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泉河橋看風景

百泉河橋看風景

我的故鄉南蔡村鎮南商村村東口的百泉河橋,是人們出村入村的必經之路。我在外地上學時,去學校或從學校回來,總要站在橋上駐足觀賞一番,因為那裡能看到別的橋上所看不到的獨特風景。

那座不知修自何年僅能通過一輛牛車的小木橋,離村半里之遙,大人們下地幹活或趕集上店,我和小朋友們上學或到野外玩耍,都要從那橋上過。小村人簡樸的日子,因為有了那座小橋才顯得親密和生動起來。小橋雖談不上多麼結實,但人來車往滿沒問題;雖無精美的雕鏤圖案,倒也笨拙中帶有幾分古樸別緻。

上小學時,儘管老師和父母盯得很緊,可我和小朋友們還是抽空兒往河邊兒跑,釣魚、剜野菜、掐野花、到柳棵子里捉迷藏,什麼都玩。釣魚要到小橋上,拿出自製的漁具,一個個趴在橋幫上,使勁兒伸著舉釣竿的小手,兩眼緊盯著用紅墨水染成的魚漂,可比在課堂上聽課用心得多。有誰偶爾釣上一條小魚,大家就會歡呼一陣。剜野菜、掐野花多是女同學的事,而到柳棵子里捉迷藏,則是我們釣魚後的一種休閑,也是我們躲避父母老師的一個藏身之處。

上了中學,儘管視野開闊了,有趣的事情多了,而對故鄉小橋的迷戀依舊。每次來到小橋上,我會感到像一棵樹那樣安詳而充滿自信。河岸綠草里野花的芳香,樹陰里的鳥啼蟬叫,那飛動在薄霧般水氣里的蜻蜓……就像一首首動人的抒情詩,使人感到美妙神爽!後來我到了談戀愛的年齡,當時農村沒有書店影院,沒有歌廳舞廳,更沒有小公園之類。因此,就和女方相約晚上到村外的小橋上見面;而小橋上常有人來往,我們為了躲避夜晚來小橋上乘涼的熟人,又把見面的地點改在橋下的一條小船上。小船隨風漂游,月色溶溶,樹影婆娑,好像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在童話般的夢境中。

改革開放之後,故鄉發生了極不尋常的變化,就連村外的那座小橋,也由木頭的換成了石頭的,並且加寬了許多。可我每次回鄉走在平穩結實的石橋上,心裡卻總也忘不了昔日那座有些顫有些響的小木橋,那是伴我成長引我走向「大世界」的金橋!

一個人從童年到老年,彷彿就是從橋的這端走到橋的那端。如今我就要到達「彼岸」,但從對岸出發時的花香仍留存在我的衣襟上,我感到腳下的路還很長。

(武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盤點年夜飯里那些最受歡迎的菜肴
眾望所歸 「瑞豐號」油輪首次「回家」順利靠泊天津港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