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純如-南京暴行

張純如-南京暴行

張純如2004年被發現自殺,2017年南京大屠殺80年了。這本書再次在這個公祭日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內,或者說出現在公眾的手機上,有些轉載了80周年記錄,卻鮮有人買這本從多方角度記錄這次事件的書。這是這個時代的特徵,關心的很多,用心的很少,節奏太快,追趕的辛苦。就像是股票市場機遇轉瞬即逝,行動慢的自然被收割。

過多的對於這個時代的指責都不算多,但是這不是今天的重點。

Iris 出生在江蘇,再往南走200KM就是南京。

書中記錄了一個細節,Iris的父親一直在碼頭等待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一起團聚乘坐游輪離開南京,最後一班游輪就要起航的汽笛讓他幾乎絕望,無奈之中大叫一聲「以白」, 竟然在從前線撤退的人群中聽到了應答。這次相聚是個奇蹟。後來一家人都去了台灣,又輾轉到了美國從事科學研究。父母的經歷從小耳濡目染影響Iris,這也是她要寫下這段歷史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麼做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當時歐美世界很少有這種全面介紹南京大屠殺的英文文獻,這就直接導致了歐美人士對這段歷史的空白,包括所有研究這段歷史的大學教授,學校教材都沒有關於這段歷史的敘述,匪夷所思。相信Iris也是覺得匪夷所思,不可原諒,我相信她是感受到了自己作為一個美國搞歷史研究的中國人的責任。

書中的主要內容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很熟悉,我們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有系統的歷史課程呈現整個近代日本國對我們的蹂躪。所以對於中國讀者,關注的是下面幾點:

1,日本人野獸行徑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作為人想不到的是這種程度可以到那種地步。you would be suprise what a man can do to another man. 我們可以想像的對待女性的殘酷行為日本人都可以做到。但丁的地獄裡到處都是充滿了混亂,獻血,殺戮,屠刀下的南京真的在地球上再現了但丁的想像。

2,也是令我們每個人讀了都會寒心的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日軍拿下南京之後當時奮起反抗保護中國人的反而是外國人,美國醫生,德國納粹拉貝等。為什麼沒有中國人站出來,我覺得也有個原因,不是中國人不想,當時中國也有有錢人,也許是因為中國人在日佔區是下等民族,說話沒有分量。反而是作為日本同盟國的拉貝說話會更有分量。如果這個借口可以接受的話,那麼書中有個細節也讓這個借口顯得沒有基礎。當時在南京的外國人坦言在日軍從上海往南京推進的時候他們是更害怕中國軍隊的,因為1937年國民大革命時候在南京對他們進行過殘酷統治。

書中記錄一個細節,一位美國人駕駛卡車救助城中的中國人,為了不讓自己睡著,先是用冰毛巾,後來咬舌頭,後來乾脆把舌頭咬出了血。

3,讓我們憤怒的是每個幫助中國人的外國人在回國之後都沒有被善待。貝拉因為放映關於日本行徑的影片,做演講,被蓋世太保抓走,後來盟軍佔領城市後,又因為他是納粹分子又被折磨,本來的僱主西門子也沒有給他工作,一家人都沒有吃的東西,全靠在樹林子里收集野果子做成粥。其餘的幫助南京人民的外國人回國後受到排擠和調查,都有嚴重的身體和心理疾病,有人還因此自殺。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在南京人民知道貝拉後來被盟軍審判生活沒有保障之後,南京市民捐款,購買生活日用片寄給這位中國的「辛德勒」。

4,在一個就是對日本輿論的顛倒黑白感到咋舌。佔領期內日軍傳單上一個圖片描繪了一個日本人抱著一個中國兒童,給母親帶來了大米,給爸爸帶來了糖塊,大家笑的很開心。還有就是完全不顧事實,卻在國內發表文章稱中日共榮,士兵善待南京人民,保障南京人民的基本生活。我作為一個個人都會覺得害臊,竟然一國軍隊這麼大的組織掩耳盜鈴,睜著眼睛說瞎話,令人匪夷所思。

