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一器——粗粗壯壯象腿瓶

每日一器——粗粗壯壯象腿瓶

明 德化窯鋪首象腿瓶

說明:德化為中國三大瓷都之一,其白瓷生產歷史悠久。因其產品製作精細,胎質堅密,釉面滋潤似脂,故有「象牙白」、「鵝絨白」等美稱,德化白瓷因其獨特的風格,在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國際上享有「東方藝術」之美譽,被贊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e)、「中國瓷器之上品」及「世界白瓷之母」。明代為其鼎盛時期,胎質釉色與造型技法,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幾無可出其右者。

瓶敞口,束頸,豐肩,筒腹,圈足。腹上部暗刻回紋,兩側置雙鋪獸,獸首形象細緻生動;通體盡施白釉,素靜養目,瓷質緻密,釉色光潤明亮,凝如堆脂,潔凈無暇。全器形態秀美,氣韻生動,呈古樸典雅、端莊大方之狀,乃為德化白瓷精品。

明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圖象腿瓶

說明:筒瓶為明末清初特有之器形,盛行於崇禎,順治兩朝。其筆直的筒身是展現瓷畫絕好的載體。它的出現滿足晚明以來居家文化高度豐富,發展的需要,因此廣受歡迎。紋飾題材甚廣,版畫故事人物,瑞獸怪禽,妍花靈鳥無不入畫,所繪無不精細,是為中國瓷畫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此筒瓶口沿飾一周大小間隔的蕉葉紋,肩部底足處暗刻線紋,此三者為明末清初琢器最常見的裝飾,亦為判斷之重要依據。圖中所繪「加官進爵圖」,為此時期甚為流行的題材。中立一官員,身佩玉帶,雙膝微曲,雙手合起,身體前傾,拜請面前一位著布衣隱居高士。旁立五仆,兩位執禮器一位執旗而立。另一人雙手托劍,一人雙手托官帽,周圍山石花樹各餐秀色,青花濃淡相配,層次分明。人物繪畫古氣橫溢且有奇趣,尤其僕從武士等皆恢奇恣肆。晚明畫意轉變,下啟康熙瓷畫流行刀馬人之先聲,開一代未有之潮流。

清 愙齋款仿古象腿瓶 (一對)

圓形,小口微隆,溜肩,肩部最寬,下逐漸收斂,器底下凹成圈足,整體細長而穩重,通體細膩,有光澤。主題紋飾為金石文字,銘文古拙,輪廓斑駁,似金石碑拓。內容為「晉磚文」:「晉元康七年八月丁丑茅山裡施傳研作,晉元康,壽石山房摹」,底鈐「愙齋」印款。

此類器形初見於明代萬曆年間,天啟、崇禎時也多有燒制,一直沿續到康熙時期,成為明清兩代最為流行的器物之一。刻字書法體舒展,行雲流水。明清以來,金石考據學流行於文人士大夫之間,蔚然成風,在此背景之下,金石文字頻繁出現於各類工藝之裝飾圖案中,古雅宜人,極具特色。此件仿古象腿瓶器形挺拔,展示了作者好古師古的雅興與情懷。

清康熙 五彩人物圖象腿瓶

撇口,短頸,直筒形腹,因其形似象腿,因而又稱「象腿瓶」。頸部繪五彩花卉紋,瓶身通景繪五彩人物故事圖,人物眾多,情景生動,色彩豐富典雅,是康熙時期五彩象腿瓶的標準器。

清乾隆 粉彩開光象腿瓶

瓶敞口外撇,短頸,溜肩,直腹下收,圈足。內壁和底施淺綠釉,主題紋飾為二組開光式粉彩繪花鳥紋。開光外藍釉軋道地繪西番蓮、回紋、如意紋、蓮瓣紋等。造型端莊大器,紋飾富貴華麗,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喜歡你就點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器絕美蘋果尊
歷朝八寶紋瓷器鑒賞

TAG:收藏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