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往事》:一張聯結海峽兩岸的「舊船票」

《台灣往事》:一張聯結海峽兩岸的「舊船票」

2016年廈門的海邊,一位垂垂老人望著天空一隻搖曳的風箏,時空一轉,風箏輕輕落在了1919年的台灣江口。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大門由此打開,《台灣往事》開始一幕幕呈現。

「厚重」不是歷史的唯一面孔

莽撞熱血的周紹禎、穩重好學的庄是耕、家教嚴格的林清文。《台灣往事》便以這三位性格迥異的少年成長蛻變為主線,通過描述他們在「黃民化運動」中民族主義意識逐步覺醒的過程,折射出百年前台灣的屈辱與動蕩。

三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卻在時代洪流沖刷下邁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周紹禎輾轉深入內地抗戰,顛沛流離九死一生;庄是耕則考取了心心念念的帝國大學,中途卻被日軍強行征派到前線戰場;林清文在島內地下辦學傳授國學,致力於戰火年代傳統文化的傳承。三個人的命運如同一根絲線,隨著時間的推進慢慢縫合出這段歷史的全貌。

《台灣往事》的故事雖橫跨近一個世紀,但花了很大篇幅著墨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林清文為了青梅竹馬的小美同日本小孩打架,在受罰後小美也陪著他一起離家出走。周紹禎、庄是耕、林清文三人共同進退,在中國學生與日本學生的棒球比賽中協同作戰扳回一分,在課上因不忍日本老師對中國軍隊的詆毀而奮起反駁,被退學後又一同為遭遇「黃金水稻」騙局的農民請願遊行。

如果 青春熱血的友情是 戰亂時期的一抹亮色,劇中親情的描繪則更凸顯日治時代島民的隱忍與剋制。「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精通中醫的林家祖父,注重孔孟文化與傳統道義;父親林漢仁看似柔弱內心卻剛強正義,面對因兒子而起的逮捕,因顧及家人而從容面對;林母阿梅在日本人高壓政策下不卑不亢,在理智與情感的交困中,選擇了家庭與兒女為重,一生堅守與忍耐。

以往的抗日年代劇,大多以炮火紛飛的戰爭場面,或緊張刺激的諜戰劇情向人呈現。《台灣往事》在時代背景下加入情感表達與人性關懷,更多生活化的描繪使原本厚重深沉的歷史得以相對輕盈地呈現。

推開「日據時期」的大門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隨即「馬關條約」簽訂,台灣 開啟了 長達50年的日據時代。

作為少數講述日據時期的年代劇,《台灣往事》在題材上算是一次細分突圍,但劇情仍出現了一些「俗套」的橋段。例如童年時期林清文與小美在鐵路上崴腳然後突遇火車最後脫身的情節,實在是「似曾相識」;還有當林清文帶領群眾請願,面對日本警署的槍口,周紹禎突然朝對方扔去石頭,導致十多個群眾無辜殞命,事後還沒有悔意的安慰同伴,「你怕什麼,第一個石頭還是我扔的。」雖說事情發生在懵懂的少年時期,但這種心態還是讓人覺得難與其「抗戰青年」的人物設定自洽。

《台灣往事》的劇情在細節上雖稍有瑕疵,對於人物角色的刻畫還較為客觀寫實。劇中的日本人沒有非黑即白的臉譜化呈現。與林清文同一天出生的武夫,對台灣人有著鄙夷心理,卻又恪守父親的家訓,約架中國學生又在關鍵時候出來勸和;其父松村一心效忠日本帝國,對請願的台灣農民窮凶極惡卻又會因為麻煩別人而誠摯道歉。《菊與刀》中描述日本人的複雜性格在劇中有所呈現。

在熒屏上眾多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同 《台灣往事》一樣 講述台灣日治時期的作品不多,但依然有跡可循。電影《海角七號》中有著橫跨60年的動人故事,動亂時期的愛情如同玫瑰,戰爭便是藏在花朵下面的刺;電視劇《春梅》以女子春梅的視角,見證日治時期的動蕩與變遷;最令人震撼的還是還原台灣原住民與日本人殘酷戰爭的電影《賽德克巴萊》,這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拍攝的又一部同題材作品,影片將慘烈的戰爭赤裸地呈現。「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大和民族,山河故土的守衛便是長矛與軀幹最後的使命」。

每一部年代劇都是對歷史的一次溫習,如今《台灣往事》再次推開了日據時期的歷史大門,對於許多青少年而言,百年之前的這段往事或許是他們歷史知識的盲區,但不管這段歷史以何種題材,哪種形式呈現,都應當被人銘記。正如雪萊那句,「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

本文來自傳媒十,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與海康威視達成戰略合作,傳化智聯加速推進物流數字化
英特爾稱補丁重啟影響最新處理器 下周發測試補丁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