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激光電視普及難題正被逐一攻克 續延「一日千里」之勢

激光電視普及難題正被逐一攻克 續延「一日千里」之勢

2月28日,「激光電視標準發布暨激光顯示聯盟成立」發布會在京召開,會上由海信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商會聯合起草的《激光電視機技術規範》正式發布,這是中國彩電業歷史上第一個激光電視產品標準。該標準的問世,標誌著中國激光電視行業將正式步入規範健康發展快軌。

去年,在經歷「史上最嚴」房地產調控、液晶面板大幅漲價及手機/OTT電視盒子等視聽相關替代產品快速發展之後,彩電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彩電零售銷量4752萬台,同比下降6.6%,創2003年來最大降幅。不過,由於均價回升,彩電零售額1630億元,同比保持了4.5%的增長。另外值得考究的是,55寸以上大尺寸彩電銷量繼續增長,所佔份額超過1/3,智能電視、激光電視等升級產品銷量不斷提升,特別是激光電視增長十分明顯。

同樣來自奧維雲網(AVC)數據,2017年,中國激光電視總銷量為7.1萬台,雖從目前市場佔有率來看,激光電視相對小眾,但銷量較2016年漲幅卻高達226%,增幅上激光電視已成為去年彩電產品技術中成長最快的品類,且後續增長空間依然令行業振奮。預計2018年,激光電視有望再呈現翻倍的增長,將達到16.4萬台銷量,同比增長116%。激光電視市場發展正呈「一日千里」之勢。

縱觀激光電視的發展歷程,從2013年國內市場正式啟動,2014年全球首款激光影院誕生,到2015年海信加碼、奧圖碼入市,2016年全球首款4K激光電視、堅果智能影院、長虹CHIQ激光影院先後發布,再到2017年100英寸激光電視產品增多,海信、長虹、明基、小米、極米、堅果、艾洛維、光峰、奧圖碼等企業加入激光陣營,直至2018年,激光電視成CES上的最大亮點,海信、長虹、索尼、極米、PPTV等激光產品驚艷亮相等等,激光電視目前已是中國彩電業重要的技術分支力量之一。與很多新興品類入市一樣,激光電視當前也正面臨著普及機遇與市場挑戰並存的狀況。

從市場普及機遇來看:

其一,消費升級,用戶需求激增。消費升級深入電視業,大眾消費需求開始追求品質黑科技、大尺寸及高端,用戶對於70英寸以上大屏幕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且消費者的大屏界限不斷被刷新,大屏滲透率不斷提高,在平均尺寸上,電視機的平均尺寸已提升至48英寸。激光電視成為了大尺寸液晶電視和傳統投影儀之外的大屏幕觀影選擇,2017年激光電視在80英寸及以上市場的零售量佔比達到42.8%。

基於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的判斷,未來激光電視還將呈現井噴式增長。奧維雲網(AVC)對激光電視市場規模預測顯示,到2020年,激光電視銷量規模將達到45.1萬台,增長率為54%,銷售額將達到106.4億元,未來三年,激光電視呈高速增長之勢。

其二,技術逐步成熟,應用場景多元。相較目前的液晶電視,激光電視擁有六大優勢,即超大畫面、攜帶方便、護眼健康、能耗低、高亮度以及經濟性,其發光、顯色、光源分離度更高,更便於用戶快速安裝布置。而且在7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電視產品中,激光電視能做到便於安裝、護眼及價格平衡三者兼顧。

在技術上,國內激光投影產業經過技術積累,在激光全色顯示技術領域擁有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特別是在全面芯三基色激光、激光顯示等關鍵部件和整機技術方面均有自己的專利保護,具備在該領域實現產業化重大突破的良好基礎。另據剛發布的《2018激光電視白皮書》分析,當前激光電視技術已經成熟,在亮度、色彩、使用壽命等方面優於傳統投影設備;在價格、觀看感受等方面較液晶電視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應用領域中,激光電視可用於科研、軍事、教育(教學、課件演示)、商用(大尺寸視頻演播)及家用(高級家庭娛樂)等領域內,應用場景更加多元化,可開拓新應用領域,擁有無限上升空間。

其三,多方品牌支持,極力推廣。截至目前,在激光電視陣營中,不僅有海信、長虹等傳統電視品牌坐鎮,還有極米、堅果等互聯網品牌加持,以及艾洛維、奧圖碼、明基等投影品牌的鼎力相助,多方勢力合縱連橫,持續推進激光電視產業的發展。

