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有人落葉不想歸根

總有人落葉不想歸根

GIF

這是我陪你的第66天

酒精度≥12度

希望你依舊不lonely

晚安

在這裡遲到地祝大家 狗年大吉!

放假在家啊,過年走親戚啊是不是總有一些難以言喻的苦惱?

也許內心已經不止一次咆哮:

為什麼我的親戚會是這樣的人???

炮轟問題不想答,不出聲又當你沒禮貌。

在家呆著老被嫌棄,

出去玩吧又罵你不顧家。

N多苦惱不知從何說起,

欲哭無淚祈求開學逃離。

自我安全區屢屢被侵犯,b事天天多,所以我又亂up了一些東西。

01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外婆很奇怪,好像越老越小氣,自大好勝倔強,總覺得自己永遠都是對的,因為我比你大,別人一定要圍著她轉。

對,這確實是她的性格缺陷,尤其是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別人、評判別人,卻不允許別人批評她,因為她不會覺得自己有錯。

如果實在吵不過,就開始面紅耳赤地封鎖別人,說一些類似「這是我的……你管不了那麼多」的話,或者把自己對家裡的貢獻一遍遍不厭其煩的說出來,然後開始哀嘆自己這樣那樣。

這讓我想到了以前學過的「祥林嫂」這個人。

「我真傻」一開頭,就balabala一堆。

雖然我還有很多東西想要吐出來,但我相信看到這裡你們應該懂的。身邊總有跟我外婆相似的人吧。

我在這裡有個案例:

有一天我起床準備赴約,是我在幾天前就安排好的見面,和我一個半年沒見的老朋友。

外婆卻突然跟我說要我陪她去喝茶買菜,

但是她既沒有提前請跟我說也沒有問過我的意見就私自下了決定,然後我拒絕了她。

然後她就開始小氣不理人,碎碎念地抱怨,持續了兩天。

02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不喜歡回家。

我當時懶得解釋那麼多,就隨便統一了一個含糊的答案:

因為我叛逆啊,不注重親情啊。

我沒有說謊,我確實不重視親情的。

理由有很多,童年比較曲折,家裡環境獨特又清奇,家人脾氣奇怪又暴躁等等,養成了一個不喜歡回家的我。

老實說,如果不是有血緣和親戚關係這一層紐帶,我是不會與這類人交往的。

在人類的認知里,「家」這個字應該是溫暖而獨特的存在,所以你甘願為其而付出,並且沒有怨言。

因為這是和「溫暖」兩個字做等價交換的。

但是我的家呀,卻很少這種東西,多的是抱怨和脾氣。

我能理解,但不能接受。

如果我被動接受你的甘願付出,卻要我感恩戴德地加倍還,真的會令我很難受。

因為我是一個叛逆又不願意迎合的人。

03

家應該是一個令你放鬆的地方,而不是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那種小心翼翼和假裝乖巧令我不能做回我自己,而人最忌的就是不能做自己了吧。

連在家都要演戲,怕是要拿奧斯卡。

尤其是那種動不動就說你沒教養的親戚,希望能尊重一下我們年輕人,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牽扯到我的家人。

當然,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從小受的集體主義思想熏陶太濃。

所以我注重友情是有理由的,起碼我的真心在友情那裡是等價交換的而不是理所當然。

第一反應只願意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判別人是不是人的本能?

既然站在自己的角度這樣想,我們也應該要換位思考,同樣要清楚家人對我們的付出也不是理所當然的。

04

當然,我也漸漸感覺到我們年輕的一輩真的與老一輩有著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

我們與他們的觀念正好相反,我們越來越注重獨立的個體,而他們卻越老越注重封建的秩序。

說回我剛剛的案例,

我的不願遷就在我看來理由是我有自己的時間,有自己的計劃,我一早就安排好了今天的事。

我不是永遠站在那裡等你突如其來的派遣。

而你突然插進來的那一腳不讓我覺得可以把你的這件事擺上我的緊急排行版,也就是說並非重要到能推翻我的計劃。

並且不答應你的後果我能承受。

所以我依然按照我的計划行事,拒絕你影響我的心情。

是的,這是我的角度。

我自己也是習慣先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所以我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錯誤的地方。

然而就在我默默地聽了其碎碎念似的抱怨之後,我才發現,我們大家都認為自己沒錯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

她就是家庭觀念很重,覺得什麼事都要家人排前面,然後又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

其實沒什麼的,只是大家的觀念不一樣而已,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沒有錯。

但正是因為觀念的不一樣,導致生活中與家人的摩擦不斷。

05

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

投其所好,簡單迎合,偶爾遷就。

他們喜歡你嘴甜,你就嘴甜一點唄;他們喜歡你幹活,你就勤勞一點唄。

在長輩面前演演戲也是無可厚非。

其實他們也並非想要為難你,只是需要你有這個態度而已。

反正你平常上學上班也不常見他們了。

關係這種東西是需要相互尊重的。

平常回家你又不笑又老擺個臭臉,這裡做不好那裡又做不好,你覺得家裡人還能心平氣和地對你嗎?

不是只有你才有獨立人格,其他人也是有的,其他人也不願意去討好去迎合的。

家人是最沒有辦法挑選,也最沒有辦法決定的事。

既然上天給你匹配了他們,自然有一定的道理,起碼也磨練了你的人際關係能力對吧。

存在即合理。

與抱怨多多,不如試著減少摩擦;與其逃避問題,不如解決問題。

有不願迎合的態度我自然是欣賞的,但生活不是總只有你自己對吧,人與人的相處不也只是靠互相遷就而已。

只要你不去侵犯我自己的舒適圈,讓大家保持在一個合適的距離,那我偶爾遷就你又有什麼,誰叫你是我的家人呢?

不能捨棄的情況下,只能犧牲。

而且既然知道了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那麼不如以後想東西多想一點,換位思考多一點,自然就能理解別人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這樣想。

理解多了,自然有原諒,能原諒了,自然能和平相處。

06

當然,這條規則的是不適合在那些可以挑選交往對象的情況下的,比如朋友和戀人。

假如我拍個拖都要遷就來遷就去,討好來討好去,費神又糟心,幹嘛不找一個合適自己的?

舒適又有自我。

愛情沒有那麼神聖,還是要回歸生活和自己本身。

連自己都弄丟了還愛你媽個頭噢?

我雖不願意迎合,但也分得清什麼必須迎合。

希望我們一起端正態度,在做好自己的同時找到與家裡人最舒適的相處方式。

硬碰硬沒好處,不想兩敗俱傷總有一方先服軟。

況且每個家裡必然有真愛,起碼你最親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等等呢對吧。

他們再怎麼煩,還是愛你的啊。

其他不相干的親戚,就他媽的別管了。

不如睇開d,等我哋先行出哩一步?

寶貝 (in a day)

 my life will…

張懸 

00:00/02:25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去七樓騎馬 的精彩文章:

TAG:去七樓騎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