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頂禮膜拜的中國哲學家,其思想是明治維新的重要武器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自古以來與我國的關係也甚是微妙,其實在明朝萬曆年間之前,日本對我國的態度一直是畢恭畢敬的,還把我國奉為「上國」,但自從這之後,日本開始囂張了起來,不僅時常侵犯我國邊境,還在醞釀著一個大計劃。大明王朝雖然在我國歷史上可以算是一個昌盛的王朝,但明朝時邊境侵犯不斷,連年有戰爭,後來國庫實在支撐不下去連年的軍事耗費,於是中央就決定閉關鎖國,徹底隔絕外界的侵擾,因為如此,明朝也享了幾年清凈。
日本自古以來就很傾慕我國的文化,但傾慕歸傾慕,他們的心裡還是有一些不服氣的,因為他們的傳統就是自視甚高,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日出東方之國,天生就有高貴的血統。不過,這樣的日本人也絲毫不吝嗇,或者不在意將某些中國人視為他們民族的偶像。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我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就對日本文化的影響頗深,甚至在日本標誌邁向近代的明治維新運動中發揮了思想武器的作用,這個人就是明代的哲學家,王守仁,即我們熟知的王陽明。
王陽明提出的心學是我國古代思想寶庫中的重要一部分,但因為我們國家整體氣氛的影響,他的學說並沒有被中國人提到很高的地位。封建社會自從漢朝時起,後代就幾乎盛行和提倡的儒家思想。當然王陽明的思想也在我國佔有重要地位,歷來有「孔孟朱王」的說法。
讓國人沒想到的是,王陽明的心學竟然到了日本成為大勢。在來到中國學習的日本人把他的思想帶回日本之後,經過大力的宣傳,日本人似乎茅塞頓開,恍然大悟。他們學習的主要是王陽明思想中的「實幹」思想,日本人的實幹今天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在歷史上日本民族屢次遭遇危機,都是靠著國人的實幹再次站起來的。
就比如說是明治維新運動的發生,其中除了明治制定了正確的政策因素外,還有就是國人的實幹起了重大的作用,其實最根本來說,中央政策的制定也是順應民意,順其自然而已,因為當時國內上下都是受王陽明思想的深刻影響,實幹的想法已深入骨髓。
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是中國人救了當時被列強侵略的日本,日本才得以在近代耀武揚威。


※開國大典那天,蔣介石在幹什麼?他的這個命令造福後人
※末代皇帝溥儀有這兩項絕技,一個與他出身有關,一個與時代有關
TAG:麻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