以海信激光電視為例,目前海信激光電視已覆蓋80英寸、88英寸、100英寸、120英寸及150英寸等多個尺寸段。榮獲「創新產品」大獎的海信100英寸4K L6激光電視,擁有亮度高、色彩豐富、長壽命、節能環保的差異化優勢,亮度達到350nit,色域達到116%,比液晶電視的色彩更豐富,外加HDR顯像技術等新技術應用,大大提升了觀看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光電視國內品牌格局中,傳統電視品牌的優勢體現在技術研發能力強、銷售渠道廣及消費市場根基厚等方面,不足之處則表現為價格高;互聯網品牌的優勢更在於宣傳推廣能力強、價格較低,不足為硬體技術相對薄弱;投影品牌的優勢是成本低、價格低及商用渠道廣等,不足為家用推廣力度小、產品參差不齊及消費者忠誠度還未形成。所以,不同品牌優劣並舉,帶給消費者不同的選擇。

其四,OLED、QLED等競品暫無實質性突破。在激光電視之外,電視業還有OLED、量子點電視佔據一方,儘管行業內對其寄予厚望,但目前來看,他們的發展仍暫時沒有實質性突破。以OLED電視為例,這是一種將技術專註於單個像素點的技術思路模式,而單個像素點不僅要提供發光還要顯色還要保證壽命,外加萬元級大尺寸產品售價等,現在仍無很好的平衡辦法。這就給了激光電視橫空出世並迅速發展的機會。

其五,國家政策支持。當前,激光顯示已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務院、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出台的一系列促進激光顯示產業發展的政策,對於促進我國激光顯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國家政策上給予支持,無不為激光電視的普及增添了一副鎧甲。

從行業發展挑戰來看:

除普及機遇外,激光電視在我國的發展仍有不少難題需要攻克。首先,市場標準不統一,競爭不正當。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起步階段的蓬勃成長期,很多極具前景的行業初期會遇到產品技術沒有規範標準、品牌廠商間存在不正當競爭等狀況,嚴重地會衍生出畸形的發展模式,致使消費者對該品類產品產生不信任感。

激光電視在我國啟動較晚,目前正處於發展前期,也存有市場標準不統一,競爭不正當的現象,就比如,「激光電視」與「激光投影」概念不清晰、「亮度」等核心技術指標差異大、單位標示不統一及價格混亂等,而正是基於此,國內首個《激光電視機技術規範》昨日新鮮出爐,以促進激光電視市場更加有序健康的發展。

據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主任張素兵博士介紹:「激光電視機是指採用了激光前投影顯示技術,配備專用投影幕,可接收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設備。」相信伴隨《激光電視機技術規範》在市場行進中所起到的標準規範作用,激光電視的市場競爭將更為健康有序。

其次,消費者認知不足,接受度不高。眼下,激光電視整體處於發展萌芽期,消費者對該電視形態的認知還有限,理解、消化及接受需要更多時間,這也是導致激光電視市場銷量不高的原因所在。不過,伴隨電視品牌的推廣及相關行業人士的引導和宣傳,激光電視市場真正被放大指日可待。

不僅如此,激光電視所擁有的健康舒適的視覺體驗,對眼睛的危害特別小,消費者十分看重健康家電,激光電視正對痛點;而且從目前激光電視的市場現狀來看,呈現了「三高一低」態勢,即「銷量提高、銷售額提高、清晰度提高、價格走低」,特別是市場均價上,萬元機門檻已經突破,處在了消費者的接受範圍之內,更易被消費者認可並青睞。

最後,市場規模相對較小,OLED等競品虎視眈眈。激光電視2017年全年銷量7.1萬台的市場規模相較4800萬台的電視總銷量來說,簡直微乎其微;而且,在市場份額競爭上,還有OLED、量子點、人工智慧及8K等技術品類虎視眈眈,極力拚搶;再加上,激光電視產品自身核心部件貴、價格參差不齊、噪音大及超薄化難突破等問題依然存在,激光電視的發展仍有一段路要走。不過整體來看,激光電視普及路上的難題正在被一一攻克。

進入2018年,中怡康發布的2018年第五周數據顯示,元旦以來,激光電視累計零售額比去年同比增長248.7%,本周環比增長57.1%,成為元旦春節年貨市場上的專寵。可以預見,2018將是激光電視的爆紅元年,「一日千里」之勢還將延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電網 的精彩文章:

密集恐懼症要犯了 諾基亞或推五攝旗艦手機
三星發布新款雙攝感測器 低端手機機型拍照效果將得到改善?

TAG:智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