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界「陶喆」和他的香業江湖

香界「陶喆」和他的香業江湖

2018年,東家跟你聊的第7位匠人

香道美學藝術家 許文濱

天津開往蘇州的動車車廂里,空氣因不流通而悶滯。一個裝扮新潮的旅行者,點燃了隨身攜帶的線香,凈化空氣。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他用古老悠揚的香,征服了陌生的乘客。

他是許文濱,台灣最大的香業家族二代掌門人。他從小跟著父親跑業務,「闖江湖」,幫助打下家族生意的江山的同時,也練就了一身「聞香」識料的硬功夫。

他是眾望所歸的接班人,卻不願意坐享其成。在傳統香器道具不足以表達他的香道功夫時,他對道具進行了研發和創新。從香器到香道表演,他巧妙地平衡了繼承者和創業者,兩種身份間的關係,逐漸形成自己的香道風格。

「能做,請相信我。」這是他面對各種制香要求時,篤定的回答。

富二代、攝影發燒友、旅遊達人、香界「陶喆」、設計迷……外界給予他太多標籤,每一個都光鮮閃耀。而他,卻率性而為,不為光環與出身所束縛,全然做自己,一心通往香的美學極致世界。

他是許文濱,台灣最大的香業家族二代掌門人。阿濱從小跟著父親輾轉打拚,通過四十年的積累,把自家的香產業打造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佔據著香業市場很大份額。

如果說真要冠予「二代」的稱謂,「香二代」或許是最貼切的。

然而,阿濱卻坦率的說,二代好像是等著接過上輩一代人創造的成就白手接受,而他,卻不是!他是從小和父親一起輾轉打拚,跑業務、「闖江湖」,打下了家族生意的江山。

從小跟隨父親闖蕩香業江湖

在阿濱出身剛三個月的時候,父親的廠房就蓋好了。阿濱還有個姐姐和弟弟,而3個孩子中,只有阿濱最愛香。

下課之後,他便往廠子跑,和父親請來的制香師傅待在一起,看著他們制香。儘管廠子里條件艱苦,阿濱卻覺得無比開心,感覺又充實又受熏陶。

這樣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晚了,父親看他還戀戀不捨的待在廠房,也不催他。父親心裡暗暗想,這孩子是個天生愛香的種子,以後會是自己的接班人。於是,父親有意識的,會在阿濱課業不多的時候,帶上他去跑業務,給客人送貨。

日久,阿濱便在香業「江湖」練就了一身「聞香」識料的本領。他能通過看顏色、性狀,聞氣味,便能對一種香所使用的香材,配方比例有所判斷。也因為這樣,很多經銷商和客人時常會把自己見到的,客人想訂購的香樣品拿給阿濱看,問他能不能做。

「能做的,請相信我。」阿濱每次的承諾,並不是年少無畏的狂妄,而是一個與香相伴長大的年輕人,敢於面對新命題的挑戰。

接到「挑戰」後,阿濱會把從廠子里制香師傅身上學到的制香手藝,結合自己對香材敏銳的判斷,和不同香味的配比的精心設計,製作出讓客戶滿意的香產品。

而很多時候,阿濱還會利用自己的設計天賦,對產品形式外觀做一些改良型的發揮。他交出來的作品,不僅達到了客戶定製樣品的所需,又讓客戶耳目一新,甚是滿意。

「我在外面做香,每天幾乎都要面對客戶不同的『考試』。到現在,我做香20多年,經歷了幾千場『考試』。我就在這樣的考試中迅速成長起來。」

「嵐香齋」的香,因為原材料品質,製作工藝的「過硬」,深得各界經銷商的青睞,四十多年來,經久不衰,是泰國、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國一些著名廟宇的香材、香產品供應商。

撕掉標籤,走自己的香道之路

退伍回來,外界都以為這個「很厲害」的小子,會自然的接手父親的制香產業,順著父親的路繼續走下去的時候,許文濱卻沒有。他從香產品的設計、加工製作、包裝等幾個生產要素開始,進行系統化的規劃,創立了「嵐香齋」品牌,帶領家族的香業走上了品牌化發展之路。

