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Spotify未來靠何生存?或需涉足硬體業務推智能音箱

Spotify未來靠何生存?或需涉足硬體業務推智能音箱

【騰訊科技編者按】國外媒體周三發表分析文章稱,面對財大氣粗的市場競爭對手,音樂流媒體服務提供商Spotify不畏艱難謀求求生,準備以最高230億美元的估值在美直接上市。事實上,Spotify能夠生存下來是個不小的奇蹟:這家此前名不見經傳的瑞典公司需要說服各大唱片公司上傳數以百萬計的歌曲供其用戶欣賞,且不需要付費購買。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雖然各大唱片公司能夠通過Spotify獲取版權費,但是與習慣通過「傳統」網路銷售獲取的版權費不同,他們通過Spotify獲得的版權費更加的支離破碎,原因是用戶每點擊一次音樂,Spotify才會向他們繳納專利費。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三公布的Spotify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為「SPOT」。Spotify可能是今年在美國上市的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Spotify此前已向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提交首次公開募股申請文件,將於上半年採用直接上市的方式掛牌。

Spotify不採用傳統的首次公開募股方式上市,而選擇直接上市表明該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因為直接上市繞過了集資等環節。截至2017年年底,該公司擁有5.82億美元現金儲備。直接上市不需要讓投行為企業和設定發行價舉行首次公開募股的各種活動。Spotify在招股說明書中稱,該公司上市首日在紐交所的開盤價將由當日的買單和賣單直接確定。

因為不進行傳統路演,也不確定發行價,希望參與Spotify首次公開招股交易的投資人只能夠先仔細閱讀該公司長達264頁的招股說明書,然後再做出是否參與交易的決定。Spotify招股說明書把募資額定為10億美元,這一數據可能是一個預留數據,隨著上市的日益臨近,預計會有所調整。而且,只憑藉募資額很難確定Spotify將在首次公開招股中發行多少股票。

是否值230億美元?

選擇直接上市,能夠讓Spotify早期投資人在公司上市後套現離場。但是因為Spotify並未通過新股發行募集資金,這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發展起不到太大的推動作用。Spotify在招股說明書中稱,2017年該公司股票在次級市場的成家量為1280萬股,估值在63億美元至209億美元不等。今年以來,該公司股票在次級市場的成家量為280萬股,估值在159億美元至234億美元不等。換句說話,Spotify表明公司的合理估值在63億美元至230億美元之間。

Spotify在招股說明書中透露,該公司2015年營收為23.7億美元;2016年營收為36億美元;2017年營收為49.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39%。其付費訂閱用戶數的年度增長率達到46%,月活躍用戶數年度增長率為29%。Spotify目前還沒實現盈利,在2017年凈虧損為15億美元。Spotify之所以出現巨額虧損,主要是向音樂版權方支付了巨額的版權費用。

無論如何,流媒體都將是音樂產業的未來和方向。Spotify周三宣布上市,並不是說這家公司將會保留現狀。長期以來,這家公司一直被威脅包圍,如今的情況也沒有任何不同之處。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三家科技巨頭均已涉足音樂流媒體市場,而且都擁有為用戶提供音樂服務的硬體。與上述三家公司相比,Spotify不僅勢單力薄,而且也沒有自己的硬體產品。

雖然Spotify已同三大唱片巨頭--華納、環球音樂和索尼音樂--簽訂了合作協議,但議價權卻仍牢牢掌控在唱片巨頭手中。即便是Spotify在談判中降低播放每首歌曲的版權費,但是把所有的版權費疊加在一起仍得出一個相同的趨勢:上漲。

甚至是從公司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Spotify也面臨著挑戰。這家公司曾經遊說瑞典政府,通過放寬移民法使其把頂尖人才帶到瑞典,從而讓公司繼續把總部設立在瑞典。雖然Spotify目前的總部仍在斯德哥爾摩,但許多工作崗位目前都部署在紐約。

