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被不法商家用來宰客 「殺熟」應有懲罰機制

大數據被不法商家用來宰客 「殺熟」應有懲罰機制

最近,不少網民自述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據報道,出門在外少不了要訂票、訂酒店,多數人在網上通過各種票務平台解決。然而,海量的消費信息同時被記錄下來,消費者的偏好和習慣在不經意間就可能被他人獲知,這些數據也為某些別有用心的網站提供了「便利」。

網民「廖師傅廖師傅」說,他經常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某個特定酒店的房間,長年價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過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價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賬號查詢後發現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去查還是380元。

其他網民也有類似遭遇。「我和同學打車,我們的路線和車型差不多,我要比他們貴五六塊。」「選好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機票,價格立馬上漲,甚至翻倍。」

網民「Manolo」提出,大數據時代賦予了企業靈活的定價空間:同一張機票,新用戶和老用戶看到的價格不一樣;同樣的文具,郵政編碼不同的客戶看到的價格不一樣;同樣的酒店,出國多的用戶和國內行的用戶拿到的優惠券不一樣等等。

有網民稱,同一產品針對不同消費者制定不同價格的行為,顯然存在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變得更加透明,海量信息的收集更加便利,但是也容易泄露。在使用上,大數據可以用來讓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可能被不法商家用來「宰客」,應採取措施對一些惡意的大數據挖掘行為進行監督和管控,比如以立法的形式加強對個人信息及其利用的保護等。

「對於商家走『技術歧路』,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只能寄希望於法律制裁,而不能指望商家的自覺性。」網民「江德斌」表示,畢竟追逐利潤是企業的天性,依靠商業倫理道德,總是不太靠譜,唯有將法律基礎打牢,令其違法成本大幅抬升,使其得不償失。在法律完善、懲罰機制健全的市場環境下,商家才會有更高的追求,「不作惡」才能成為共識。

(記者 陳偉 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新部落 的精彩文章:

支教隨筆:在西藏有一種信念叫氂牛精神
胡蝶私藏的兩百張舊影首次回滬 涵蓋明星生涯與感情生活

TAG:娛樂新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