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時進教授舊體詩選

羅時進教授舊體詩選

(一)游花蓮太魯閣並序

初聞太魯閣,以為此處當有一閣為景觀,到時方知其謬。此亦如寧古塔,並無所謂塔,乃地名之方言音聲。今殷勤導我游者,東華大學張蜀蕙教授及令愛雅程也。

奇巒疊嶂倚雲霄,

嵐靄弄姿近復遙。

啼鳥林間無覓處,

驚風谷底卷狂潮。

湍流赴險夢魂斷,

閑澗漾波塵意消。

太魯深幽遮閣影,

夕陽山外路迢迢。

(二)英倫度假即將辭別

閑宅倫敦作逸民,

不思魏晉更無秦。

且將筆硯懸高閣,

轉把心思付至親。

遠足城郊觀牧馬,

歸來別墅賞游鱗。

明朝辭別數千里,

微信相呼聲若鄰。

(三)讀《叔子詩稿》知《圍城》董氏事迹可尋

方鴻漸與董斜川「在法國馬賽舟中相識」,成為文友,一時有二俊、二妙之稱。學人解讀錢鍾書《圍城》,謂董氏原型為冒效魯(叔子),今承陶喻之兄寄贈錢仲聯師所序《叔子詩稿》一冊,細讀之,知其說可以憑信。1949年後(尤其文革中)錢、冒二人境遇不同,冒氏1973年《次答默存見懷》有「鷦鷯暫喜一枝安,逋客而今也屬官」句,讀之一笑。

斜川故事夙聞之,

始信還憑叔子詩。

萬馬行穿曾比並,

雙雄競逐有其誰。

隨風咳唾狷狂味,

邂逅雲龍俊妙姿。

跌宕平生勞悵望,

屬官逋客最難期。

(四)海虞詩苑及續編整理出版緬懷先師並序

癸巳三月,王應奎《海虞詩苑》及瞿紹基《海虞詩苑續編》整理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海虞詩人近三百,詩歌三千首,得以行世,其中續編乃鈔本,百家俊雄千三百首作品彌足珍貴。疏理誠非易事,其間甘苦自知。回想當年撰寫《虞山詩派研究》時,仲聯師推譽柳南不置,對瞿氏鐵琴銅劍亦多致意,囑擱下冗雜,專志完成王、瞿二書點校。先師有靈,今或宥我慵懶,稍感欣慰矣。

程門詩鐸徹星辰,

吾道猶懷調教仁。

初識柳南多蠹蝕,

深知銅劍久封塵。

魯魚帝虎成遺事,

佛水虞山競煥春。

何日堂前伏蒲誦,

苕庵有夢應溫醇。

(五)參加嚴迪昌先生紀念會感賦

老樹著花何挺秀,

直從六藝性如淵。

隨機妙語穿空谷,

經世文心縱遠天。

宋調先吟傳雅韻,

清詩晚唱立新旃。

平生風骨真奇崛,

鰲立滄江涌一拳。

(六)桐城派研討會後登龍眠山遊覽

山徑尋來舊殿通,

清秋茶樹碧長空。

風高水激橋邊石,

曦耀雲連峰嶺松。

滿目田疇飛勁鳥,

何方仙洞伏眠龍。

傳聞自古憑玄想,

隨處吟遊一笑逢。

(七)明末清初馮舒事迹感念

毀棄平生快意吟,

空居續奏苦悲音。

孤磐氣骨堅如鐵,

絕俗痴狂見真心。

(今存馮舒四十歲以後詩稿以《空居集》為首。又,馮舒、馮班有「二痴」之稱)

避世幽違野菊生,

倚松濯足自多情。

梏拳作戲傲今古,

勝過虞山眾老成。

(馮舒《避人集》《幽違集》中有《野菊》《撫松》《濯足》諸篇見志。順治六年下冤獄,梏拳而桎。友人往候之,已蒼自顧笑曰:此特馮長作戲耳!以其頎然身長,故曰「馮長」。事見王應奎《柳南隨筆》)

(八)再讀南社人詩絕句

一代英雄文字功,

蒼涼橫槊亂雲中。

欲憑筆墨扶輪起,

動地驚天舞大風。

(九)秋雨

雨絲入畫夕陽殘,

涼意霑雲掠遠巒。

萬物皆秋飛鳥倦,

借來閑緒暫憑欄。

(十)世事

世間多少事難平,

須放胸懷九丈盈。

獨對斜曛將進酒,

入秋物我意恬清。

(十一)碎葉行

2015年10月中旬,應邀參加在吉爾吉斯斯坦國舉辦的《李白與絲綢之路國際學術討論會》,其間探訪碎葉古城以祭奠詩仙。長車驅至,見一派天荒地老氣象,情曷能禁。夜宿伊塞克湖賓館,雪山湖水,盡收眼中,又換一幅絕佳美景也。草為歌行,聊記其事。

生在西域太白公,

喚我探奇越山崇。

一時身與諸天接,

雲生下界掠似鴻。

長行幸藉地脈通,

瞻望渺遠起夕虹。

旅人神往思騖極,

豈料蒼茫荒丘空。

謫星祗合溟涬造,

碎葉地靈神佑禱。

遺址掘得殘碑在,

疑霧漸從眼前掃。

羈縻經略遣遠蹈,

史實繁複待辨考。

輕抹塵埃欲究竟,

倉頡作證托懷寶。

此處往昔稱雄州,

胡姬寶馬誇不休。

而今發覆理舊基,

難畫城堡屋宇稠。

詩仙舊跡藏奧幽,

祭酒鳴槍晚風遒。

魂兮歸來致恭敬,

天山遙看愁白頭。

羌將愁心明月照,

月下舉杯星熠耀。

記得三人嘗對影,

光陰駒隙千稔少。

山蒼蒼兮水淼淼,

湖畔夜歸作長嘯。

思接今古向深秋,

聲帶胡氣驚萬竅。

(十二)甲午春節夜讀王鏊集書感

癸巳言蛇舞,甲午說馬騰。干支輪流轉,時序去復來。去者如江水,來者如日升。人生百年三萬六千天,來去歲月催相仍。自古士族欲取名利何曾休,人人慾畫凌煙閣,凌煙閣上廿四侯。九州之外有九州,天上玉京十二樓。畢竟守溪能抽身,明月且逍遙,山林任自由。年齒循天倫,行止須天真。難得黃卷伴青燈,莫道書隱是賦閑。實名先後不踰分,怯利有節性恬淡。明朝晨起春風吹易醉,最宜仰面看浮嵐。

(十三)京都秋宴歌

羨君未肯凡土住,

東山之麓入清霧。

春生能知花信好,

秋懷靈鑒看山暮。

櫻芳得氣自玲瓏,

紅葉煙巒溢情愫。

我向上方亦看山,

更喜把酒論李杜。

少陵壯遊多意度,

太白詩情如瀑布。

桃夭落盞絕妙篇,

風華應為樊川妒。

樹上秀蕊映碧水,

翠夢浮嵐仍盤互。

案頭骨董細摩挲,

可辨明清真贗無?

書畫彝鼎與詩章,

祗稱文士醒時酒。

今不辭醉續金縷,

還叩主人取佳酴。

中年已閱滄桑多,

但願流連寄盃渡。

江南竹西歌吹遠,

峨眉青春來時路。

(1998年歲末,作於京都)

(以上詩作為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年年臘八都熬粥,今歲臘八有講究!——史鎖芳主任獨創「運氣臘八粥」
不能錯過的11個傢具品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