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的一年,你的身體準備好了嗎?

新的一年,你的身體準備好了嗎?

「一年之計在於春」,聰明的人總會把握春天向上的生機,積極計劃努力鋪排,為整年的工作事業打下發展騰飛的堅實基礎。

但是,我們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資源——自己的身體呢?它能否支持我們整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工作生活計劃?它是否也在我們重點關注的範圍內呢?

好,還是讓我們直奔主題,講講今年整個春季身體防護的幾個關注點吧——

一、注意春捂,注意保暖——即使春天天氣轉暖甚至轉熱,也不要脫衣露肉太快,特別是頭面頸和四肢。

Q

春天為什麼要「春捂」?

特別是今年春天,

春捂更加重要。

A

《黃帝內經》指出,春氣在頭。春天陽氣初升,就如初生的嬰兒,貌似活力充沛,但其實非常弱小,需要加倍小心防護,所以春天不能脫衣褲解帽巾太快,特別是頭面頸四肢這些經絡陽氣生髮交接的位置。且今年上半年天氣變化急驟,早晚溫差大,稍不注意,就會受到外邪的侵襲。

Q

但是我感覺很熱,

是什麼原因?

A

到了春天,陽氣開始生髮,

感覺熱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個熱是你身體可承受範圍之內,可以表述為「和暖」,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增減衣物。假如你冬天感覺特別冷而到了春天感覺特別熱,而且熱得必須脫衣解帽甚吹風扇才行的,請務必注意,這是不正常的表現,中醫表述為「陰虛」。

二、注意防風,特別是頭面頸四肢的防風,特別是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重視。

Q

風有這麼可怕嗎?

我覺得吹著

挺舒服挺涼快的。

A

「風為百病之長」、「防風如防賊」是《黃帝內經》當中對風邪最準確的表述。

因為風氣在春季主令,它善行而多變,容易與寒熱暑濕這些外邪相結合,令邪氣更為複雜多變,而且最喜歡侵襲——人體上部特別是頭面頸部,以及和冬天尚未散盡的寒濕之氣結合,侵襲人體的下部特別是腿腳尤其是腳踝部分,以抑制陽氣的生髮。

尤其在天氣偏熱偏溫的地方,風氣可以驅散悶熱,容易令人麻痹大意,而忽視它對身體的危害。

Q

春季的風會導致

身體出現什麼問題?

A

風氣正面侵襲人體,輕者導致感冒發燒咳嗽流涕上吐下瀉風疹風團等問題,重者會令人易患面癱、中風、半身不遂、角弓反張、手足麻木不仁等病症。南方地區,常年不注意防風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侵襲,不可不防。

三、注意正確對待出汗,特別是半夜突然熱醒之後的出汗。

許多朋友會認為出汗就是熱,總會用「涼法」處理,例如脫衣散熱,喝冷飲降溫,但近幾年,這些方法反而成了許多人特別是小朋友患上流感上吐下瀉甚至其他寒病的源頭。

其實,如果不是大量運動過後出現的汗,中醫稱為「盜汗」或「自汗」,

Q

如何理解「盜汗」或「自汗」?

A

簡單理解是身體排寒的一個過程,特別是半夜三點至五點,肺經循行的時間段,肺部進行清氣和濁氣的交換代謝,氣推血行,風邪自散。體表有寒邪之氣的人,就會突然熱得渾身出汗熱醒,或醒來之後汗出不止,如果這時急著脫衣散熱或不管不顧,捂著汗濕繼續睡覺,就會很容易著涼,出現感冒癥狀。

當然,中醫對「盜汗」和「自汗」的解釋有更細緻的表述和論證,將來有機會可再獨立開篇講述,在此,就不長篇大論了。

Q

出現這些現象,

該如何處理?

A

正確的方法是,枕邊多放一兩條毛巾,一套乾淨睡衣,出汗熱醒了,就用毛巾把汗吸干,稍待一會,汗停了才脫去濕衣換上乾爽的衣物,重新入睡。

肺功能差的小朋友和老人家更要按此步驟,才可防止感冒和咳嗽的情況的反覆發生。

四、少吃海鮮特別是生蚝一類的食物,如果吃,請務必確保煮熟並放大量生薑、紫蘇或胡椒,吃完也要喝紅糖姜水以驅寒氣。而且每頓不要過食太飽或吃得太複雜,因為今年上半年天氣多變,五氣雜陳,如果再內食太多生冷寒涼或過食太飽,就會需要耗費我們體內大量的能量去消化,消化不來,身體就會產生排斥現象如上吐下瀉,再外感風寒,就非常容易衍生其他身體問題。

《黃帝內經》說:「人氣不足,天氣如虛,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幹人,致有夭亡。」

——《本病論篇》

意思是人因內傷而虛是一虛,天因不及而虛是一虛,外感(邪氣)而虛是一虛,三者相加是為三虛,三虛而至方令人重病,甚則暴病猝死。特別是一些傳染性、流行性的疾病更是年運對人的影響,只是多數人忽略了年運對人的影響。

——蔡洪光《四時養生與飲食》

由此可見,春天過食太飽過食太雜過食生冷寒涼太多,都會耗傷肝膽脾胃之氣用於消化而至一虛,春季肝膽之氣偏盛而抑制脾胃之氣而虛為二虛,再加上不注意防風春捂,外感風邪而虛為三虛,就很大可能造成急驟而來勢洶洶的病變,不可大意。

我們習慣忽視疾病,甚至迴避疾病,其實,疾病絕對不是一天形成。身體會不斷發出信號——各種酸麻脹痛各種不適,都是身體應對季節氣候變化應對壓力應對各種問題作出的調整和發出的警號,正確解讀它們——是我們保護身體不受疾病困擾的第一步。

更多這個時段的養生小常識,可點入以下鏈接,繼續了解:

GIF

關注這個公眾號,關注全家人的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