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獻忠偷襲廬州城,大部分明朝官員逃走,這位賦閑官員卻選擇留下

張獻忠偷襲廬州城,大部分明朝官員逃走,這位賦閑官員卻選擇留下

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里做過皇帝的,除了李自成,還有張獻忠。兩人是陝西老鄉,但是二人所走的路線卻完全不一樣,張獻忠曾多次投降明朝後來又反叛,反覆不定,一直遊走在投降和反叛之間。後來清軍入關,張獻忠還率軍抵抗清軍的進攻。由於叛徒出賣,張獻忠被暗箭所傷致死,導致手下的軍隊群龍無主,最後分裂。

張獻忠

崇禎末年,張獻忠率兵攻打廬州,恰逢督學官員到廬州城視察當地學政。張獻忠派遣兵丁數百人,背上書簍裝上書,身穿青衣小帽,裝扮出趕考學子的模樣,以前來參加考試的名義得以進入廬州城。半夜,城內的兵丁和城外的張獻忠部隊裡應外合,張獻忠率兵很快就攻入郡城中。由於張獻忠手下的部隊是土匪出身,入城後他們將民房、商鋪等搶劫一空,之後還將其焚燒一空。城裡的官員都逃走了,唯有知府鄭履祥死在了城中。

明代廬州

除了知府之外,還有一位叫盧謙的賦閑官員殉國了。盧謙,號芳菱,廬州人,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剛開始被任命為永豐知縣,後來考察合格後被選拔為御史。後來家人去世,盧謙按照明朝的制度丁憂歸鄉守喪。後來,張獻忠的部隊就攻破了廬州城,廬州城內的官員要麼選擇逃走,要麼投降。當時盧謙還在老家廬州,按道理說並不算正式有編製的官員。然而盧謙卻穿上自己做官時留下的官服,整理好衣冠和束腰的腰帶,正襟危坐在自己家門口的中間,大義凜然地等待著張獻忠部隊的到來。

明朝官服

張獻忠手下的兵丁到達時,看到這種情況,便破口大罵,並試圖迫使盧謙投降。然而,盧謙不為所動,仍然按照原先的樣子繼續端坐,即便兵丁用高官厚祿來引誘其投降,最後惱羞成怒地用鞭子抽打他,並多次羞辱,盧謙也絲毫不為所動。盧謙睜大眼睛,大聲罵道:「我是朝廷任命的官員,豈能受你們這些鼠狗之輩的屈辱和引誘。你們這種人所剩時日無多了,還敢欺負侮辱朝廷命官?」盧謙不停地大罵兵丁,最終被兵丁們給殺掉了。後來朝廷得知此事,頒布詔令,追封他為光祿寺官員,並且俸祿能惠及子孫,按照官員的身份祭拜和埋葬。

明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縱觀明朝整個歷史,像盧謙這樣為氣節和理想而死的,也不乏其人,但在明末那個時代,卻顯得難能可貴。試想一個本可以逃走活下來的人,卻選擇了捨生取義、為自己的信仰而死。這樣的人,在有的人看來,他是一個榆木疙瘩或者被腐朽的傳統思想所誤,但你不得不承認他的這種行為可歌可泣。如果明末官員都是這樣的氣節,也許明朝的敗亡不至於來得那麼快,輸得也不會那麼慘。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南明 的精彩文章:

南明隆武帝欲恢復大明,卻被內部文武牽制,最終被清朝消滅
崇禎命孫傳庭殺此人,自斷手臂,農民軍歡呼取關中易如反掌

TAG:漫談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