5,就是對國民黨軍隊和其領導人領導能力的嚴重懷疑。按照常識的理解,國民黨軍隊面對兩個選擇,1戰,2和。如果選1,那麼就要調動一切資源,保障守軍的物資供應,鑒於南京城內的幾萬守軍是完全可以和日軍周旋幾個月,就像在上海一樣,就算是失敗,也為人民,部隊和物資的轉移爭取了時間。但是國民黨領導者卻沒有個南京一架飛機,導致守軍沒辦法知道前方日軍的動態,通訊設備缺乏,導致各個陣地沒法溝通,彈藥短缺,新抓的壯丁連射擊訓練的機會都沒有,士兵渙散,戰鬥力底下。這樣的後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戰敗。這個直接的後果就是加重了南京城的災難,這會給日軍更好的借口和動力蹂躪南京城以發泄遭受的反抗。如果選擇和,那就簡單了,派遣代表義和就行了,或者讓外國人從中翰旋。可是蔣介石卻讓唐生智堅守南京城,而且唐生智在剛開始也是態度堅決,可是背地裡卻偷偷和日軍商議停火事宜。最終在南京陷落前,唐生智借到蔣介石讓他撤退的命令,這個時候城內守軍在在和日軍戰鬥,因為通訊不暢,有人接到了撤退命令,有人沒有。沒有接到命令的人以為那些接到命令撤退的人士臨陣脫逃,所以對逃跑的中國士兵掃射。當所有人都跑到城門後,又因為當初為了抵抗日軍修蓋的城門因為太窄導致了嚴重的擁堵踩踏,軍人丟棄的槍支彈藥更是加重了堵塞程度。唐生智在撤離的船上嘆息到,這是他一輩子最黑暗的一天。這種策略真的是看不懂,這麼假惺惺的抵抗到底收穫了什麼?

6,戰後對戰敗國的處理上,為什麼日本會收到如此有待?為什麼沒有像德國一樣收到國際制裁,並真誠的道歉,為什麼反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躋身發達國家水平。因為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戰後冷戰的開始導致我國和美國越走越遠,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中國是對美國的僅次於俄國的極大的威脅。這個時候日本的戰略意義就凸顯出來了,為了用好這個馬前卒,美國不僅提供貸款,而且改革日本政治結構,把日本的經濟送上了快車道。

7,為什麼日本沒有道歉?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有關係。在美國的保護下,日本不僅沒有戰爭賠款,而且很多的戰爭甲級戰犯在戰後又走向政壇成為這個國家的領導,這種優待讓他們有底氣對道歉說不。另一個原因是戰敗後美國允許天皇不用接受審判,這也在心理上讓日本人覺得自己行為是正義的。假設天皇接受了審判並且在媒體面前認錯,那普通日本人還會這麼頑抗嗎?至於為什麼日本天皇沒有接受審判,一個原因是因為國際社會相信了天皇對發生在南京的屠殺不知情。這個猜測也在Iris的書中做了分析和駁斥,用證據說明天皇對於發生在南京的屠殺是知情的。

8,為什麼日軍會如此殘忍的對待南京市民?這個原因可以從日軍的軍隊說起。日軍和別國軍隊一樣,都是嚴格的等級制度,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所不同的是上級對下級的無時無刻的虐待,毆打,扇耳光,打罵,羞辱。而當下級士兵進入南京城,並且手上掌握了「下等市民」的生死大權的時候,就會把他之前收的各種虐待加倍施加到別人身上。而且這個「別人」在日本人眼裡根本就不算是人,這也是日本教育的目的,同時也是另一個日軍如此殘暴的對待中國人的原因。在日本的教育里,中國人是和豬一樣的低等動物,所以日軍可以像對待豬一樣對待中國人,而不會有任何的良心的譴責。

9,拒不認罪會導致歷史重演嗎?或者說認了罪就可以避免歷史重演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本來是呵呵的態度的,不過自己也從來沒有仔細的思考過這個問題。有個事實就是日本不可能主動認錯,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現在我們做個推理,日本不會主動認錯,同時沒有人強迫他認錯,再加上自己在日本國的宣傳和教育,大屠殺在幾代之後就會被淡忘,結局就是真的從來沒有發生過大屠殺。另一個推理路線是,日本不會主動認錯,但是國際社會不答應,在強大的輿論壓力,或者經濟制裁和軍事制裁的壓力下,日本承認了大屠殺,國內輿論和教育自然也會承認,從而實現對國民的教育,下一代的日本人就會知道大屠殺是真的,並努力避免再一次出現大屠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BL研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PBL研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