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總決賽重歸韓國 可屬於LOL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了

全球總決賽重歸韓國 可屬於LOL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了

風水輪流轉,LOL全球總決賽在解鎖踏足所有一級賽區的成就之後,時隔四年又一次回到了那個被稱為電競王國的地方——韓國。

究其原因,其實不難理解。

自2013年全球總決賽以來,韓國俱樂部幾乎壟斷了所有S系列賽冠軍頭銜,是該領域當之無愧的霸主。再加上15~17年間全球總決賽陸續在歐、美、中三地舉辦,若要在賽事製作和民眾影響力上與前三者並駕齊驅,韓國毫無疑問是Roit目前情況下的最優選。

當然,如果你熟悉英雄聯盟這款遊戲的歷史,那麼也不難從中嗅到到另外一層寓意——重返巔峰。

2018,距離2014年令台灣,新加坡,韓國三地萬人空巷的S4已經過去整整四年。在如今百花齊放的電競生態中,無論中國還是全球市場,都早已度過了當初那個能夠將流量與資源輕鬆聚焦的年代。

S8能否在韓國這塊「風水寶地」上複製四年前的成功?拳頭能否在玩家大批流失的境況下,依靠優秀的賽事運營將遊戲生命和影響力延續下去?

這些問題在現在看來或許還不好回答,唯一能夠確定的是,當初那個幾乎全網吧都被LOL一款遊戲所承包的瘋狂歲月,已經過去了。

傳奇與轉折

對於英雄聯盟來說,2014年S4全球總決賽無疑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分水嶺。

在沒有前例參照的情況下,官方首次採用多國多區域承辦不同比賽階段的方式(小組賽AB、CD組分別在台北、新加坡,淘汰賽階段則在韓國釜山和首爾),賽事影響力的輻射區域大大提升。(順帶一提,如果S8的舉辦城市僅限於韓國,那麼今年的世界賽或許會成為近年來全球總決賽舉辦城市輻射面積最小的一次。)

總決賽首次進駐大型體育場(上岩體育館,2002年韓日世界盃主場館,可容納67000人),邀請著名樂隊夢龍(Imagine Dragons)現場演唱主題曲。包裝製作的精美程度放在如今也能令不少同級別賽事黯然失色。

賽事報道長文——遊戲的重量(Heavy weights of Gaming)登陸紐約時報頭版頭條,首爾總決賽榮獲威比獎在線影片及視頻欄目下的最佳實時播報獎項。賽事本身也一度成為傳統文化眼中電子競技的標誌。

再加上中國戰隊堪稱現象級的出色表現,S4在觀賽人數和觀看時長等數據上大幅度超越了往年的記錄。輿論平台鋪天蓋地的褒獎更是給2014這個特殊的年份賦予了一份傳奇色彩。

皇族屈居亞軍;OMG小組賽五十血翻盤艱難出線;淘汰賽實現對韓國隊的三比零橫掃。S4在某些程度上也算是中國隊在世界賽上的巔峰之作。

正是因為這一次成功的運作,英雄聯盟職業賽事被一舉推上行業風口後吸引了大量注資。行業待遇、賽事製作、選手包裝、媒體曝光因此驟然提升,並在隨後的幾年內一直保持昂揚向上。

說S4是LOL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似乎毫不為過。

時代變了

時隔四年後,S8全球總決賽再次踏足韓國,遊戲還是那款遊戲,但它在玩家心目中的分量卻已經不一樣了。

四年來,Roit依靠開發團隊頻繁地版本更新保持著遊戲本身較高的素質,賽事構建上同樣也在積極地進行著嘗試。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害怕厭倦。一旦玩家離開,他們將失去實現心中宏偉藍圖的最大資本。

但巨輪裝修得就算再豪華,待久了也會暈船。生命力再強,也無法阻止下一個弄潮兒的誕生。

2016年,《守望先鋒》依靠優秀的遊戲性和平台傳播力一躍成為爆款,打破了英雄聯盟在網路遊戲領域的壟斷。

同年,騰訊本家的《王者榮耀》將移動電競推向風口浪尖,又從英雄聯盟中收割了一大批忠誠度不高的輕度玩家。

2017年春天,《絕地求生》在短短數月之間創造Steam國區的銷售奇蹟,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股「吃雞」熱,甚至點燃了國內網吧的配置革命,讓不少原本張貼於網吧門面上的英雄聯盟海報標語直接變成吃雞。

再加上騰訊年底宣布入局,這款國服還未上線,企且備受期待的作品儼然成為了與英雄聯盟爭奪資源的又一強敵。

四年前唯我頓尊,四年後強敵林立。在一個玩家擁有更多選擇的時代,目前還領先好幾個身位的LOL到底還能領跑多久?

當自己的成功經驗能夠被後來者快速模仿,他們又是否還能夠創造出難以複製的「後擼啊擼年代」呢?

與不朽之間的距離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這頭駱駝還在當打之年。雖然巔峰已過並且面臨著嚴峻的市場資源競爭,但這一切在短期內並不足以成為Roit與英雄聯盟的致命傷。

熟悉英雄聯盟賽事體系的玩家大多知道,這款遊戲在賽事商業運作方向上幾乎是以傳統體育中的佼佼者為模板。

比如籃球和足球。

他們同樣在全球範圍內設置各大聯賽,並且致力於實行主客場制。

同樣擁有精美的賽事製作和選手包裝。

同樣具備為大規模贊助創造收益的能力。

當然,同樣看的人比「玩」的人多。

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內容載體本身都是一項不會輕易過時,而且能夠經得起傳承的運動。

但電子競技與他們不一樣,因為傳承,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就已經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新的風口到來,他們會不會為了逐利而去開發新作?人來人往,他們又是否能夠將最初的理念貫徹到底?幾年過去,那些AFK許久的玩家是否還能在屏幕前看懂比賽,與昔日一同開黑的好友把酒言歡?

或許這些才是這款遊戲迄今為止,與不朽之間的距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競研究社 的精彩文章:

回望2017年里影響電競圈的十大事件
巔峰對決還是菜雞互啄,波士頓Major觀賞性因何降低?

TAG:電競研究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