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證實:運動可對抗26種癌症!癌症患者專屬運動指南出爐!

科學證實:運動可對抗26種癌症!癌症患者專屬運動指南出爐!

運動的諸多好處不必多說大家也清楚,但是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有些家屬擔心患者身體,什麼活也不讓干,除了坐著就是躺著,也不讓運動。所以,聽話的癌友們,整日吃、睡,不運動;吃、睡,長肉。但是,這樣真的好嗎?不可否認,有部分癌症患者的確不適合運動,但是總的來說,運動帶給健康人的好處,基本上同樣也能帶給癌症患者。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美國運動醫學會發布的癌症患者專屬運動指南,癌症患者究竟應該如何運動。

運動能直接縮小腫瘤

近日,發表在《Cell》上的成果,這項研究由丹麥、瑞典、德國、美國的團隊共同參與。在隨機對照實驗中,這群實驗者分別設計了肝癌、黑色素瘤、肺癌的不同研究模型。

在對黑色素瘤的研究中,他們讓小鼠提前運動四周,然後進行皮下植入癌細胞,在此之後,繼續讓小鼠運動兩周。結果,在倉鼠球里堅持鍛煉的小鼠與對照組中不運動的小鼠相比,皮膚癌的發病率降低了61%。而在腫瘤體積方面,與不運動的對照組相比,成年雌性小鼠下降67%,老年雌性小鼠下降53%。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堅持運動的小鼠肝癌發生率僅有31%,而對照組的發生率高達75%。肺癌的模型中,堅持運動的小鼠,與不運動的對照組相比,其肺腫瘤體積縮小了58%,腫瘤重量減輕了56%。

對於黑色素瘤,運動能夠延緩惡性病灶的生成。小鼠的跑步量大致為4.1km-6.8km/天。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如此明顯的直接針對腫瘤的效果,讓人忍不住對原理好奇了。

NK細胞功不可沒!

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不管其他細胞和免疫因子的調節如何不同,NK細胞的反應在各種模型中始終如一——它們出現在腫瘤中的頻率與不運動的小鼠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看到這裡,你可能要說,那麼是不是運動本身就會讓NK細胞的出現頻率增高啊?沒錯,研究人員觀察到,在沒有任何腫瘤的小鼠身上,如果它也和實驗組一樣堅持運動,那麼在骨髓、脾臟、外周血中,NK細胞的出現頻率會增高!而在已經發生腫瘤的小鼠身上,堅持運動讓NK細胞在在腫瘤中的出現頻率提升了。

不難看出,對抗實驗中的這多項腫瘤,運動有極強的殺傷力。而在以往的研究中,針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的臨床試驗也發現,運動能改善患者的預後。

運動可對抗26種癌症!

JAMA發表的一篇143萬人的研究表明:運動真的可以防癌!運動可以降低26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其中13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可以被大大降低!包含中國人致死率最高的肺癌!

當然,運動必須適度,到底怎樣的量比較適合腫瘤患者,還是需要綜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計劃。

腫瘤患者專屬運動推薦!

美國運動醫學會發布的《癌症生存者運動指南》中建議:

針對不同的癌症患者,力量和柔韌性訓練應該做出不同調整,例如: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進行有計劃的運動鍛煉之前,應進行一些特殊的評估,內容包括:

癌症患者運動方式推薦

在癌症患者的運動項目中,首先值得推薦的就是散步。它運動量不大且簡便易行,不受時間、場地、空間等條件限制,除卧床不起的病人外,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可選擇這種運動方式。散步可以不拘季節,隨時可行。春踏芳草地,夏踱小河邊,秋賞荷花澱,冬行松林間,各得其趣,散步又養神。散步也不受空間限制,無論在鄉間的田野小路上緩緩漫步,或是在城市林蔭道上信步而游,那廣闊的空間,綠色的環境,清新的空氣,都會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癌症患者還可以選擇慢跑、快走、打太極拳、徒手體操、游泳、氣功和騎自行車等運動項目。

運動強度

GIF

癌症患者不宜參加劇烈的運動,原則上應該選擇低強度、持續時間較長,運動後稍微出汗,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運動強度比較適合癌症患者的心率範圍為最大心率的50%~70%,即(220-年齡)×50~70%。例如,一個60歲患者運動時心率範圍(220-60)×50~70%=80~112次∕分。運動前後應進行5~10分鐘準備活動和放鬆活動,使心率變化適應運動強度的變化,避免運動後出現不適反應。不宜參加過於激烈的運動,以免過度疲勞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

運動量

GIF

患者開始運動可包括運動前準備活動及運動後的恢復整理時間。其中達到運動強度後,應堅持運動30分鐘。一天中較適宜癌症患者運動的最佳時間,一般在早晨或下午進行,不宜在飽餐後或飢餓時運動。以免出現不適。開始運動量要小,鍛煉時間不宜過長,每次15~20分鐘,根據病情和體力逐漸增加運動量增至每次30~40分鐘。

運動頻率

GIF

每周至少3~4次,隔日進行。體質較強者,運動後又不疲勞,可堅持每天運動。

運動環境和天氣

GIF

自然環境是影響鍛煉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園、林間、草地、田野、水邊等空氣新鮮和環境清靜處進行,癌症患者在林間鍛煉為最佳。

要注意季節變化;過冷或過熱季節、颳風下雨突變等天氣變化情況下,應適當減少運動量。

運動適宜人群

1、適合於除卧床以外的各種癌症患者。

2、術後病情穩定的患者。

3、放、化療結束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4、腫瘤治療後沒有後遺症和確診無轉移病變的病人,可以參加適於自己體質和同年齡人的各種健身運動。

5、有各種合併症的病人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適宜的方案。

運動禁忌人群

1、術後。

2、合併各種急性感染。

3、體溫升高,病情複發。

4、某些部位有出血傾向,應停止鍛煉,以免意外發生。

5、有明顯惡液質的病人不能耐受運動。

tips

(1)免疫力低下的癌症生存者,在血細胞計數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之前,應避免到公共體育場所鍛煉。

(2)對於接受過放射治療的癌症生存者,應避免長期到含有氯化物消毒劑的游泳池鍛煉。

(3)不宜參加過於激烈的運動,以免過度疲勞而降低自身免疫功能。

(4)保持呼吸暢順,遇有身體不適時,應立即停止運動。

(5)如遇到體溫升高,病情複發,某些部位出現出血傾向,應停止鍛煉,以免意外發生。

參考資料: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roundtable on 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0. 42(7): 1409-26.

聲明:

本公眾號內容僅作交流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僅依照本文而做出的行為造成的一切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專業醫學問題請諮詢專業人士或專業醫療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男子癌症晚期即將死去,匆忙拉上女友結婚,有人感動有人去反對!
千萬要當心!指甲出現這些癥狀,可能是癌症了,趕緊去醫院檢查!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