Spotify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我們當前和未來的競爭對手可能擁有更高的品牌知名度,與唱片產業、其他內容版權人和移動設備製造商建立起更穩固的關係。在與我們競爭的市場中,他們可能會擁有更大的財力、更優秀技術和其他資源,或者是擁有更多的經驗。」Spotify指出,蘋果和谷歌目前是該公司的主要威脅。而且更為重要的是,Spotify每獲得一位新用戶,都會根據iOS和Android平台中的應用內支付分賬協議向蘋果或谷歌支付分成。

儘管如此,Spotify如今仍在全球擁有了1.59億用戶。但是如果想要繼續保留音樂流媒體市場的龍頭地位,Spotify就必須考慮以下三個重要問題:

第一:比任何人了解用戶

Spotify在每周一都會清空用戶播放列表中的音樂,並向用戶推薦一些該公司認為是用戶喜歡的歌曲。雖然許多公司承諾要推出能夠正確計算的推薦演算法,但是沒有一家公司的推薦服務比Spotify的Discover Weekly更加準確。一位Twitter用戶就表示:「Spotify的Discover Weekly比我還了解自己。」另一位用戶則表示:「我希望與Discover Weekly的演算法約會。」

Spotify的演算法受到用戶認可的部分原因,是該公司為高級推薦演算法投入了巨額資金。Spotify在2014年收購了智能音樂數據分析平台The Echo Nest,後者能夠幫助使用其服務的音樂軟體分析用戶數據,計算出用戶的對音樂的獨特口味,從而能夠向用戶推薦符合其口味的歌曲。Spotify的這一收購,不僅替身了自己的推薦質量,而且還降低了競爭對手的推薦質量,原因是The Echo Nest此前的合作方包括了蘋果、亞馬遜和谷歌。在交易完成之後,該公司切斷了與上述公司之間的合作。

Spotify表示,該公司將繼續對此類技術進行「重大」投資。這是Spotify保持差異化的關鍵。如果Spotify的推薦服務比其他公司的更好,該公司肯定將會勝出。生命中沒有比發現新音樂更令人滿意的事情。

第二:創辦唱片公司

Spotify去年的營收達到50億美元,但卻出現了14億美元的虧損。原因非常簡單,Spotify向唱片公司支付了巨額的版權費,佔到公司整體支出的70%以上。

想要實現收支平衡,就如同對原創劇進行大筆投入的Netflix一樣,Spotify可能會考慮創辦自己的唱片公司。Spotify的推薦引擎能夠幫助公司確定於哪些藝人簽約,製作什麼樣的音樂。在擁有了簽約藝人之後,Spotify等於擁有了完整的音樂發行圈,最終能夠實現節約成本的目的。

Spotify的簽約藝人可以免費在這家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網站進行作品推廣,而且Spotify也不必再向已擁有版權的音樂支付版權費。

第三:出售自己的硬體

蘋果在上月開始發售音質卓越的智能音箱HomePod。不過HomePod用戶必須遵守一個重要條件:只能夠使用Apple Music。從理論上講,無論是谷歌還是亞馬遜的智能音箱,都可以像蘋果一樣只支持自己的流媒體音樂服務。

想要解決目前的窘境,Spotify或需考慮開發自己的硬體設備。雖然開發硬體難度極大,但卻最為現實。Spotify的智能音箱能夠讓該公司完全控制向用戶提供的服務,並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再推出新訂閱用戶服務。Spotify想要開發智能音箱,繞不開與谷歌繼續進行合作,原因非常簡單,Spotify沒有開發出自己的移動操作系統。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Spotify制定的戰略需要讓公司服務變得更加卓越,讓用戶無論通過現有或新設備都能夠堅持使用Spotify服務。(編譯/明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蘋果CEO股東大會談接班人問題 候選人數量眾多
失控的攝像頭:誰在售賣你的私生活?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