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影院:解構 唐人街探案1/2 陳思誠電影里都有佟麗婭
作為今年新年檔的黑馬之一,《唐人街探案2》票房一路飆升,口碑也持續走好。雖然陷入「編劇作風風波」,但日前劇組也發了聲明,不再與該編劇繼續合作,並且會謹慎選擇合作人員。
於我個人而言,雖然這部電影算不上特別優秀,個別邏輯理得不是特別順/王寶強前半段的過於浮誇/本該嚴肅卻為了笑點而丟失的地方/……
但,這部電影,在春節檔中,已經達到了十分不錯的水平。細品之下會發現,在本部作品中,與前作有非常多相同之處,有人說是對前作的致敬,在這裡,我稱之為
「怎樣才算是《唐人街探案》?」
第一,必須是在「唐人街」,(這個當然是廢話)——必須有「命案」。沒有命案,總感覺份量不夠足,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柯南去到哪都會有死人啊。
第二,「唐人街教父」,在第1部里是麥霸金士傑老師掌握唐人街經濟命脈,第2部是有很有面子曾江老爺子黑白兩道都必須給他面子。
第三,破案必須要有「監控錄像」,並且必須是快進的,第一部里劉昊然弟弟自己快進,第二部跟個日本小帥哥一起快進,第三部會是三個人嗎?
第四,破案時間必須是「7天」,不是7天就不是唐人街探案了。因為去泰國度假只有7天時間,因為紐約唐人街教父只能活7天了。
第五,「集體舉槍」,大電影要有大場面,1裡面進入醫院病房被一群黑幫集體拿槍指著,2里當然也要有啦——那個教室是「唐人街普通話就業培訓班」?
第六,探案需要什麼?「偵探服」,而且必須有個換裝的過程,看到店裡的衣服直接撬鎖在泰國是不錯的選擇,在美國,你得遇上幾個sneaker.
第七,王寶強小唐式救人「人工呼吸」,不管你是吃了安眠藥燒日記試圖自殺,還是被想要修仙的殺人狂用化學試劑弄到動不了,第一反應都是人工呼吸。
第八,一首膾炙人口的「懷舊華語歌曲」,無論是「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還是「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九,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兩位主創。永遠交不到女朋友的小唐,還有一定要帶著耳機才能破案的老秦。(1裡面是AKG Y45BT,2裡面是BeatsEP)
第十,最最重要的點,「謎題外的謎題」。破案的酣暢淋漓固然痛快,但如果在結局處,不恍然大悟解開另一個謎題,就算是不夠唐人街探案。既加深了整部電影的深度,也給予了一定的人性思考,以及「真相是否重要」的思考。
陳思誠在北愛影版中的功力,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新人導演,算不上特別優秀,但沒什麼明顯的毛病可挑。而從那起,與佟麗婭再難分離。(允許我留個狗頭,破事大家都知道)我留下這麼種想法:會不會以後他指導的每部電影里,都會有佟麗婭?
就《唐人街探案》1/2兩部電影來說,喜歡肯定是更喜歡第2部的,就像王寶強在電影里說的一樣「這才是大片嘛」。更大的場面,更嫻熟的破案技巧,更引人入勝的故事。
《唐人街探案》需要那麼多笑點嗎?為了票房絕對需要。正是因為低俗的預告片,才會吸引那麼多觀眾紛沓而至,然而它真正的票房成功之處,卻是它的故事,讓它的口碑口耳相傳。懸疑喜劇而言,懸疑部分的精彩程度,直接決定了它的定調。這是一個結論,單純的搞笑/滑稽電影,並不能讓觀眾真正埋單。
說到這裡,又想起最近一直看超粒方在講的「角色進展曲線」,也許這樣偏重懸疑解謎的電影,並不會有太多人去在意,角色進展究竟如何,但加上了,必定是「大片」。
另一個比較可惜的點,是「道觀殺人」,本可以更吸引人,甚至是會讓人代入去理解負面角色思想的東西,僅僅只是讓人覺得是有點神經病的收場。無論怎麼說,都有點可惜。像是「洛基」/「達斯維德」/「小丑」這樣的角色會如此討喜,就是即使不能完全懂他,也會理解他這麼做的理由,並且非常有魅力。
(近期會多講講「正面角色進展」「負面角色進展」「平面角色進展」的作用,對於故事與角色來說,太有魅力了,再次感謝超粒方的講解)
我是有魚君
我們下部電影見


TAG:破產姐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