同時,為了更好的傳遞香文化內涵,他親手撕下了身上的「富二代」、「制香二代」標籤,來了個180度的轉身,決定從零開始走一條自己的香道之路。

這條路啟蒙於豐原御堂的張正育先生。在台中香品協會舉辦的一次交流會上,張先生做了一次日式香道表演。阿濱一下被觸動:原來沒有煙的香也是可以有味道的。原來香和茶、花一樣,都是有「道」可循和傳遞的。

回來後,阿濱便開始研究香道,買了香道器具、香道入門書、自己加以琢磨,參悟。後來,阿濱又專門到台北拜師林瑞萱老師學習香道。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自己不倦的研習、理解,阿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香道風格。

阿濱認為香的作用在於,讓人聞到沁入心脾的美好氣味,在心悸動的瞬間,留住美的感受。而香道是為了喚醒美的靈魂,而進行的一場藝術表演。

香道傳播者只有對香有深刻的辨別、認識,對美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從內而外把香的魅力展現出來,帶觀者進入香的妙然境界。阿濱對自己要求極其嚴苛。從香器、道具,香材、坐具、服裝、環境……每一次的香道表演,阿濱都親自把關,提前到場準備。

萬物都有法則,東西也有內涵,你只有尊重它,才能更好的理解它。香材有名貴與低價之分,人也有富裕與貧窮不同階層,但不代表低價的香就不好聞,不富裕的人就沒有內涵。因此,我尊重香,也尊重每一位愛香、識香,前來參加香道的人。」

用古老的香,征服陌生乘客

平時總以一身「旅行」潮裝裝束示人,說話直率大聲的許文濱,一旦在香面前坐下來,便如身輕燕羽的「得道仙人」,虔誠而專註,眼裡只有香與香道,再無紛繞俗世。

而阿濱的香道表演不僅限於特邀場合,生活中任何一個適合點香的時刻地點,阿濱便會自然的拿出隨身攜帶的簡易香器和香,進入香的世界。

「有一次,我從天津坐動車去蘇州。路上時間比較長,車廂里空氣不流通,氣味不是很清爽時,我在得到旁邊乘客的同意後,點起隨身攜帶的香。不一會兒,就有人問我,小夥子,你是做旅遊的還是攝影的,這香從哪買的,真好聞。」阿濱也樂得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香道。

在他看來,香是一種美好的事物,是取之於自然,用之於生活的,任何人都有享有的權利。

從2011年以來,許文濱在台灣、大陸陸陸續續做了很多場香道表演和香道美學分享。2014年,他更是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了大陸,在廈門設立了加工製作廠,在天津成立了香道文化傳播公司。

在香道研習和表演的過程中,阿濱不斷總結傳統香道的利弊。在傳統香器道具不足以表達他的香道功夫時,他對道具進行了重新研發和創新。13年來,他研發出了數套香道表演器具。而他用著最得心應手的道具,已經到了他研發的第7代產品。目前,許文濱是台灣與大陸香道表演時,使用道具最豐富,講究最多的人。

阿濱深深覺得,香器道具是香道美學很重要的一部分。道具是香道表演的承載體,因此他要根據使用需求去進行合理設計,同時兼顧器型的美觀,才能讓香道之美很好的表現出來。

一路走來,在追尋著自己的香道美學之夢的途中,阿濱不僅在做香,也通過香,分享著香與生活,人與自然萬物關係的理解。

「我虔誠的對待每一塊香木和每一次香道表演,如同我虔誠的對待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在香的世界裡,我體會到了美,也體悟到了生命萬物的包容。」

他是如此篤定而淡然的確定著腳下的路。

文 | 霽藍

編輯 | 蟲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

請及時聯繫後台處理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

關注中國最贊的匠人手作平台東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家守藝人 的精彩文章:

他為中華文字「續命」,今日Google首頁LOGO專為他而設計
帶著被摧殘一年的味覺回家養傷,元氣就靠媽媽來補

TAG:東家守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