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老了,只願有他們百分之一的美好

當我老了,只願有他們百分之一的美好

今年春節,不知你過得如何?

是不是很多人覺得春節都埋沒在各種應酬聚會中,和從前比,少了許多淳樸的煙火味?

GIF

什麼是煙火味?

說白了,就是生活的本質,最貼近心靈深處的滿足。

想起前年掀起的「小森林熱」,還有近幾年很多以「慢生活」為主題的綜藝,無一不流露出人們對現代生活的反思。

不想再成為工作和物質的奴隸,不想在快節奏中迷失自己。

人們重新燃起對自然生活的嚮往,開始找尋遺失已久的人生樂趣。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拚命想要重拾的東西,其實,有些人已經擁有了半個世紀。

有一對老夫妻,他們有一棟木屋,一塊土地,每日灌園鬻蔬,在與自然的朝夕相處中安渡餘生。

關於他們生活的紀實電影,有著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

《人生果實》

這部一個半小時的紀錄片,平淡如流水賬。

就連導演都說:拍攝過程中沒發生任何精彩的事,但回頭看時,這種慢生活本身就是一種至高的幸福。

主人公修一90歲,英子87歲。

他們確實很長壽,兩人的年齡加起來將近兩個世紀。

在很多人印象中,這把年紀該是老態龍鍾、行將就木的衰敗模樣。

但他們卻仍精力充沛,每天辛勤耕作,享受勞動的樂趣。

GIF

幾十年前,在屋旁的空地上,老兩口陸續種植了50種蔬菜,70種水果,還有各種花草,種類繁多。

為了分辨,修一專門做了很多小木牌,

刷上亮色的油漆,註明這些植物的名稱和用途。

一切都來自於手工,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製作者內心的柔軟。

當然,辛勤勞動自然會換來豐收的果實。

時令一到,英子就用豐富的果實做出美味的食物——

例如誘人的櫻桃酸奶。

新鮮的草莓蛋糕。

以及咕嘟咕煮出甜香的桃子蜜餞。

除了種地,英子每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丈夫烹飪可口的飯菜。

不論是炸丸子還是烙鬆餅,亦或是燒魚、燒豆腐,

簡單的食材在英子手裡,總能變換出各種花樣。

GIF

「來吧,完整的放到我盤子里!」

修一開著玩笑,迫不及待要吃剛烤出來的焦糖布丁。

而當美食吃到嘴裡時,修一都不吝於誇獎英子的廚藝。

老伴滿足的笑容,就是英子做好下一頓飯的動力。

但即使廚藝高超,英子還是會偶爾抱怨:

「外孫女說我做的飯都是茶色系,因為都是用醬油燒出來的。」

其實粗茶淡飯,不就是最好的食物么?

英子談起在上大學的外孫女:

「她現在二十歲,在外面吃各種各樣的美食,但等到她四五十歲的時候,估計又會開始懷念我做的東西了吧。」

所以,英子想著,趁自己還做的動,就多做一些。

每做好一冰箱的湯汁佐料,還有各種小菜魚乾,她都仔細包好寄給家人,一起分享收穫的喜悅。

除了幾十年如一的口味,有趣的是,英子烹飪食物的炊具也都是歷經幾十年歲月的舊物:

