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磨鏡:為銅鏡上光,與制鏡開光處理鏡面是兩回事

古代磨鏡:為銅鏡上光,與制鏡開光處理鏡面是兩回事

在宋代之前,社會興起了磨鏡行業。「磨鏡」一詞最晚在唐代已出現。唐代詩人賈島《黎陽寄姚合》詩曰:「去日綠楊垂紫陌,歸時白草映黃河。新詩不覺千回詠,古鏡曾經幾番番磨。」由此可知,唐時已有磨鏡。

這種磨鏡,是與制鏡的開光處理鏡面是兩回事的。經過玄錫做表面處理的漢唐銅鏡,最初是不需要再作別的處理即可照容的。至晚唐時,銅鏡的銅質有了變化,不斷對銅鏡上光才有必要,磨鏡業可能就是這樣興起的。

唐代月宮鏡

宋以後,宋鏡告別了精工鑄造,以砂型代替了泥模,用錫量由25%上下降至5%左右,鉛則由5%上升至15%左右,這使銅鏡銅質不佳,表面粗疏,色澤變黑,經得起摔打,磨鏡就更為必要。宋鏡在成型後,第一次開光即應加塗反光材料,以後磨鏡更應不斷進行。宋元明清以來,磨鏡之圖、磨鏡之葯不斷見諸文獻,就是這種社會現象的真實記錄。

宋代二花卉鏡

附圖可看出,人物衣著似宋以後,畫面顯示的三面銅鏡均為圓形,且較大,應是宋以後之銅鏡。磨鏡匠師衣著補丁,顯然為社會底層勞力之人,其腰間掛一瓶狀物,應是裝盛磨鏡原料之器。

磨鏡圖

魯迅曾在北京得到明代銅鏡一面,直徑達42公分。魯迅為此激動不己,1925年寫了《看鏡有感》一文,例證磨鏡業在民間生命力之強。

明代弦弧素鏡

磨鏡業興盛於宋代之後,這是制鏡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個結果。宋代之前,漢唐銅鏡的生產一律採用精良的「范鑄工藝」製作銅鏡,至宋以後,由於銅鏡的普及、競爭的激烈、成本的下降,迫使銅鏡的質地由成本高昂的高錫鏡變為成本較低的高鉛鏡。銅鏡質地的變化使得「范鑄工藝」改變為「砂型鑄造」工藝。

清道光磨鏡圖

這種工藝透氣性能好,不會發生因腔內銅液聚熱而爆炸。更重要的是用一個模芯可以夯築多個砂型,大大提高了銅鏡的生產效率。但這種工藝與細膩的泥范相比,鑄件顯然變得粗糙,也就是這時,鑄鏡業告別了「精密鑄造」。

清代花卉鏡

這一工藝改變使銅鏡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成本較前大大下降;產量較前大為提高;工藝較前粗糙;形體較前變得輕薄;改變了漢唐銅鏡易碎的缺點而經得起摔打;皮相以鉛的灰褐色為主調。總之,宋鏡的變化源於它的實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穀神星 的精彩文章:

蔣兆和、黃胄、郭全忠、溥儒、李自強、史正學國畫藝術人物作品
竹林隱高士,梅下藏凡心:張善仔、陳少梅、任熊、溥儒、楊大章、史正學國畫藝術

TAG:穀神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