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于謙雖然是民族英雄 一代名臣 但在這件事上卻被很多人所詬病

于謙雖然是民族英雄 一代名臣 但在這件事上卻被很多人所詬病

明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刺部入侵,明英宗因為聽信宦官王振讒言,率數十萬大軍親征,結果大敗於土木堡,英宗本人被生擒。一個月後,瓦刺部首領也先率軍挾持英宗至北京城下,要求明朝獻城投降。

在此危險時刻,朝廷人心惶惶,議論遷都南京之時,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挺身而出,「言南遷者,可斬也」,一錘定音,並在他的力薦之下,由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繼位,穩定了人心和朝局。

而後,在於謙的指揮之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于謙也一戰成名,名留青史。

然而可惜的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卻因為小人的妒忌,在奪門之變以後,被徐有貞等姦邪之徒惡意中傷。重新複位的英宗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于謙,其家人被發配邊疆。

一代忠臣的下場,令人唏噓,不禁令人想起當年的岳飛。

除了其經天緯地之功,于謙的為官做人也十分令人欽佩,尤其體現在清廉剛正方面。

在濟南鐵炫祠門口有一幅對聯,上書「功讓王文成,河山再造; 祠比於忠肅,湖水雙清」,這是讚揚鐵炫的功績,也從側面突出在當時人認為于謙的清廉如同湖水一般。

北京保衛戰後,于謙被升為兵部尚書,作為一個二品大員,于謙卻能夠保持儉約,始終住在一個僅能遮風擋雨的破房子里。

景泰帝知道以後,在西華門給於謙賜予了一座宅第,但于謙卻認為正值國家多難之時,他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安危,多次推辭,最後才不得已接受。

于謙被冤殺以後,英宗曾抄人去抄家,卻發現於謙家無餘財,唯獨正室有一個箱子被牢牢鎖住,原以為是什麼寶物,打開一看卻是皇帝賜予的蟒衣和尚方寶劍。

諷刺的是,于謙死後接替兵部尚書的陳汝言,上任不到一年,就因為貪污被彈劾下獄,贓物達數萬之眾,這讓英宗大為感慨:「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前後兩任兵部尚書一對比,更突出於謙之清廉。

于謙死之時,全天下都在為他叫屈,因為他是拯救國家於危難中的功臣,其罪名「意欲」和岳飛之「莫須有」如出一轍。但明末清初的學者們在評論于謙時,卻在一件事上對於謙頗有微辭,那就是于謙在景泰帝易儲時的表現。

從西周起,中國就建立起了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禮法制度,這一思想在南宋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和傳播,日益深入人心,成為無所不在的「天理」。

土木堡之變時,英宗被也先俘虜,當時英宗的長子,也是太子的朱見深只有2歲。面對危急的情況,于謙等人提出讓英宗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景泰帝朱祁鈺繼位。

當時朱祁鈺的第一反應,不是天上掉餡餅,白撿了個皇位的喜悅,而是「退讓再三」,還大聲訓斥群臣:「皇太子在,卿等敢亂法耶!」

朱祁鈺的推脫,除了是因為當時情勢危急,擔心當上皇帝有性命之憂,此外也是畏懼他所提到的那個「法」。所謂的法,就是指嫡長子繼承製的禮法。皇帝不在,應當是由皇太子朱見深繼位,是當時人的一種共識。

不過從當時的形勢而言,由朱祁鈺繼位無疑是更適合的選擇,於是于謙等人用「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說法勸服了朱祁鈺,登上帝位。

朱祁鈺身為次子,在危急情勢上登上繼承皇位,本來就是一種權宜之計,但在北京保衛戰成功後被證明是一種成功的策略,這為後來英宗奉迎後,景泰帝繼續當皇帝提供了理論依據。

局勢穩定下來以後,有大臣提出要從也先那裡奉迎英宗,景泰帝猶豫不決,他擔心英宗回來後危及自己的皇帝,一再找借口拖延。但問到于謙時,于謙說「天位以定,寧復有它」,這裡「天位」其實就是指朱祁鈺在特殊情況下獲得皇位是合理的。

但到了易儲問題上,卻不一樣了。朱祁鈺作為庶子接替皇位,是因為非常時期,但當時英宗的長子朱見深還在,仍然是明朝皇室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景泰帝想要廢掉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則是違背了嫡長子繼承製。

在這場易儲事件中,迫於景泰帝的威勢,「眾相顧莫敢發言,為都給事中李侃、林聰、御史陳英以為不可……時文武諸臣議者九十一人,濙及陳循、王文首署名,吏部尚書王直有難色,循濡筆強之乃署」,大臣們中只有李侃、林聰、陳英三人反對,其他人都在聯合書上籤了字。

在上面簽名的吏部尚書王直深感懊悔,「此何等事,吾輩愧死矣」,認為是一個羞死人的事情。

後來景泰帝強行冊立的太子朱見濟夭折,群臣又急忙上表,要求復立朱見深為皇帝。要知道當時朱祁鈺才26歲,仍然有產子的可能,但群臣依然希望由朱見深當太子,這才符合禮法。可見,朱祁鈺易儲是如何不得人心。

但在這件事情上,深受景泰帝寵幸的于謙卻好像局外人一樣,絲毫不像他在土木堡之變時的堅決,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默默在景泰帝易儲後接受了「太子太傅」的職務。

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在《于謙論》中,對於謙這一做法進行了評價。

他認為于謙「非社稷臣也,可謂功臣也」,雖然在景泰帝登基、北京保衛戰、英宗南歸上立有功勞,卻不是一個有功於社稷的臣子。

廢太子而立見濟,謙之力能爭也。謙雖位大司馬而其權過於相,蓋景皇帝帷幄腹心之臣也..使謙造膝密陳其不可,則景帝亦必徘徊而不敢出,而況其率臣面折朝廷乎...而詔草一傳,謙亦唯唯署名,推其意,以為非我發之而我又秉鈞者,天下無以專責也。

易儲之事不合禮法,廢掉太子立朱見濟,是于謙能夠和景泰帝力爭的。于謙當時身為兵部尚書,又是景泰帝的心腹之臣,他如果能提出自己的意見,那景泰帝必然會猶豫,群臣也會站出來支持他。但于謙卻選擇了沉默,只是默默地簽了個名,認為易儲之事不是由他發起的,以後就算有人指責也不會專門怪罪到他。

後來的歷史發展,果然證明了景泰帝易儲是一個錯誤。

景泰八年,英宗在徐有貞、石亨等人的幫助下,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奪回了帝位。隨後,景泰帝被廢,軟禁於西苑。一眾當初擁立朱祁鈺登基的大臣也被以謀逆罪下獄,處於極刑。

假設于謙當時能夠勸阻景泰帝不易儲,仍由朱見深擔任太子,英宗雖然被軟禁,有怨氣,但因為自己的兒子是皇位繼承人,能登上帝位,有所指望,也不會冒然發動政變。如果奪門之變不發生,就不會再有一次朝堂的震蕩,眾多忠臣良將被冤枉,于謙本人也不會死於冤案之中。在易儲一事上的沉默無為,不得不說是于謙人生中的一大失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明代話本小說中出現的尼姑 為何大多是「淫尼」形象?
19世紀美國人眼裡的中國人:吃苦耐勞很聽話 如同奴僕一般

TAG:涯讀涯史 |