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求正義還是追尋真相?——評《唐人街探案2》的藝術特色

追求正義還是追尋真相?——評《唐人街探案2》的藝術特色

唐人街探案二

 一路繁花相送

江辰 

00:00/03:32

作為當年現象級賀歲電影的續集,《唐人街探案2》明顯要高出《捉妖記2》一大截。大年初三強勢反超,大年初五以微弱優勢擠掉了《捉妖記 2》,榮登春節檔冠軍。《唐人街探案2》的成績很耀眼,截止2月28日票房已達27 億,遠超第一部8億的票房,沖入內地票房前三,可謂是春節檔一部十分叫座的影片。影片主要講述了唐仁為巨額獎金,欺騙秦風到紐約參加世界偵探大賽。唐人街第一神探組合抽絲剝繭,冒著生命危險,擺脫警察搜捕,最終尋得真相的故事。

融合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衝突和演員人設的完美配合,製造大量笑點。這部劇里的喜劇梗很多都來源於中西方的文化衝突。不論是「爸爸打我」還是屢教不改的「主食」,甚至於不斷頻出的中式英語金句,都是中西方文化交融過程中的笑料梗。當然還有不斷呈現的欺軟怕硬的無厘頭梗,而這些梗貼合適當的場景之中的應用,都能呈現出不錯的喜劇效果。笑果擔當的王寶強,更是承擔了整部劇中大部分的笑料。從開頭美國土豪的扮相,到在偵探集合時,英文不好鬧得的笑話,換其他的演員都很難駕馭。但是在影片當中,不論是紅內褲的街頭裸奔,還是醫院的女裝大佬,王寶強「耍寶式的鬧騰」,都產生了很強的喜劇效果,而並不會讓觀眾產生抵觸心理。如果說王寶強是陰陽中的陽,負責活潑,搞笑和耍寶。劉昊然是陰,負責邏輯,推理分析的話,那肖央這個角色就是去負責陰陽調節的。既要和王寶強耍寶搞笑,又要和劉昊然一起分析,暗中較勁。既能夠演的委屈巴巴,無辜的不行,又可以轉眼就變得胸有成竹,詭計多端。最後從傻白甜和大反派之間自由切換。這場「三人行」才碰撞出如此多的火花。

遞進式的敘事方式吸引觀眾注意力,完善影片整體結構。命案接二連三的發生,層層推進的假設中,推翻各種假設,遭遇各種意外和變故,層層剝繭,最終抵達真相。最後還有一個驚天大反轉在等著觀眾,前情細節構建足夠以理服人,犯罪的心理動機也合乎情理。整個探案過程的層次感和複雜性所引發的精彩感讓影片的故事性非常引人入勝,爭分奪秒的緊張感也始終能夠抓住觀眾的心。探案過程引入的風水和道家學說放在影片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劉昊然探案過程中陷入沉思時,影片用炫酷鏡頭展現出他的意識流高速運轉產生的奇想畫面,運用上帝視角在俯瞰整個紐約城,大廈就像積木隨意搬弄,這些畫面表現形式帶給觀眾一種別開生面的新鮮感,讓探案過程更顯生動精彩。

回到《唐人街探案2》電影本身,兩部電影都採用了三線敘事(警察,偵探,黑幫),三線敘事使整體影片的節奏變得非常緊湊,劇情豐富。第二部電影以秦風唐仁宋義三人為主線,進行對於幾起命案之間的解謎分析,尋找真兇。以黑幫國富秀念為主,為了防止秦風他們壞事,多次騷擾的輔線。還有以抓住秦風和真兇,推動劇情的警察陳英為主的輔線。當三者同時因為某一個點而匯聚在於起的時候將劇情推動向下一個階段的同時,也爆發出了不錯的笑果。

影片在劉昊然、王寶強、肖央這個 " 三人行 " 組合上設置了大量笑點,許多都能跟紐約獨特的人文和地域特徵相結合,因而笑點顯得格外新鮮與爆棚。三人扮女護士、王寶強被白人機車男抱走、劉昊然一秒變姑娘,這些笑點的能量都格外強大。王寶強的癲狂喜感和劉昊然的呆萌喜感相得益彰,且比第一集有著更為出色的發揮與互補。怪咖級的各國神探,還有那兩個黑幫傻打手,也都顯得妙趣橫生。此外,還有不少無厘頭的喜劇情境呈現,例如糖廠大亂斗和神探大越獄,誇張的喜感堪稱玩到飛起。第二集笑點全方位開花對比第一集喜感全靠王寶強耍寶來撐,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唐人街探案2》電影整體節奏很好,宗教元素沒有脫離推理陷入怪力亂神的自說自話,有理有據,合情合理。加入一絲恐怖氛圍只作調劑,主調還是歡快癲狂。不會顯得偏離影片的整體基調,又增添了一處亮點。案情回放的轉場設計十分精緻,多方亂入的誤打誤撞依然笑果十足。拳打腳踢,飛車追逐,赤裸狂奔,開心,緊湊,熱鬧,首部成功元素一個不少。文化輸出的隱喻符合政策導向,最後的適當調撥又深化了故事主題。

中國元素的加入,使影片的內涵和深度瞬間提升了兩三個檔次。《唐人街探案2》中連環殺人的核心邏輯,由風水、五行推動。片中有很多代表東方文化的符號,比如鎮靈符,比如陸國富看的書是《道德經》。尤其是片中殺手,曾經救死扶傷的天使洋醫生,在自己醫院內修建了一座中式祭壇,並對道德經背誦如流。但是元素太多,反顯得有些凌亂。偵探大賽的設置空有噱頭,實際表現卻不多,功能性角色除了特種兵與黑客幾乎沒有,卻又搶佔不少篇幅。第一部那樣完美的反派可遇不可求,但這次的反派就差很多,出現時已然突兀可疑,後來的自白更是浮誇又無厘頭,讓嚴密的探案推理直接從動機上垮掉了。

比起第一部來說,第二部尋找真兇的過程,似乎更「親和」一點,一開始就直接指出兇手就是宋義,然後再抽絲般的一點點的反轉,找到了真兇是醫生,直到最後又進行了一次反轉,宋義成為了第二兇手。陳思誠依舊喜歡在劇情中不斷地誤導觀眾,不斷的對兇手進行畫像,直到最後再給觀眾一個真正的正確答案讓人恍然大悟。留白讓觀眾開腦洞,也是一貫伎倆。有意思的是,兩部劇裡面的真兇,都被放走了,這也暗示了秦風對於真相的追尋,遠遠大於正義。兩部劇中,秦風都不止一次表示了,自己一直在追尋完美的犯罪。電影的結尾處,當唐仁問秦風他與宋義說了什麼時,光打在秦風臉上,顯出明暗兩面,對應第一部立起來的那張紙,一明一暗,善惡一念之間。而故事,還未結束……

(作者:丁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袋影評 的精彩文章:

TAG:口袋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