四十幾年的砂鍋,黝黑髮亮的鐵壺,傳統的中式蒸籠……

英子說:「女兒經常用微波爐,但那東西不行。」

顯然,英子很固執,她不喜歡沒有溫度的機械產品,而更喜歡「手作」。

GIF

比起英子,其實修一更加固執。

他偏愛使用自然材質的物品,例如喝酸奶要用木質勺子。

修一也不喜歡塑料,外孫女小時候想要一個娃娃屋時,他不支持買商場里的塑料製品。

最終,固執的修一居然自己設計,用木材做了一個娃娃屋出來。

每一個看過這座小木屋的人,都感嘆於它的精巧。

固執的修一堅持取材自然,堅持花時間來打磨一個小木屋,這樣做,也許是因為他那作為設計師的驕傲。

曾經的他,是建築公司的資深設計師。

上世紀60年代末,名古屋市實行「高藏寺新村計劃」,鼓勵開墾高地,建造新的住宅區。

修一作為參與計劃的設計師,提議開拓綠地,重建山林,希望人們的住宅更貼近自然,更人性化。

然而,那個時代優先發展經濟,政府和建築業並不看重建築設計中的人性化和自然因素。

因此,修一的設計規劃沒能實行下去。

出於對建築業的失望,修一在高藏寺新村旁蓋起了一棟木屋,自己種植樹木,逐漸歸隱,過起了慢步調生活。

「為什麼要過慢步調的生活呢?也許有別的路可走呢。」

曾經和修一共事的同伴,直到現在還為他感到惋惜。

但對於放棄事業,修一似乎並不感到可惜。

幾十年後,當有人希望修一能寫一部關於「高藏寺新村計劃」的回憶錄時,修一淡然拒絕了:

「我已經90歲了,想儘可能的珍惜自己的時間。」

這不是故作清高。

曾經,沒人理解修一回歸自然的堅持,而現在,他只想把時間留給最珍視的家人和生活。

想想,當年如果沒有他的堅持,現在也許就沒有高藏寺新村旁的木屋,

而我們,也就無法欣賞到這樣一部耐人尋味的電影了。

GIF

到這裡,我們也該明白——

《人生果實》要講的不僅僅是種地、做菜這麼簡單,導演似乎更希望從修一的人生選擇中看出些端倪。

遠離熱愛的事業,放慢生活的步調。

為何做出如此選擇?一切只因為一個永恆的命題:

「人們應該居住在何處呢?」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人們該何去何從?」

如果把人比作植物,那麼出生是萌芽,成長是抽枝,愛情是開花,

再歷經風吹日晒、雨落雪灑,走過漫長四季,最終才能收穫果實。

——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落雨養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而生命的根,人的落腳處,終歸還是土地,還是自然。

如果想生活的像個人一樣,就要認真感受每一寸陽光,

品味每一口飯,種好每一棵樹,

一步步澆水施肥,一點點靜待收穫。

如同海子的詩: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 劈柴, 週遊世界。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導演也沒想到,採訪過後不久,修一就在一個午後安然去世了。

面對不同尋常的場景,他決定用鏡頭毫無保留的記錄下來。

很多人驚嘆於這個畫面,畢竟在多數人的觀念里,直接拍攝逝者的臉,是極不尊重的行為。

但出乎意料,這個本該充滿悲傷的死亡直面現場,卻顯得那麼從容平靜。

就像是每天叫老伴起床吃飯,叮囑他早點休息一樣,

英子沒有痛哭,她摸摸修一的頭髮,說:

「老頭子,等著我,我會好好生活下去的。」

而之後的每一天,英子還是會做好可口的飯菜,放在修一的遺照前,叮囑他:「老頭子,吃飯啦。」

能這樣樂觀優雅接受死亡的人,不論是離開的、還是留下的那個,都讓人敬佩和尊重。

修一的離去並不倉促,他珍惜過生活,享受過人生,因此也能坦然離開。

影片結尾,一家由修一設計的療養院準備開始動工。

這家療養院將會和修一、英子的家一樣,種滿樹木蔬果,散發自然的魅力。

對於這份設計,修一沒有收取任何酬金。

他把它當作留給後人的禮物,也作為他對自己人生的圓滿總結。

「這對我來說,是一生一次的幸福工作。」

「比起金錢,人更重要。」

通過這份設計,修一希望將自己的畢生追求和生活感悟傳承下去:

「我覺得能發自內心的感到自己家真好,在這種安心感中渡過每一天,比什麼都要美好。」

影片最後,英子偶爾感慨:還是會感到空虛……

畢竟她已經陪伴修一走過了整整65年。

但轉念,她又釋然了:「沒辦法,就當壽命盡了吧。」

來年,英子拿出修一離去前收集的落葉肥料,將它們播灑在土地上。

依舊是那句「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但這次,人不同,光景不同,感悟也不同了。

GIF

來於塵土,歸於塵土。

遵循自然規律,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不任意荒廢時光,勇敢追求想要的生活,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當然,還要記得,珍惜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那個人。

(想看的,電影首發站有)

電影鋪子

微信 |movpuzi

電影大餐、生活甜點,葷素搭配,常吃不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鋪子 的精彩文章:

刷爆微博的這檔國產新綜藝,讓80、90後全中槍
滿清十大酷刑比起這新片,簡直弱雞

TAG:電影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