵收稅費,很容易偏離實際,而且是全部偏離。

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中國其實有一個破解的辦法,那就是利用升值的人民幣在海外包括美國展開大收購,因為人民幣升值的好處可以充分在國際市場交易中體現出來。人民幣升值也就意味著可以在海外購買更多的資源——假如中國能夠成功地這樣做,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戰略將不得不做重大調整。

但是中國的外匯儲備體制決定著,只能由政府掌控著龐大的外匯儲備,而這些外匯儲備主要購買了美國、歐洲的債券。這相當於中國出口真金白銀換取的寶貴資金,卻重新被美國人「打個借條」拿走用了,中國掙的僅僅是一點利息——這點利息遠遠彌補不了美元貶值的損失,而美國人卻用借我們的錢,發展高科技、完善社會保障,使得資金髮揮出更大作用,產生更大的效益。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國把換取的外匯拿去購買他國的債券,相當於自廢武功!不僅沒有趁機大收購,反而幫助它們及時渡過了危機,並迅速恢復、壯大。最後,能夠收購大量優質資源的反而是緩過氣來重新變得威猛的美國企業!

人民幣升值不僅不利於我國產品的出口,並容易導致進口增加,還會導致我國勞動力就業困難增大、失業人數增加,並導致中國通貨緊縮的壓力增大。

更糟糕的現實是,在人民幣升值容易「導致中國通貨緊縮的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中國卻是明顯的通貨膨脹——從這一點,更容易看出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其實是被低估了。

而最要命的也是這一點。貨幣對外升值,打擊了中國的出口型企業;而貨幣對內貶值,又稀釋了民眾的財富,加大了他們的生活成本和負擔,使得民眾的購買力被削弱。這實際上是雙重打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為什麼成立keep太原跑團
如果可以請慢慢長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