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進行 App 數據分析?攻略二:部署 8 個事件

如何進行 App 數據分析?攻略二:部署 8 個事件

上回說到,小張負責運營,小孫負責產品和數據分析,兩個人一起做個搞笑獵奇內容的App。目前App已經進入了開發階段,小孫有時間去規劃數據統計的方案了。


轉化統計

在一個普通的App裡面,可供統計的用戶行為非常多:每一個按鈕,每一次點擊幾乎都可以作為事件發送給GA。而如果人力有限,應該優先統計哪些呢?小孫想了想,最重要的當然是和轉化相關的,所以必然要先統計轉化行為。那麼哪些行為算是轉化呢?

如果一個用戶打開App之後,什麼內容都沒點就走了,那真的沒有產生什麼價值。所以,首先的轉化應該是閱讀內容。接下來,如果用戶覺得這篇內容好,他就可能分享到自己的微信或QQ里,是一次更有價值的轉化,因為一個分享就意味著一個展示內容,進而獲取更多新用戶的機會。想到這裡,小孫決定先用事件統計閱讀和分享這兩個行為。

事件有三個可供使用的維度參數(Category、Action、Label),這就好像每一個網頁的PV都有兩個最常見的維度:URL地址以及網頁的標題。不同的是,網頁的URL和標題都是統計系統自動收集的,而事件維度參數完全需要我們自己來規劃如何使用。那麼如何用好這三個參數的內容呢?這裡有個原則:你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報告,決定了參數要如何設置。

作為運營,小張需要知道哪些內容用戶最喜歡看、最願意分享,因此最直觀的就是把內容的標題作為事件參數之一發送給GA。小孫考慮了一下,在需求文檔里寫了如下的文字:

Category:分享文章

Action:文章發布日期|發布時間|文章標題|文章ID

Label:分享到了哪個平台:朋友圈、微信好友、QQ空間、QQ好友

小孫把第一個參數用來區分用戶行為的種類,第二個參數用來發送該篇文章的一些基礎信息,然後第三個參數用於統計具體分享到了哪裡。這樣一來,和分享行為相關的信息基本就統計全了。

事件參數的用法非常靈活和自由,在本篇中大家只要知道這是用法之一即可,在以後的文章里我再解釋為什麼要這樣設置,以及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然後他把這段需求發給研發同事小孟看了一下,對方發來一個問題:分享文章有兩個關鍵點,1、用戶在App內點擊分享按鈕之後,再點擊選擇具體分享的平台時(例如「朋友圈」);2、在微信里完成分享之後,用戶可能回到App,這時我們不僅知道分享平台,還知道分享成功了沒有(用戶也可能在微信里點擊取消後回到App,分享失敗)。我們需要在哪個點上做監控呢?

小孫這才意識到,發送任何一個事件或屏幕時,都需要定義一個明確的「瞬間」,這樣研發人員才能確定在什麼時刻發送數據。於是他又在需求文檔中加了一項:

觸發條件:用戶點擊分享按鈕後,在點擊具體分享平台時發送事件

接下來按照這個套路,小孫繼續寫出閱讀文章事件的需求:

觸發條件:用戶點擊文章標題時發送事件

Category:閱讀文章

Action:文章發布日期|發布時間|文章標題|文章ID

Label:圖文 / 視頻

閱讀文章的事件和分享事件類似,第一個參數標明行為,第二個參數收集這篇文章本身的基本信息,第三個參數用來區分文章的類型。


交互行為統計

研發小孟看了看GA官方的開發文檔,覺得App事件部署還是很簡單的,再多一些也沒問題,於是小孫又總結了幾個關鍵的交互行為,也加上事件統計,它們對於後期分析會有很大幫助:

觸發條件:用戶搜索關鍵詞後,在顯示搜索結果時發送事件

Category:搜索

Action:用戶搜索的關鍵詞

Label:有結果 / 無結果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發送搜索事件的「瞬間」並不是用戶點擊搜索按鈕時,而是在返回搜索結果之後。在網路服務正常的情況下,這兩者間隔可能小於一秒鐘,那它們有區別嗎?真的有!大家注意Label參數,小孫用它來統計每次搜索是否能搜到結果。這裡的重點是那些沒有結果的關鍵詞,可能意味著未滿足的用戶需求。而這個數據,只有顯示搜索結果之後才能得到,所以不能在點擊搜索按鈕的瞬間就發送。

觸發條件:用戶在首頁下拉刷新時發送事件

Category:下拉刷新

Action:下拉刷新

Label:(留空)

今日頭條的很多用戶都知道,首頁的新聞內容看完之後只要下拉刷新一下,就會再次推薦幾條新聞,並且各種類似App也爭相效仿,使得很多用戶都養成了習慣。考慮到這一點,小孫的App也加入了這一功能,並且發送了事件統計。不過因為這個行為比較簡單,所以事件的前兩個必填參數是一樣的,而第三個參數就可以不發送了。

觸發條件:用戶在文章列表頁滾屏載入更多內容時發送事件

Category:載入下一頁

Action:載入下一頁

Label:(留空)

與下拉刷新類似,載入更多也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事件,所以只發送了兩個必填參數。當研發小孟看到這兩個事件的需求時和小孫說:「我們在自己的伺服器上已經記錄了這兩個行為的次數,還需要用GA再統計一次嗎?」小孫笑了笑,「需要,等看到數據報告你就知道用處了。」

觸發條件:當用戶打開推送文章時發送事件

Category:打開推送文章

Action:文章發布日期|發布時間|文章標題|文章ID

Label:圖文 / 視頻

看到這個打開推送的事件,可能有同學想問:一般的推送服務平台都可以統計發送和打開的數據,那為什麼也要用GA統計一遍?其實這個問題和上面小孟提的類似,雖然外部系統也統計了某些數據,但它們無法和App中用戶的後續行為貫通起來分析,所以必須也加GA統計。至於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後的文章中會詳細講解。

觸發條件:用戶提交意見反饋時發送事件

Category:意見反饋

Action:反饋內容|反饋日期/反饋時間

Label:手機號|QQ|郵箱

雖然意見反饋有成熟的第三方解決方案,不過小孫還是決定發一份數據給GA,因為用它結合高級細分功能,也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後來這個想法果然有了用武之地,我們到後文中再說。

觸發條件:App端發生錯誤時發送事件

Category:報錯信息

Action:具體的錯誤信息

Label:用戶的設備信息

除了崩潰之外,有時候App中還會產生一些其他類型的錯誤,例如伺服器相應超時、圖片載入失敗之類。與意見反饋類似,用GA事件結合高級細分,能夠幫助我們重現出問題的場景,所以如果工期允許,也可以部署這個事件。

開發文檔

最後,別忘了在需求文檔里附上GA事件的官方開發說明的地址,以方便研發的同事去參考:

今天講到的事件使用方法雖然是「一家之言」,但只要把它們部署好,就已經能分析到很多有價值的數據了。也許你覺得有些參數過於詳細,但它們確實是有使用場景的,以後的文章會具體講解。等到大家掌握的App分析的完整思路和方法之後,可以再根據實際情況對發送的數據項目進行調整。在下一篇文章,我會詳細講解事件報告的查看方法和技巧,本篇的讀者們千萬不要錯過啦。

作者簡介:

孫維:擅長基於GA的用戶行為分析,數據分析從業5年+,互聯網從業10年+。曾就職於泡泡網、蘋果園、百思不得姐,目前在卡車之家負責用戶行為分析部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年前立下的那些 Flag,到現在我還是沒能實現
喜茶,一家被茶飲「耽誤」的設計公司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