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乎人文:上元節俗

觀乎人文:上元節俗

GUOXUE | 今日國學

觀乎人文·上元節俗

【南宋】李嵩《觀燈圖》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元宵節又稱「元夜」、「元夕」,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的尾聲。元宵節的節俗主要有祭祖、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祭蠶神和迎紫姑等等。

除夕和元宵節都是祭祖的日子,在這一天,煮好的元宵應先盛一碗敬奉於祖先的牌位前,然後再合家團聚。

元宵又叫「圓子」、「湯圓」等等,這些名稱都與「團圓」之音相近。取其團圓之意,象徵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明思宗崇禎帝傳口諭要買元宵,尚膳監管事隨即進呈一碗。崇禎問多少錢,他回答說:「一貫錢。」

崇禎做親王時就喜歡微訪市井,對市價清楚得很。但他脾氣溫和,只笑著說:「朕在藩時,每以三十文買一碗,今算一貫耶?」還是准許管事支領一貫錢,尚膳監管事為此惴惴不安了數日。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十五夜觀燈》

十里綺羅春富貴,千門燈火夜嬋娟。——《元夜》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元宵張燈

元宵節張燈的習俗始於東漢,盛於唐代,至宋代趨於極盛。同時,在宋朝,也由元宵張燈衍生出了「猜燈謎」的娛樂活動。

【清】乾隆元宵行樂圖

相傳,隋煬帝色迷心竅,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過,借托除非正月十五齣現繁星滿地的奇蹟,才可成婚。

隋煬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戶燃燈火,違令者斬。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樓見滿地都是燈火,誤以為真是繁星落地,縱身投河自戕。

為了紀念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間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燈火。

【清】陳枚《正月寒夜探梅圖》

又有傳說,認為燈節源於漢武帝。

當時有一個叫元宵的宮女正月過後想念家中父母姊妹,可是宮深禁嚴,怎麼外出相會呢?足智多謀的東方朔得知後很同情宮女們,便決定設計成全她們。

他先散布謠言,說火神君將派人火燒長安城,城裡宮內一片恐慌。後又向武帝獻計,十五晩上宮廷內人員一律外出避災,滿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門,都掛上紅燈,好像滿城大火,以騙過天上觀望監視的火神。武帝允諾,宮女元宵遂趁機與家人相會。從此,每逢正月十五都要放燈。

還有故事,說元宵燈會源於民間的「放哨火」等農事習慣。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將來臨,各地農民忙於備耕等工作。一些地區的農民就在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雜草攏在一起,放火燒掉,以除蟲害。

【明】佚名《上元燈彩圖》踏橋局部

走百病

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其又稱「烤百病」「散百病」「走橋」「摸燈」,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身著白綾衣裳,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走在最前面的舉香開道,其他婦女緊隨其後,相率過橋,謂之「度厄」

據說,過橋者能保一年腰腿無病,健康長壽。過橋後,婦女們還要到各城門洞去摸城門上的銅釘,稱此舉為「宜男」,可生男孩 。

元宵源流

元宵節的歷史流轉脈絡清晰:

西漢初,代王劉恆在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後,即位稱帝。史稱漢文帝。他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於是漢文帝就將這天命為「元宵節」。不過,當時還沒有張燈、現燈的習俗。

到了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也被定在正月十五(大量承襲了楚文化的漢代,將太一神視作主宰宇宙之神),這就加深了這個節日的隆重氣氛。中書令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元宵節就已經被確定為重大節日了。

【明】丁雲鵬《白馬馱經圖》局部

東漢明帝時,蔡愔從印度求得了佛法。明帝敕令在元宵節點燈,不僅在宮廷、寺院「燃燈表佛」,還令士庶一律掛燈——這便是元宵節張燈、觀燈的起源,也是元宵節中佛教文化的背景 。

唐代奉道教為國教,按照道教三元的說法,上元、中元、下元,對應著天官大帝(堯)、地官大帝(舜)、水官大命(禹)的生日。為慶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生於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有了「上元節」這個名字。從此,元宵節便成為具有佛道兩教特色的民眾性節日。而張燈、放焰火、吃元宵等節俗也逐漸固定下來。

【清】沈源《清高宗御書范成大燈市行圖》

(上下滑動查看全圖)

在正月十五,民間有祭蠶神的風俗。

關於「蠶」,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諸多的解讀,而且祭蠶神的活動也是歷史悠久, 在傳統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蠶文化」是怎樣的呢?

樣題

直擊

請設計一套復興新年的過節方案,要融入自己對於新年本源、新年歷史民俗的理解,尤其體現「大春節」的特點,注意活動的可行性。

GIF

元宵節

祝同學們在新的一年

~事事順遂~

~金榜題名~

GIF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中小學生國學大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小學生國學大賽 的精彩文章:

TAG:中小學生國學大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